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振冲碎石桩施工方案

振冲碎石桩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方案选择 (3)
3.设计依据 (4)
4.地质概况 (4)
4.1、地层结构 (4)
4.2、水文地质条件 (5)
5.振冲碎石桩设计 (5)
5.1、桩间距计算 (5)
5.2、布桩设计 (6)
5.3、技术要求 (6)
6.质量检测 (7)
设计图纸
北京韩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厂房
振冲碎石桩设计及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北京韩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厂房的建筑场地位于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

受北京韩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委托,北京京岩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了本工程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本工程由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工作。

本工程由地上3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和1层框架结构的主厂房(跨度为36×3+24×1)及地上1层混和结构的变电所、空压站、锅炉房、消防泵房及门卫组成,上述各建筑物均无地下室。

基础深度拟为2.00m,目前本工程的室内地坪标高(±0.00标高)尚未确定。

拟建场区位于潮白河西岸、高河漫滩内,历史上曾是潮河故道,现状地形基本平坦,场内西部有一条南北向的排水沟,宽约7.00m,沟深约1.5m左右。

勘察期间,勘探钻孔孔口处相对面标高一般为27.10m—27.57m,唯2#孔位于排水沟内,孔口标高为25.97m。

根据现场勘察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将本次勘探深度(21.00m)范围内的土层按照成因类型、沉积年代划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三大类,根据各土层岩性及工程性质指标对各土层进行一步划分。

现按自上而下顺序,对各土层分述如下:
●表层为厚0.70m-1.90m的人工堆积之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填土①层。

●标高25.17m-26.78m以下以下为新近沉积的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②层,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1层,重粉质粘土、粉质粘土②2层。

●标高21.90m-23.59m以下为新近的沉积粉砂、细砂③层,粉质粘土、
重粉质粘土③1层,砂质粉土、粉质粘土③2层。

●标高18.77m-21.99m以下为新近的细砂、中砂④层,含有机物粉质粘
土、重粉质粘土④1层;
●标高14.80m-19.06m以下为第四纪沉积的细砂,中砂⑤层,圆硕⑤1
层,含有机物粘土⑤2层;
●标高11.91m-12.52m以下为第四纪沉积的粘质粉土、粉质粘土⑥层,
砂质粉土⑥1层;
●标高7.86m-10.81m以下为第四纪沉积的细砂、粉砂⑦层。

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

据北京京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韩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区新近沉积的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②层中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1层,粉砂、细砂③层,砂质粉土、粉质粘土③2层,细砂、中砂④层为可液化土层,经计算单孔的液化指数(ILE)为8.1-16.8(平均值为12.90),液化等级为中等-严重,液化深度一般为9.00m-11.00m,局部为11.50m-12.00m。

需进行地基处理。

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消除基底下粉土和砂土的液化。

(上述根据北京韩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方案选择
考虑场地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按北京京岩工程有限公司《岩土工程勘察
报告》所提建议及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的技术要求,本工程采用振冲碎石桩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消除液化。

要求处理后:1. 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ka大于等于180kPa;2. 消除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②层中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1层,粉砂、细砂③层,砂质粉土、粉质粘土③2层,细砂、中砂④层等基底下粉土和砂土的液化。

振冲碎石桩施工标准相同,因此对相对软弱的土层位置投料多、桩径大,相对较硬的土层位置投料少、桩径相对变小,对其不均匀地层具有较好的调整作用。

三、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北京地区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92)
5.《北京韩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6.《北京韩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厂房基础平面布置图》。

四、地质概况
(一)、地层结构
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场地位于顺义区仁和镇河南村,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地面标高27.10~27.57m。

场地地层按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划分为人工堆积层、
新近沉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现按照自上而下顺序综述如下:
A、人工堆积层
该层分布于场区的表层,为厚0.70m-1.90m的人工堆积之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填土①层。

B、新近沉积层
1)标高25.17m-26.78m以下以下为新近沉积的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②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1层,重粉质粘土、粉质粘土②2层。

2)标高21.90m-23.59m以下为新近的沉积粉砂、细砂③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③1层,砂质粉土、粉质粘土③2层。

3)标高18.77m-21.99m以下为新近的细砂、中砂④层,含有机物粉质
粘土、重粉质粘土④1层;
C、第四纪沉积层
1)标高14.80m-19.06m以下为第四纪沉积的细砂,中砂⑤层,圆硕⑤1
层,含有机物粘土⑤2层;
2)标高11.91m-12.52m以下为第四纪沉积的粘质粉土、粉质粘土⑥层,砂质粉土⑥1层;
3)标高7.86m-10.81m以下为第四纪沉积的细砂、粉砂⑦层。

(二)、水文地质条件
第一层地下水静止水位标高20.80~21.29m,埋深6.00m~6.70m,地下
水类型为层间潜水;
第二层地下水静止水位标高13.06~14.31m,埋深13.20m~14.20m,地下水类型为承压水。

1959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接近自然地面,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亦接近自然地面。

五、振冲碎石桩设计
(一)、桩间距计算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用下式计算:
f spk=mf pk+(1-m)f sk
式中:f spk—振冲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本工程为180kPa;
f pk—桩体承载力特征值,要求≥450kPa,本工程取450kPa;
f sk—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考虑振冲施工对土的挤密作用,本工程
取f sk=100kPa;
m—桩土面积置换率。

经计算:
m=(f spk-f sk)/(f pk-f sk)=0.2285
桩间距根据下式计算:
m=d2/d e2
式中:d—桩身直径,本工程为0.80m;
d e—等效影响圆直径,对于正方形布桩d e=1.13s
式中:s为桩间距。

经计算:s=1.48m,本工程取1.40m。

经验算:
正方形布桩、桩径800mm、桩间距1.40m、f pk=450kPa、
f sk=100kPa时,m=0.2563,f spk=189.705kPa>180kPa,
满足要求。

护桩按《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桩距小于2.0m即1.4m-1.875m。

(二)、布桩设计
该工程采用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方案,基底正方形布桩,桩间距为1.40m,基础外设护桩1排,桩长保证进入细砂、中砂⑤层不小于0.5m,桩顶和基础之间铺设一层厚300mm的级配砂石或碎石褥垫层。

桩位布置详见《桩位布置图》。

桩径800mm,桩长10-13m,总桩数2197根。

(三)、技术要求
1.施工要求;
采用30kW振冲器,密实电流控制50--55A,水压200~600kPa。

水量200~400l/min,造孔速度0.5~2.0m/min,每次填料深度不大于0.50m,成桩桩径应不小于800mm。

2.桩体材料
采用含泥量不超过5%的碎石、卵石,颗粒一般粒径2~5cm,最大粒径不大于7cm。

六、质量检验
施工完毕2~3周对复合地基进行检测。

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验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检验粉砂、细砂层的液化消除情况,每一主要土层的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个,每个单体工程不少于0.5‰-1‰检测点。

复合地基检验合格后,桩顶和基础之间铺设一层厚300mm的级配砂石垫层,级配砂石一般粒径3~7cm,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

干容重控制大于2.0g/cm3。

垫层施工按相关规范严格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