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生态学研究的特殊性:整体观;系统观。
协同进化。
生态园林的涵义。
第一章环境与生态因子
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涵义。
园林中环境含义的二重性。
区域环境、生境
城市环境是区域性自然环境与城市人类活动相结合的产物。
生态因子
主导因子
限制因子
生态幅
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生理有效辐射。
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
光周期现象。
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积温
低温伤害可分为冷害、霜害和冻害三种。
极端温度(高温和低温)常常成为限制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两个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两者的共同作用决定着植物群落在地球上的分布格局。
水生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
陆生植物:湿生、中生和旱生植物
酸性土植物,碱性土植物
城市气候
城市光照条件
城市气温:城市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
城市的风:热岛环流:
城市的降水:干岛现象:
城市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
硫氧化物。
酸雨或酸沉降。
碳氧化物。
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
煤炭型空气污染与石油型空气污染:
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A对有害气体的吸收作用。
B减尘作用
C杀菌作用
D减弱噪音的作用
E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
城市水文特征和水体污染
城市水文特征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第二章种群生态学
植物种群
种群的年龄结构
种群的空间格局的类型: 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
空间分布格局检验: 方差/平均数方法。
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两个假设,种群“S”型增长曲线。
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dN/dt=rN(1-N/K)
Nt=K/(1+e a-rt)
环境阻力。
最适产量和最大持续产量:
K-对策者与r-对策者。
邻接效应或密度效应
自疏。
竞争的定义
生态位:空间生态位定义,营养生态位,超体积生态位。
基础生态位和实现生态位。
第三章植物群落结构( 6学时)
植物群落的概念
群落的最小面积:
群落成员型:优势种和建群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Raunkiaer频度定律: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的涵义:
生长型。
层片
成层现象
群落的镶嵌性:
季相。
群落交错区
边缘效应
生态交错带或生态脆弱带
中度干扰假说
第四章植物群落动态
群落动态
植物群落的形成: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稳定:群落演替的定义:
演替类型:内因演替(自发演替)与外因演替(异发演替)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
进展演替与逆行演替
旱生原生演替系列
水生原生演替系列
顶极群落
第五章植物群落类型与分布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分类原则:《中国植被》采用“群落—生态”原则,:
分类系统
植被型组,植被型(vegetation type);
群系组,群系(formation):
群丛组,群丛(association)。
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纬度的带性
经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常绿阔叶林(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分布与生境特点。
群落特征。
)物种组成。
外貌与结构。
落叶阔叶林(deciduous forest)亦称为夏绿木本群落。
城市植被
城市植被(urban vegetation)。
城市绿地
区系成分的变化
乡土植物减少,外来种增多,人布植物增多。
归化植物(alien, naturalized plants)。
外来有害植物。
归化率—城市化程度
干扰程度
自然植被:
半自然植被:
人工植被:
大泽雅彦把城市植被分为:
人工栽植群落
残存自然群落
城市杂草群落
城市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原理
以群落为基本单位的原则。
地带性原则。
生态演替原则。
以潜在植被理论为指导的原则。
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
景观多样性原则。
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
第七章生态系统概述
生态系统定义。
生态系统的组成
食物链和食物网
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1/10定律。
生产力(producyivity)或生产率(rate of production)。
生物量(biomass)。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的类型
生态平衡
稳定性:抵抗力,恢复力
负反馈,生态冗余
思考题
1.试分析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作用。
2.试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生态金字塔?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试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发育过程中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
5.试用物质循环的原理分析城市植物群落清除枯枝落叶的弊端。
6.试分析全球碳循环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7.什么是生态平衡?如何判断生态系统是否平衡?
8.试分析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八章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1) 城市生态系统不是一个“自己自足”的系统,需要外力才能维持。
2) 城市生态环境的自然调节能力严重下降。
3)食物链简化,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小。
4) 城市生态系统营养关系出现倒置。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构成?
2.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城市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
3.试分析园林绿地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中的作用。
第十章生物多样性与恢复生态学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1、遗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园林
1、野生花园与野生乡土植物应用
2、植物多样性
3、遗传多样性-多品种植物
4、城市重要生境的保护
恢复和重建的途径和策略
恢复(restoration)
改建(rehabilitation)
重建(enhancement)。
作业: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理论在生态园林建设方面有哪些指导意义?
第十章景观生态学
景观(landscape)涵义。
景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地貌,气候条件,干扰因素。
景观要素
1)斑块
(2)走廊
(3)本底
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
景观生态规划的含义
生态规划
景观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
景观生态适宜度分析
思考题
1.什么是景观?如何理解景观的概念?
2.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
3.什么是景观生态学?它主要研究哪些基本问题?它有哪些特点?
4.简述景观的斑块一廊道一本底模型。
5.什么是景观格局和景观异质性?城市景观异质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