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幽默故事1 我可以叫我自己爸爸吗?还是昨天练习课上的故事。
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豌豆自交种群中既可能发生显性突变(如dd→Dd),也可能发生隐性突变(如EE→Ee)。
两者表现的特点是A.第一代都表现突变性状 B.第二代都能纯合C.第三代才能获得突变纯合体 D.隐性突变表现得早而纯合得慢答案是选择B。
但很多同学反对,认为应该选择c。
一大堆的同学在咿咿呀呀地议论着,但我听不清他们究竟在说些什么。
我让同学们先别急,安静下来,然后请其中一位同学解释一下为什么选择c。
这位同学说:“以显性突变(如dd→Dd)为例来说吧,dd为第一代,它突变为第二代Dd,只有当第二代Dd自交后,产生的第三代中才会出现突变纯合体DD。
隐性突变(如EE→Ee)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答案应该选择C。
”这位同学说得很是简洁而清晰,他一说完,支持着们立即一阵附和声:“就是嘛,就是嘛,答案就是C!”哦,原来是这样,我知道同学们为什么选择C了。
我再次要求大家安静一点,听我说说。
我说:“同学们呀,请你们注意,在遗传上,上下两代是必须有亲代与子代的关系呀。
”学生们还是很茫然地看着我。
我接着说:“如果dd算第一代的话,它发生突变而成的Dd,能算第二代吗?不能呀!这还只是第一代呀!”学生中还是有人没有理解好,急急地说:“怎么不能算第二代呀?怎么不能算呀?”我接着说:“好吧,以我为例吧。
如果我现在发生基因突变,仅仅因为突变,我就能自己叫我自己…爸爸‟吗?”同学们一听,哈哈地笑起来了,说:“哦,懂了,懂了!”2 “晏子使楚”新说总复习到了第二章的《细胞》的第一节之第三小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有道练习题:转录而成的mRNA从细胞核内出来,进入翻译场所,需要穿过几层膜?葡萄糖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需要穿过几层膜?很多学生的答案前者和后者都是“两层”。
答案应该是,前者为0层,后者为2层。
学生有疑问:“既然有核孔,连大分子的mRNA都能通过,怎么葡萄糖、氨基酸一类的小分子物资却要经过核膜,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呢?”这一问倒是把我问住了,转念一想,不如来个诡辩吧。
我说:“对不起,从专业上,我还真的不记得怎么解释这为什么了,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晏子使楚‟吗?”(“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同学们说:“记得。
”我问:“知道晏子为何偏要从大门进入吗?”生答:“为了自己国家的尊严。
”我说:“呵呵,我看啦,主要还是因为晏子是使者,是信使RNA,是大分子,他不是小分子,所以他理应得从…核孔‟——大门进出!”学生们闻言,也笑了,说:“有点意思,有点意思!”3 “戏说”调整期在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中,有关调整期的长短,书上有一说“调整期的长短与菌种有关”,另外还有一道题说:“缩短调整期的办法有:培养条件相同,用对数期的细菌做菌种,加大接种量。
”在用生物学纯理论知识讲解后,还是有些学生并不太理解。
我只好又使出我惯用的“伎俩”了。
我说:“生物有相通之处。
微生物象人一样,每到一个新环境,总有一定的调整期。
比如明年的9月份,你们分别到不同的大学里,到了新学校开始有点不适应,但有些开朗大方的同学往往调整期短点,而性格内向的同学却调整期要长点,这是什么原因?”学生们看着我,期待下文。
缓口气,稍作停顿,我说:“这就是因为菌种不同。
”学生们笑开了。
再说:“如果明年你们一到一所大学,结果发现这大学里一花一木,一房一桥,竟然与万安中学很是相似,甚至一去上课,竟然有位老师也长得如此的象朱小毛。
你们说,这样的话,你们的调整期怎么样?”学生们答到:“那当然是变短呀!”我说:“这就是培养条件相同则调整期可以缩短。
”还说:“如果明年你们去上大学,一进北京大学,天啦,怎么我们班上全部考上了北京大学?!(学生们暴笑),如此你们的调整期肯定大大缩短,这就是因为接种量大的原因!”学生狂笑不已。
4 DNA的长度怎么算在一节高二生物练习课上有这样一道题:假设1个细菌产生3000种蛋白质,每种蛋白质大约由100个氨基酸组成。
问这个细菌的DNA分子的长度最小值是多少?A 3 x 100000个核苷酸B 9 x100000 个核苷酸C 18x100000个核苷酸D 12x1000000个核苷酸这道题应该是很简单的,答案是选B。
有几个学生大概是没有理解到DNA由两条单链造成,而其长度只能安一条单链的长度计算,不应该是两条单链的长度之和。
平常显得很机灵的他们此时执意认为答案应该是C:3000X100X3X2=18X100000。
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还这般“执迷不悟”,我有点急了,顺口问他们:“一个人有两条腿,但量其身高是按两条腿的长度之和算身高吗?”全班同学一听哈哈地笑起来了。
那几位同学也连说“知道了,知道了。
”5. 《新陈代谢》武侠大戏细胞中复杂的新陈代谢就像一部武侠大戏。
这部武侠大戏中的女主角是“酶”,而男主角是“ATP”。
“酶”是个典型的女大侠。
第一,酶具有高效性,意指她武艺不凡,功高盖世;第二,酶具有专一性,说明女人感谢丰富,但性情专一;第三,酶需要适宜的条件,“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相对而言,女性内心比较脆弱,往往需要倍加呵护。
“ATP”则是典型的男大侠。
他象征着能量和力量。
他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能伸能屈,“伸”为ATP 的合成,而“屈”为ATP的分解。
新陈代谢中精彩纷呈的一个个故事,无不由“酶”和“ATP”演绎出来的。
如果没有“酶”和“ATP”这两位男女主角,《新陈代谢》这幕大戏也就没戏了!6.细胞结构细胞核相当于“中央政府”,细胞器相当于活动在细胞质基质"工人、工匠".细胞基质相当于“生产、生活资源或原材料”,细胞膜相当于“城墙”.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两个特别行政区,有一定立法权。
固着核糖体:合成和运输分泌蛋白,比喻成生产的产品出口(运到细胞外),游离核糖体:合成自身所需蛋白质,比喻成生产的产品在国内(细胞内)自销7. 我们每个人都是“冠军”我们人类在受精作用过程中是成千上万个精子争夺与仅有的一个卵细胞相融合的机会,只有生命力最强、活力最大,最先到达卵细胞的精子才能完成受精作用,把它的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
而其他绝大多数精子由于仅仅是只差一点点,就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生命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经过激烈竞争的获胜者。
也就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冠军”呀!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不易的。
8. 基因重组与染色体结构变异四分体时期发生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学生不容易理解,我们可以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四分体时期发生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就如左手和右手互换,原来左手和左胳膊组合在一起,右手和右胳膊组合在一起,现在是左手和右胳膊组合在一起,右手和左胳膊组合在一起,整体结构没变,所以属于基因重组;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就如手和脚互换或者是少了一只手、或是多了一只脚,整体结构变了,所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9. 红细胞能不能发生质壁分离讨论红细胞能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学生们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我提醒学生说:“如果一对夫妇闹离婚,那么男的和女的要分离,是有婚可离;如果是一个单身男人或一个单身女人想要离婚,那么他或她去跟谁离呢?”学生们把目光集中到一对早恋男女生身上,大笑。
之后,我问红细胞能质壁分离吗?学生们大声说,不能,我问为什么?没有细胞壁,跟谁离呀?10. 比较“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这两个概念所谓地理隔离,就是可以交配,却“无缘”相遇;所谓生殖隔离,就是即使“有缘”相遇,也不能交配。
11.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符合…一个中心四个基本原则‟的张开双手,这时你就是一个漂亮而巨大的氨基酸分子了。
大家看,咱们是左手氨基,右手羧基,脚踏氢基,头顶R基。
而这些“基”都统一于…一个中心‟——碳原子。
12. 脱氧核苷酸遗传信息基因DNA 染色体的关磁带盒是染色体,磁带是DNA,磁带粉是脱氧核苷酸,磁带中的一首歌就是一个基因,磁带含有的内容就是遗传信息,但是你看不出,需要翻译过程,录音机就是核糖体。
13.捕食与进化我们看到电视上动物追逐着,狮子追其他动物,就以为其他动物会灭绝的,其实不对,狮子只要追到一个猎物就会不追了的。
不像我们人类捕鲸,自己吃饱了还要用船装回家。
因为狮子没有冰箱啊。
14.对照试验讲验证促性腺激素对蛙的排卵有促进作用的实验时,我让学生说应怎么做?学生说:给一组青蛙注射激素,另一组不做任何处理,然后观察就可以。
我说,这样好吗?有的学生说,不好!我说为什么不好?学生说另一组注生理盐水。
我说,不注射生理盐水行吗?学生说,不行。
我说,对头,如果你不用注射器给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而实验组就可能因为你注射的这种行为把青蛙吓坏了,连卵都吓出来了。
15."遗传和变异"的开场白是:曾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为什么刘德华长得那么帅,而我却长得这么寒碜?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不是我的错,全是遗传惹的祸!16. 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变化染色单体姐妹俩感情深厚,不舍分离,所以在各自成家分离(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成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前,姐妹俩特意跑到赤道上去合影留念(中期: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排在赤道板上。
)17.“基因控制生物的特征”问同学们“平时是不是有人对你说,你的鼻子像你妈,你的嘴巴像你爸,你笑起来既像你妈又像你爸?”,学生大笑不语,表示默认。
接着我追问“你爸妈究竟把什么东西传给了你呢?”,学生异口同声“基因!”18.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什么是可遗传的变异什么又叫不遗传的变异?比如说:有一个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不小心被车撞了,撞瘸了一条腿,那他和正常人不一样了,变异了,这种变异可不可以遗传?如果说他(她)以后有小孩了,这小孩是一条腿的还是两条腿的?学生一想:应该是两条腿,这种略显夸张的举例,反而让学生更清楚的记住了变异的两种类型。
19. 病毒侵染细菌的过程病毒DNA到了细胞中后,住在别人家,吃别人的,用别人的,最后还把别人的大房子给拆了。
这真是一个没良心的家伙。
20.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把抵抗力稳定性比喻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而把恢复力稳定性比喻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1. 生物歌曲系列:学习生物的你《同桌的你》新词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学的生物知识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难记的细胞器也许你现在都记不起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你也是偶尔翻翻课本才想起这些知识谁教了你这么些知识你是否还记起谁把你的课本翻起谁教你做的笔记你上课总是很注意问我怎么学习细胞器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学习生物很有兴趣那时侯课总是很紧板书总是过的太急你总说学生物没有时间转眼就一天过去你考上了广州的华师你报读了生物院系我把你的生物笔记传给了师妹师弟从前的你们都已离去我也有了我新的学子我也给他们看你的笔记给他们讲你的故事要他们像你学习学习你的认真仔细学习你的优美笔记沿着你走过的足迹啦...... 啦......22. 试验设计生物老师让同学们探究蜘蛛的听觉器官长在哪里,小明提出猜想:蜘蛛的听觉器官长在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