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碳纤维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我国碳纤维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 美国占 全 球 产 能 的 2 7. 5% 2 。 图 1 列 出 了 2 0 0 9年世
图 2 2 0 0 5-2 0 0 9 年世界碳纤维的生产能力
表1 是 近 几 年 世 界 碳 纤 维 的 主 要 应 用 领 域 分 布, 航 空 航 天、 体育休闲三大领域的应 2 0 0 8 年工业 领 域 、 用量比为 5 6∶3 0∶1 4。 1. 2 国内的碳纤维产能 国内自 2 进 0世纪6 0 年 代 开 始 碳 纤 维 研 究 开 发, 展一直很缓慢 , 但“ 十 五” 以来我国碳纤维产业得到了 空前的发展 , 在低等级碳纤维方面取得了突破 , 形成了
1 2 K DMS O K, 1 2 K 6 DMS O K, 1 2 K 6 DMS O K~1 2 K 1 1 2 K DMS O K, 1 2 K 6 DMS O K, 1 2 K 6 DMS O DMS O DMS O 1 K, 3 K 1 2 K 1 2 K DMS O
表 2 国内 P AN 碳纤维原丝和碳纤维主要生产厂产能
单 位 江苏恒神材料有限公司 连云港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 上海金山石化 蓝星集团 吉林奇峰化纤公司 沈阳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吉林奇峰化纤公司 威海拓展碳纤维有限公司 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 含已建和在建 ) 总计 ( 原丝 ( 碳纤维 ) / t 7 5 0 0( 3 0 0 0) ( 3 0 0 0 1 2 2 0) 3 0 0 0( 1 0 0 0) 3 0 0 0( 1 0 0 0) 2 0 0 3 0 0 0( 1 0 0 0) 2 5 0( 1 7 5) 1 5 0 0( 5 0 0) 2 0 0 3 0 0 0( 1 0 0 0) 1 3 0( 5 0) 2 5 0 0( 1 0 0 0) 1 5 0 0( 6 0 0) 2 9 5 4 5( 1 1 9 1 5) 方 法 DMS O DMS O N a S CN N a S CN 规 格 1 2 K 1 2 K 1 2 K 备 注 在建 已建 在建 在建 已建 在建 已建 在建 已建 在建 已建 在建 在建
·5· 0 1 2 年第 1 期 进展与述评 2
我国碳纤维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冯 丽1, 闻艳萍2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 3 1. 0 0 3 8 7; ) 天津纺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3 2. 0 0 3 0 8 摘 要: 介绍了国内外碳纤维的发展现状 , 综述了碳纤维的主要发展应用领域 , 针对碳纤维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 存 在 的差距 , 提出了发展我国碳纤维的一些建议 。 关键词 : 碳纤维 ; 产能 ; 应用 ; 发展差距 ;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 T S 1 0 2 . 4 文献标识码 : A ( ) 文章编号 : 1 6 7 3-0 3 5 6 2 0 1 2 0 1-0 0 0 5-0 4
0% 碳纤维是指在化学组成中碳元素质量分数在 9 以上的纤维材料 。 它是利用各种有机纤维在惰性气 体 中、 高温状态下 碳 化 制 得 的 。 碳 纤 维 具 有 十 分 优 异 的 同时兼具其他多种优良性能如低密度 、 耐高 力学性能 , 温、 耐 腐 蚀、 耐 摩 擦、 抗 疲 劳、 电 及 热 传 导 性 高、 热膨胀 系数低 、 光穿透 性 高 、 非 磁 体 但 有 电 磁 屏 蔽 性 等 性 能。 碳纤维按工业化生产原料路线可分为聚丙烯腈基碳纤 沥青基碳纤 维 和 粘 胶 基 碳 纤 维 三 大 类 。 从 粘 胶 纤 维、 维、 沥青制取碳 纤 维 技 术 难 度 大 , 设 备 复 杂, 产品成本 较高未得到大规模发展 。 由聚丙烯腈纤维原丝可制 得 高性能的碳纤维 , 其生产工艺较其他方法简单 , 且产 品 的力学性能优 良 , 用 途 广 泛。 因 而 自 碳 纤 维 问 世 以 来 成为当今碳纤维工业生产的主 流 。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 根据产品规格的不同聚丙烯腈 ( 基碳纤维分两大 P AN) 。通 类, 即小丝束碳 纤 维 ( 和大丝束碳纤维( C T) L T) 常把 4 包括4 8 K 以 上 碳 纤 维 称 为 大 丝 束 碳 纤 维, 8 K、 小丝束碳纤维初期以 6 0 K、 1 2 0 K、 3 6 0 K 和4 8 0 K 等; 后来逐渐发展到 1 主要应 1 K、 3 K、 6 K 为主 , 2 K 和2 4 K,
·7· 0 1 2 年第 1 期 进展与述评 2 1 5% , A 3 2 2 则在 1 5% ~1 6% 。2 1世纪以来美国波音 公司大力 开 展 先 进 复 合 材 料 在 民 用 飞 机 上 的 应 用 研 究, 取得了很大成 绩 , 如B 7 8 7先进复合材料的用量高 达5 0% 。 同期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大型客机 A 3 8 0上先 进复合材料的用量也在 2 5% 左右 。 1 . 3 . 3 建筑加固领域 目前 对 工 程 建 筑 的 要 求 越 来 越 高 , 在有些条件下 传统建筑材料很 难 满 足 这 种 发 展 要 求 , 混凝土材料建 筑物在 2 0~3 0 年就必须进行大修或维修加固 。 此 外 , 随着国家抗震要 求 和 设 防 标 准 的 提 高 , 许多地区的现 有建筑不能满足 新 设 防 的 抗 震 要 求 , 需要进行加固或 重建 。 在欧美发 达 国 家 中 , 目前用于建筑加固改造的 / 投资已占国家建筑业总投资的 1 2 以上 。 由于土 建 结 使得它 构常用的几种传 统 加 固 方 法 存 在 某 些 局 限 性 , 们不能满足一些 耐 久 性 和 美 观 方 面 的 需 求 , 或受到施 工条件制约而无法实施 。 纤维 增 强 复 合 材 料 的 比 强 度 远 高 于 钢 材 , 比模量 大多数也高于钢材 。 这一优良的力学性能使其作为 土 美国 、 欧洲等国 家 木工程结构加固和修补材料在日本 、 和地区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应用 。 碳纤维材料具有与 钢 材相当的弹性模 量 , 同时表现出比普通钢材高十倍的 抗拉强度 , 其耐 腐 蚀 性 能 和 耐 久 性 能 也 很 优 异 。 因 此 用碳纤维补强混凝土结构时不需要增加螺栓和铆钉固 定, 抗蚀和耐久性能也很优异 , 对原混凝土结构扰动 较 施工工艺简便 。 小, 抗 度的离散系数从当初的 7% 降低到目前的 2% 左 右 , 拉弹 性 模 量 的 离 散 系 数 从 4% 降 到 目 前 的 1% 。 因 此 未来碳纤维技术指标的逐步升级及产品系列化发展 是 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 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 、 设 计 性 好、 结 构尺寸稳定性好 、 抗疲劳断裂性好和可大面积整体成 型, 以及特殊的电磁性能和吸波隐身的特点 , 可大 量 用 于生产军用 、 民用飞机及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上 , 因此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需求量稳步增长 。
界主要公司的碳纤维产能分布 。 , 初步统计 2 大丝 0 0 9 年小丝 束 生 产 能 力 5 6 4 1 5t , 。图 束生产能力 2 总计生产能力达到 8 4 5 0 0t 0 9 1 5t
;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 2 0 1 2 0 1 0 9 2 0 1 2 0 1 1 7 - - - - , 作者简介 : 冯 丽( 女,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纺织科技及科研项目 1 9 6 5 -) : 管理 , E-m a i l z f z k 6 3. c o m。 @1 g j j
] 3-5 , 全国十多个省 市 [ 据统计2 0 0 9年国内的产量在1 7] 。 潜力的应用领域 [
1 . 3 . 1
风能领域
鉴于全球能源紧缺的影响及人们对环境保 护 意 识 的提高 , 开始把 眼 光 投 向 风 力 发 电 。 每 生 产 1 千 瓦 时 风电较火力发 电 少 排 放 约 6 因此风力 0 0g 二 氧 化 碳 , 发电越来越受到 世 界 各 国 的 重 视 , 已成为人类开发新 能源的重要领域 。 在 2 全球风电总装 机 容 量 达 0 1 0年, 发电量超过 4 占世界电 1 9 9 5 2 0 MW , 0 9 9 亿 kW ·h, 力总发电量 的 1. 9 2% 。2 0 1 0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 量达到 1 比2 占全球 8 9 2 8 MW , 0 0 9 年提高了 3 7. 7% , 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风电市 新增装机容量 4 8% , 场 。 如何提高发电效率 , 以获得更大的风能 , 一直是风 力发电追求 的 目 标 。 捕 风 能 力 的 提 高 与 叶 片 的 形 状 、 长度和面积有着 密 切 的 关 系 , 叶片尺寸的大小则主要 依赖于制造叶 片 的 材 料 。 叶 片 的 材 料 越 轻 、 强度和刚 度越高 , 叶片抵御载荷的能力就越强 , 叶片就可以 做 得 越大 , 它的捕风能力也就越强 。 过去 , 人们大量 使 用 玻 制造叶片 。 璃纤维增强塑料 ( G F R P) 随着超大型叶片的出现 , 叶片长度不断 增 加 , 叶片 对增强材料的 强 度 和 刚 度 等 性 能 也 提 出 了 新 的 要 求 , 玻璃纤维在大型复合材料叶片制造中逐渐显现出性 能 方面的不足 , 因而轻质高强 、 耐久性好的碳纤维复 合 材 料就成为了目前大型风力发电叶片的首选材料 。 据 分 / 析, 采用 C 叶片可减重 2 F G F R P 混杂增强的方案 , 0% 0% 。 国内正在研发于 2 MW 以上的风力发电叶片 ~4 上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 1 . 3 . 2 航空领域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 、 比模量高 , 耐疲劳和 尺寸稳定性好等 系 列 优 点 , 是新一代武器装备发展的 基础材料 , 被广泛用作飞机和飞船的结构材 料 。 例 如 , 飞机的主翼 、 尾翼和机体一次构造材料 ; 副翼 、 方 向 舵、 升降舵 、 内装材料 、 地板材 、 桁梁 、 刹车片等二次 构 造 材 料, 以及直升飞 机 的 叶 片 ; 火 箭 的 排 气 锥 体、 发动机盖 等; 人造卫星结构体 、 太阳能电池板和天线 、 运 载 火 箭、 导弹壳体等 。 从民用飞机发展来看 , 美国波音公司 B 7 0 7 上没有 采用复合材料 , 7 5 7 先进复合材料的用量 为 3% ~4% , B 7 6 7 达到 4% ~5% , B 7 7 7则达到1 0% ~1 1% 。 欧 洲 空中客车公司 的 复 合 材 料 用 量 比 美 国 波 音 公 司 的 高 , 到A A 3 0 0-6 0 0 达 5% ~6% , A 3 1 0接近1 0% ; 3 2 1、 A 3 3 0和 A 3 4 0的先进复合材料用量都增长到 1 3%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