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

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

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
有人说,宽容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坚冰。

生动地道出了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宽容是人类的一种高尚品质,是一种美德,也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这种美德古来有之,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宽容精神。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

人总是爱面子的,过分苛刻地对待学生,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更不利于我们的教育。

因此,面对错误的学生,我们不要用粗暴与野蛮的态度急于去批判、挞伐、惩处,而应该冷静的对待,要用爱心与智慧给学生一个走出错误与尴尬的台阶,呵护他的自尊,让他感受到教育的宽容和善良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做到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呢?
一、要学会换位思考。

圣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别人的处境。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积极地换位思考就容易做到宽容。

二、要学会主动沟通。

教师与学生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当矛盾发生时,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谈,认真耐心地听他们诉说,了解他们的想法,体会他们的情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我们做到了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与隔膜。

三、要投入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有爱心。

要真的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关心、呵护、疼爱。

因为教育是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没有教育者的真情投入,哪里有学生的真情回报?如果一味的逼学生改过,常常会出现阳奉阴违的回应,有时还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对抗情绪。

因此,我们一定要以自己的真情去换取学生的真情。

四、要懂得教育机智。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把握教育时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以机智、灵活、幽默的语言和举措,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要学会忘却。

忘却,是宽容和谅解的良方。

克制性的宽容和谅解,不能祛除情感上的伤口。

只有做到真正的不记、不究,即既往不咎,才能做到真正的宽容。

六、要有原则性。

我们所说的宽容,不是对学生的错误不管不问,无原则的一味迁就、退让。

而是要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触及学生心灵,唤起他们的良知和自尊,引发自省,从而达到教育好学生的目的。

下面我结合以往在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加以说明:
李林,我班班长,一个初二年级总排名第一的聪明男孩儿。

但就是这么一个人人喜爱的学生楷模,居然在上学期月考中抄袭!并当场被老师抓个正着!经过
是这样的:当时我正在给一个同学说试卷不清楚的地方,突然听到共同监场的李老师说:“嘿!你这第一原来是抄来的!真不害臊!没脸!”话音刚落,只见李林蹭的站起来,愤怒地说:“你再说一遍!”我一看情况不妙,马上急中生智,说:“李老师再说一遍你就给她倒一杯水去,是吗?你还是先答题,考完再去吧!”这句话把在场的同学们都逗笑了,暂时缓解了师生二人的剑拔弩张。

那个老师坚持要找校长给李林处分,我极力劝她给学生一个机会,请求她把这件事交给我来处理。

事后,我找到李林谈心,并问出了他抄袭的原因。

他说,就怕这次考试不能保持第一了,那样的话就没法儿面对老师同学、更没法儿面对家人。

心理压力很大。

我先表明理解他。

但是方式方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再说,就算保持了第一,瞒过了所有人,能瞒过自己的良心吗?你就那么的心安理得?要知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耐心地讲道理直到他心服口服,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那位老师道了歉。

班会课上,我先让他读了自己写的检查,深刻的检讨了自己。

让大家予以监督,相信他从此以后绝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因为“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的人是最愚蠢的人!”“我们的班长这么聪明,怎么会再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呢?”我这句话又把全班同学逗笑了,一场抄袭“丑闻”就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了。

我坚信:我的这一次宽容,会对他产生深远的影响,使他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改变自我的动力。

这动力是讽刺、挖苦、辱骂之类永远无法比拟的。

让我们学会宽容学生吧!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校园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