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柳叶刀中国乳腺癌近况报告

柳叶刀中国乳腺癌近况报告

北京的数据都显示两个高峰,45-55岁,70-74岁。

图1 2009年女性乳腺癌的年龄特异性发病率死亡率
2008年,GLOBOCAN报告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死于癌症的第6位死因,ASR为
5.7/10万女性,排在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之后。

城市地区的ASR比农村地区高4
6.9%(
7.2/10万vs 4.9/10万)(图2)。

图2 2009年女性乳腺癌的年龄特异性死亡率
乳腺癌治疗
手术
乳腺癌手术方式在不同地区和医院间差别较大。

自从1990s,保乳手术成为指南推荐的手术方法。

但是,根据中国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原发性乳腺癌手术中,乳房切除术仍占88.8%,而美国为36%。

即使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2005年保乳手术率只有
12.1%,2008年上升到24.3%。

放疗
中国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只有27%的乳腺癌病人将放疗作为主要治疗的一部分,低于其他国家(例如,韩国为40%,荷兰为58-68%,巴西为76%)。

与保乳手术类似,放疗的使用率也在不断上升。

系统治疗
乳腺癌辅助化疗在中国比较普遍,约81.4%的浸润性乳腺癌病人会进行化疗,然而化疗的完成情况不是很理想,一项报告声称12.1%的治疗病人接受不到四个周期的化疗。

一项北京研究的调查称,只有80.1%激素受体阳性女性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而9.2%的激素受体阴性的病人也接受了内分泌治疗。

在中国,很多药物未纳入医保,经常造成病人高昂的自付费用。

很多新药无法获得也限制了转移性疾病的系统治疗。

例如,只有40%转移性乳腺癌病人接受二线治疗,只有四分之一接受三线治疗。

20.6%的北京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抗HER2靶向治疗,尽管
曲妥珠单抗在2002年已经在中国批准。

但是该药未进入医保,导致病人自付费用较高。

另外,一些高收入国家已经批准的新药(例如TDM1和帕妥珠单抗)目前仍不能获得,限制了系统治疗的方案。

乳腺癌研究
目前,有162项针对乳腺癌的中国临床试验在上注册,但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表)。

中国关于乳腺癌的论文发表在不断上升(图3)。

在2012年,总数已经超过了加拿大、英国、日本,居于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表)。

表乳腺癌临床试验和发表论文数量
图3 不同国家的乳腺癌相关研究文章
中国乳腺癌控制的推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