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歌曲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哪一历史事件的冲 击?该事件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有人认为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社会的 倒退,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材料二的交通工具是谁发明的?能否举出与之同时期的另一 项重大的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是什么?它使人类跨入什么时代?举出在这次革命中交通运输方面的两 项重大发明及发明者?

7、下列观点中不属于伏尔泰的是( )
A. 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B. 反对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C. 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
D.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8、被称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 )
A. 牛顿
B. 达尔文 C. 爱因斯坦
D. 瓦特
9、牛顿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取得突破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是(

A. 数学方面 B. 化学方面 C. 力学方面 D. 光学方面
第二课时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课标要求】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 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 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4、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 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5、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 胁。 6、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 大灾难。 7、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 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 关系。 9、知道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10、说出《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两幅名画的作者和艺术风 格。 11、知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初步理解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 历史背景。 【教法学法建议】 比较第一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如能源、交通工具的不同。比 较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注意教材上的历史图片。要充分认识一 战的残酷性和非正义性。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及扩军备战,是一 战爆发的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而帝国主义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并试飞成功。
第21课
1、 在
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
阶段。
2、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包含国、影响。
3、
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
4、 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导火线、主要战役、结果、危害。
第22课 1、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是
,他的思想主张是 。
2、 启蒙思想的作用。
3、 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的成就。
第23课 1、 德国的 2、 列宁称
、 3、 近代荷兰的

是伟大的作曲家,其代表作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该作家的代表作是

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代表作是
参考答案: 第20课 1、19世纪70年代, 电力 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的应用 日益广泛,人类历史进入了 电气时代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 美 国和 德 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2、美国科学家 爱迪生 发明耐用碳丝灯泡,被誉为 发明大 王。 3、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 卡尔本茨 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 为动力他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 4、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 飞机 ,并试飞成功。 第21课 1、在 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 帝国主义 阶段。 2、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包含国、影响。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 求重新分割世界。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4)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 展,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新技 术革命的挑战。
5.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战前”的欧洲形势时 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 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和日本
2、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
A. 蒸汽机 B.电动机 C. 发动机 D. 内燃机
3、20世纪初,人类在机器上使用的主要能源有( )
①电力 ②石油 ③煤 ④核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19世纪末,开采和提炼石油成为重要工业部门的原因是( )
A.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新 B.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参考答案: 1 C 2 D 3 B 4 A 5 B 6 B 7 B 8 A 9 C 10 D 11 A 12 B
三、拓展延伸
1.在一部反映19世纪80年代的电影中,下列不可以出现的道具是(

A. 内燃机驱动的三轮车 B. 碳丝灯泡 C. 有线电话 D. 飞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10、下列各项中,与《物种起源》无关的是( )
A.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撰写了这部科学巨著
B. 物种都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C. 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 的
D. 首次提出了人和猿有同一祖先的观点 11、相对论创立的意义是①推动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 ②为原子 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③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 系④标志着人类进入“原子时代”(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2、小说以四大家族的相互关系为线索,描绘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 乡村的广阔生活的画面的是( ) A. 《安娜卡列尼娜》 B. 《战争与和平》 C. 《 钦差大臣》 D. 《复活》
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 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材料二: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 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 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材料三: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 域,形成了……革命浪潮。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 人们的生活质量。
C. 火车的发明
D.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5、曾是三国同盟成员,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的是( )
A. 法国 B. 意大利
C. 德国
D. 奥匈帝国
6、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
B. 维护世界和平
C. 争夺世界霸权
D. 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
教师印发空白知识点让学生背记,时间安排不得少于25分钟,教师
要全面关注学生,可以随时抽查,了解学情。针对空白知识题让学生互
提互查。个别学生由教师检查背记情况。
合理运用能力训练题和拔高提升题。分基本概念、能力训练和拔高
提升三类,题目多的请教师根据情况自选,时间安排不得少于10分钟。
完成后可以对改、也可以全收全改,教师酌情安排。
(1)材料一中所说“战前”指的是什么战争前?你知道引爆欧 洲“火药桶”的“一粒火星”指的是什么事件吗?
(2)材料二表明德国有什么要求?你知道材料二所说的“分割大 陆与海洋”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吗?它为什么能分割到最多的大陆与海 洋?
(3)后来以它们为首形成了哪两大敌对的侵略集团?此后两大侵 略集团之间爆发了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A. 内燃机的创制
B.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C. 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D.电的发明把人类由“蒸汽时代”带
到“电气时代”
3.下列不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有( )
A. 坦克
B. 毒气
C. 飞机
D. 导弹
4.材料一:有一首流行于英国19世纪初期的歌曲:“当你走进一家
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
参考答案: 1. D 2. D 3. D 4.(1)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 不对; 看社会是否进步 主要看生产力是否得到了发展,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了社 会的进步。 (2) 史蒂芬孙 ; 汽船。 (3)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 力的广泛应用 ; 电气时代; 卡尔本次发明的汽车,莱特兄弟发明的 飞机。(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1)第一次世界大战; 萨拉热窝事件。(2)要求阳光下的地 盘,要求重新分割殖民地;英国;英国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经过工业 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3)三国 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影响: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 发。 3、 巴尔干半岛 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 4、起止时间:1914——1918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 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危害:这场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22课 1、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是 伏尔泰 ,他的思想主张是 反对封建专 制,主 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 2、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 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3、牛顿:万有引力 微积分 力学三定律 达尔文:《物种起源》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第23课 1、德国的 贝多芬 是伟大的作曲家,其代表作是 《英雄交响曲》 。 2、列宁称 列夫托尔斯泰 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该作家的代表 作是《战争与和平》 、《复活》 。 3、近代荷兰的 梵高 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代表作是《向日 葵》。 二、能力提高 1、19世纪70年代在电力技术方面领先的国家是( ) A. 中国和美国 B. 中国和德国 C. 美国和德国 D. 美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