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工程概论课程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概论课程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概论》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交通工程学2.交通流3.交通流特性4.交通量5.第30小时交通量(30HV)6.小时设计交通量7.交通量的方向分布8.交通量的时间分布9.地点车速或点速度 10.行驶车速 11.行程车速 12.运行车速或营运车速13.临界车速 14.设计车速 15.车流密度 16.车头间距17.占有度 18.延误 19.固定延误 20.运行延误21.停车延误 22.排队延误 23.引道延误 24.引道延误段25.引道时间 26.道路通行能力或称交通容量 27.道路条件28.交通条件 29.基本通行能力 30.可能通行能力 31.实用通行能力32.服务水平 33.饱和流量 3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35.交通管理36.信号相位 37.信号周期 38.最佳周期时间 39.最短周期时40.绿信比 41.绿灯间隔时间 42.最短信号周期 43.最佳周期44.绿信比 45.道路交通事故 46.轻微事故 47.一般事故48.重大事故 49.特大事故 50.可听阀 51.痛阈52.声压 53.声压级 54.声波的频率 55.声的频谱56.响度 57.响度级二、填空题:1.交通控制通常分为三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2.用来描述车流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变量称为车流基本参数。

3.交通流调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交通量调查是调查道路各点交通量在时间上分布的特点以及各路段交通量在空间上分布的特点,包括车辆组成的______和______、______和______。

5.速度调查主要指车速调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OD调查即出行起止点调查,包括调查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等。

7.预测的交通量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8.行驶车速与行程车速的观测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9.按交通规划考虑的时限来分,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10.交通分配方法常用______,______,______等数种。

11.以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害后果为标志,道路交通事故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1.交通工程学所研究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哪几类?2.道路情况对车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交通流调查有哪些作用4.远景交通量基础资料的收集及调查有哪些?5.交通量调查资料的用途有哪些?6.交通延误资料有何作用7.影响通行能力的修正系数主要有哪几种?8.在道路上行车时吸引驾驶员注意力的三组因素是什么?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规定的交通标志分为哪七大类?10.规定的道路交通标线分为哪三大类? 11.行车过程中驾驶员需要的情报可分为哪几类?12.交通管理主要内容可分哪五个方面? 13.常用的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制有哪几种方式?14.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制按控制的范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15.单点信号控制的几种方式? 16.感应式信号控制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17.综合社会经济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18.地区公路网规划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9.交通规划方案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20.评价交通规划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有哪些?21.构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七个要素。

22.按事故主要责任者的交通方式如何分类?23.人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4.控制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措施有哪些?四、计算题:1.对某一交叉口引道的研究指出:有25%的车辆右转弯,但无左转弯,问三辆车中有一辆车右转弯的概率是多少?已知:n=3,x=l,P=0.25,q=1-p=0.75。

求:P(1)。

2.假设60辆车随机分布5公里长的路段内,试求任意100米路段有4辆车的概率。

3.某城镇附近有路段为平原三级公路,路基宽度为8.5米,路面宽度为7.0米,纵坡为2%,超车视距不足路段占全路段长的20%,根据调查得出路段上每小时的交通量为:载重汽车857辆,吉普车8辆,自行车115辆,其他小型汽车13辆,马车5辆,求此时交通量是否超过该路的可能通行能力。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交通工程学:是关于道路交通工程的一门科学,是综合研究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2.交通流:是在道路上人、车、物从甲地到乙地的流动形态,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行人流、车流、客流、物流等。

3.交通流特性:交通流的定性与定量的特征及其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规律。

4.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一般为往返两方向,如特指时可为某一方向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和行人数。

5.第30小时交通量(30HV):一年中所有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其第30位小时交通量称之为第30小时交通量(一年=365×24=8760小时)。

6.小时设计交通量:在进行道路的改建或新路的设计中,既能满足交通量的需要,又能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的小时交通量。

7.交通量的方向分布:一条道路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在长时间内,可能接近相等,但在某段时间内(例如,一年中的某个季节,一月中的某天,一天中的某几个小时)则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称为交通量的方向分布。

8.交通量的时间分布:指的是在不同时间段内道路上交通量的变化。

9.地点车速或点速度:指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际工作中常用很短的距离和时间内求得的车速。

10.行驶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11.行程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12.运行车速或营运车速:是指具有中等水平的驾驶员在道路的实际交通和环境条件下所能保持安全行驶的最大车速。

它是估计道路通行能力的依据。

13.临界车速:指道路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车速。

14.设计车速:指按道路条件决定的最高车速。

它是道路线型几何设计的标准。

15.车流密度:是指在一条道路上车辆的密集程度。

即某一时刻在单位长度内(一车道或全车道)的车辆数。

16.车头间距:也叫车头空距或车头间隙,是指连续行驶的两车车头之间的间隔距离。

若用空间距离米来表示,则称为车头距,若用时间秒来表示,则称车头时距。

17.占有度:是指形成交通流的每台车辆对道路的占有情况。

具体表示占有度的参数有时间占有度和空间占有度。

18.延误:是指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

19.固定延误:由交通控制装置所引起的延误,与道路交通量多少及其他车辆干扰无关的延误。

20.运行延误:由于各种交通组成相互干扰而产生的延误。

一般它含纵向、横向、外部和内部的干扰,如停车等待横穿、交通拥挤、连续停车以及由于行人和转弯车辆影响而损失的时间。

21.停车延误:由于某些原因使车辆停止不动而引起的时间延误。

22.排队延误:排队时间与以畅行车速驶过排队路段的时间之差。

排队时间是指车辆第一次停车到越过停车线的时间。

23.引道延误:引道时间与车辆畅行行驶越过引道延误段的时间之差。

24.引道延误段:在入口引道上,从车辆因前方信号或已有排队车辆而开始减速行驶之断面至停车线的距离。

25.引道时间:车辆受阻排队通过引道延误段的时间。

26.道路通行能力:或称交通容量:是指车辆在可以接受的运行速度和行车无阻碍的条件下,道路上某一断面处在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27.道路条件:指道路的几何组成状况(如车道宽度、侧向净空路面状态、道路线形、视距及坡度等)和沿途条件(如沿途的街道化程度)。

28.交通条件:指交通流中的车辆组成、车道分布、交通量的变动、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以及由交通信号引起的交通中断等。

29.基本通行能力:指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假定由统一类型的标准车辆以适时速度的最小的车头间隔作连续行驶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道路某端面的最大车辆数。

30.可能通行能力:一种以基本通行能力为基础加以各种因素修正而得出的通行能力。

这种通行能力实际上是道路所能承担的最大交通量。

31.实用通行能力:指道路能保证车流畅通无阻的通行能力,以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的标准。

32.服务水平:就是指道路使用者(即车辆驾驶员)根据不同交通状态,从速度、舒适、方便、经济和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从行车速度和行驶时间,车辆自由行驶的自由程度(如能否保证要求的行车速度),交通受限制的程度(如车辆的延误时间和每公里的停车次数等),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畅通性、经济性等方面能体现出道路服务水平的高低。

33.饱和流量:绿灯时间内车辆在持续排队情况下通过交叉口的最大车流量。

3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用图案、符号、文字传递交通管理信息,用以管制及引导交通的一种安全管理设施。

35.交通管理:是按照既定的交通法规的规定和要求,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和工具合理地限制和科学地组织、指挥交通。

36.信号相位: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个信号相位。

37.信号周期:是红、黄、绿信号显示一个循环所用的时间,单位为秒。

38.最佳周期时间:是通车效益指标最佳的交通信号周期时间。

39.最短周期时:是到达车辆刚好能全部通过交叉口的周期时间的最小值。

40.绿信比:是在一个周期时间内,有效绿灯时间与周期时间之比。

41.绿灯间隔时间:从失去通行权的上一个相位绿灯结束到得到通行权的下一个相位另一方向绿灯开始的时间。

42.最短信号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到达交叉口的车辆恰好全部被放行,既无滞留车辆,信号周期也无富余43.最佳周期:在指定的条件下,使车辆总延误最小的配时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44.绿信比:为一个周期的绿灯显示时长同周期时长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亦即一个周期内可用于车辆通行的时间比例。

45.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46.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47.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48.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49.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