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锂离子电池基础知识

锂离子电池基础知识


循环寿命
电池在完全充电后完全放电,循环进行,直 到容量衰减为初始容量的75%,此时循环次 数即为该电池之循环寿命 循环寿命与电池充放电条件有关 锂离子电池室温下1C充放电循环寿命可达 300-500次(行业标准),最高可达8001000次。
循环寿命
自放电
电池完全充电后,放置一个月。然后用1C放 电至3.0V,其容量记为C2;电池初始容量记 为C0;1-C2/C0即为该电池之月自放电率 行业标准锂离子电池月自放电率小于12%, 电池自放电与电池的放置性能有关,其大小 和电池内阻结构和材料性能有关
方形锂离子电池部分设计原则
根据性能要求选择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 液等 负极包住正极 正负极的N/P比大于1 隔膜要将正负极完全隔开 敏感部位的保护 极组与电池壳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新产品投产流程
立 项 立 项
Y es NO
停 止
初 样 设 计 初样鉴定
NO
初 样 鉴 定 Y es 设计定型试制

锂离子电池结构——电解液
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较强吸湿性。
应用:
主要用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只 能在干燥环境下使用操作(如环境水分小 于20ppm的手套箱内)。
规格:
质量指标:
溶剂组成 DMC:EMC:EC =1:1:1 (重量比) LiPF6浓度 1mol/l 1.23±0.03 ≤20ppm ≤50ppm 10.4±0.5 ms/
容量
电池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所能给出的电量称为电池的容量,以 符号C表示。常用的单位为安培小时,简称安时(Ah)或毫 安时(mAh)。 电池的容量可以分为理论容量、额定容量、实际容量。 理论容量是把活性物质的质量按法拉第定律计算而得的最高 理论值。为了比较不同系列的电池,常用比容量的概念,即 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电池所能给出的理论电量,单位为 Ah/kg(mAh/g)或Ah/L(mAh/cm3)。 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输出的电量。它等于放 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单位为 Ah,其值小于理论容量。 额定容量也叫保证容量,是按国家或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 保证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容量。
充电
锂离子电池结构
正极 活性物质(LiCoO2\LiMnO2\LiNixCo1-xO2) 导电剂、溶剂、粘合剂、基体 负极 活性物质(石墨、MCMB) 粘合剂、溶剂、基体 隔膜(PP+PE) 电解液(LiPF6 + DMC/ EC/ EMC) 外壳五金件(铝壳、盖板、极耳、绝缘片)
密度(25℃)g/cm3 水分(卡尔费休法) 游离酸(以HF计) 电导率(25℃) cm
液态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流程
配料
匀浆
涂膜
碾压
裁片
化成
注液
激光焊
装配
卷绕
检测包装
液态锂离子电池性能
常规性能: 容量 电压 内阻 可靠性性能: 循环寿命 自放电 贮存性能 高低温性能 跌落 震动 安全性能 过充 短路 针刺 挤压 逆充 热箱 冲击
新产品评审委 员会裁决停止
设计定型
NO
Y es 设计定型评审 Y es
NO
新产品评审委 员会裁决停止
试生产准备 Y es
试生产准备
NO
生产定型审批 Y es 生产定型试制 Y es 新产品评审委 员会裁决停止
NO
生产定型评审 Y es
试生产阶段
NO
生产开始许可书批准 Y es 正 式 生 产
停 止
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需严格 控制的因素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反应机理
正极反应:LiCoO2==== 放电 + + xeLi1-xCoO2 + xLi
负极反应: 充电 + + xe- === Li C 6C + xLi x 6 放电 电池总反应: 充电 LiCoO2 + C6 ==== 放电 Li1-xCoO2 + LixC6 放电时发生上述反应的 逆反应。
内阻
电流通过电池内部时受到阻力,使电池的电压降低,此阻力 称为电池的内阻。 电池的内阻不是常数,在放电过程中随时间不断变化,因为 活性物质的组成、电解液浓度和温度都在不断地改变。 电池内阻包括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极化内阻又包括电化学 极化与浓差极化。内阻的存在,使电池放电时的端电压低于 电池电动势和开路电压,充电时端电压高于电动势和开路电 压。 欧姆电阻遵守欧姆定律;极化电阻随电流密度增加而增大, 但不是线性关系,常随电流密度的对数增大而线性增大。
锂离子电池基础知识
力神电池
什么叫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指Li+ 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 池。 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XCoO2、LiXNiO2 或LiXMnO2 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LiXC6。 电解质为溶解有锂盐LiPF6 、 LiAsF6等有机溶液。 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 嵌,被形象的称为“摇椅电池”。 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 负极处于富锂状态。 放电时则相反。
方(角)形锂离子电池结构图
正极帽 盖板 绝缘件
安全阀 隔膜 垫圈
正极极耳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结构图
正极极耳 密封 圈 隔膜
绝缘圈
限流开关
绝缘垫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结构图
绝缘圈
锂离子电池结构——正极
正极极耳:铝带(约0.1mm厚)
正极基体:铝箔(约0.015mm厚)
正极物质:钴酸锂+导电剂+PVDF
作用:提供锂源
水分 粉尘及异物 毛刺
总结
锂离子电池是个比较复杂的电化学体系,涉 及到电化学、材料、机械、物理等学科 锂离子电池生产流程较长,每个质量控制点 都非常重要
锂离子电池结构——负极
负极极耳:镍带(约0.07mm厚)
负极基体:铜箔(约0.010mm厚)
负极物质:石墨+CMC+SBR/石墨+PVDF
作用: 接受容纳锂离子
锂离子电池结构——隔膜
材质:单层PE(聚乙烯)或者 三层复合PP(聚丙烯) +PE+PP 厚度:单层一般为0.016~0.020mm 三层一般为0.020~0.025mm 作用:将正负极完全隔开,防止正负极直接短路
过充
热箱
挤压
短路
逆充
影响电池安全的因素
正极材料:结构、粒径,比表面积,纯度等 负极材料:结构、粒径,比表面积,纯度等 电解液:电解液的成分,配比,添加剂的种 类和添加量等 隔膜:材质,厚度,收缩率,熔点等 结构及工艺等
影响电池循环寿命的因素
正极材料:结构,粒径,比表面积,纯度 负极材料:结构,粒径,比表面积,纯度 正负极比例 电解液:电解液的成分,配比,添加剂的种 类和添加量,电解液量
电压
开路电压 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的端电压称为开路电压。电 池的开路电压等于电池的正极的还原电极电势与负 极电极电势之差。 工作电压 工作电压指电池接通负载后在放电过程中显示 的电压,又称放电电压。在电池放电初始的工作电 压称为初始电压。 电池在接通负载后,由于欧姆电阻和极化过电 位的存在,电池的工作电压低于开路电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