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展政策与法规试题

会展政策与法规试题

会展政策与法规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 合同订立的程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免责事由包括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3.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公民作品的发表权的保护期为____________ 。

5. 对会展业本身知识产权的侵权表现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6. 专利的客体是____________ 。

7.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______年。

8. 消费者权益的核心是___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分)
1. 《合同法》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是()。

A.自由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公平原则
D.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2. 违约责任的主观要件是()。

A. 侵害行为
B.违约行为
C. 过错
D.过失
3. 商标权的核心是()。

A.禁止权
B.使用许可权
C.转让权
D. 专用权
4. 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年。

A.10
B.20
C.30
D.50
5. 某公司在2002年1月1日注册商标F,有效期为3年。

该商标F的宽展期为()。

A.2004年7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
B.2005年7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
C.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
D.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
6. 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是()。

A.安全保障权
B.知情权
C.公平交易权
D.自主选择权
7. “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中消费者权
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属于消费者行使()。

A.求偿权
B. 求教获知权
C. 受尊重权
D. 监督批评权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答案,每小题全选对得2分,少选得1分,多选或选错不得分,共20分)
1. 组展单位有如下行为之一的,贸促会暂停1年受理出国办展计划申请()。

A. 未经批准,出国办展的
B.涂改、倒卖批件或多次转让批件的
C. 严重违反外事和财经纪律,造成不良影响的
D.侵犯参展企业利益,屡遭投诉的
E.其他情节较重的违规行为的
2. 下列属于导致合同可变更及可撤销的原因的是()。

A.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B.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C.因显失公平而订立
的合同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E.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3. 违背承诺的后果是()。

A.承诺依法撤销 B.缔约过失责任的产生 C.建立新要约
D.违约责任的产生 E.不产生法律后果
4. 下列()情形,合同无效。

A.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B. 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C.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D.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E.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5.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A.继续履行 B.赔偿损失 C.违约金 D.定金 E.采取补救措施
6. ()属于著作人身权。

A. 发表权
B. 修改权
C. 改编权
D. 署名权
E. 保护作品完整权
7. 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体现在()。

A.都与作品相联系
B.主体 C.客体 D.权利内容 E.保护期限
8. 著作人身权的特点是()。

A.不可分割性 B.永久性 C.创造性 D.实用性 E.不可剥夺性
9.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涉及()等方面。

A.展示物品 B.展会项目 C.展台设计 D.展具制造 E.展中版权
10.自主选择权的特点为()。

A. 自主性
B. 绝对性
C. 固定性
D. 无偿性
E. 相对性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 合同的转让
2. 商标
3. 知情权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 有效承诺的条件是什么?
2. 会展期间的专利侵权行为主要表现及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3. 消费者权益争议解决途径有哪些?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闹展事件
3月22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下称“面料展A”)上,发生了这样的情景,有人抱着一摞企业产品目录,焦急的向采购商散发。

原来他们是参加另一个同期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2007年中国纺织品面料、辅料贸易博览会”(下称“面料展B”)的参展商,由于展会观众非常少,不得已做出了上述举动。

3月21日,“面料展B”提前“面料展A”一天开幕,但“面料展B”开幕后参展商才发现是承办方北京京博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故意模糊展会名称,制造展位紧张的假像,与之前宣传的498家参展商相差甚远,实际只有91家,展会开幕第一天直到中午,展馆的观众100人都不到。

于是全体展商围攻展会组委会,感觉受骗的众展商向主办方提出要到“面料展A”参展,并帮助联系展位,同时退还50%的摊位费,但京博威没有答应。

同时提出如果参展商坚持到3月23日上午10点撤展,可退还摊位费的20%,参展商认为不合理,双方一直讨价还价到晚上11点,最后在公安部门的协调下,京博威承诺退还摊位费的30%。

部分参展商尽管不认可,最后也无奈接受了这一结果。

【问题】
(1)闹展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5分)
(2)如果您是“面料展B”的主办方,应当如何处理该闹展事件?(5分)
(3)根据相关政策与法规,“面料展B”主办方违反了哪些原则?(5分)
2. 中国参展企业在德遇搜查——知识产权引发侵权案
德国当地时间2008年8月29日早晨,默克尔准时登上IFA展的开幕式讲台致词,欢迎所有参展商并向公众发出前来展会参观的邀请。

默克尔作这番演讲时,台下已聚集了数千名等待入场的观众。

但观众们可能并不知道,他们周围已部署了200多名警员和海关调查人员。

在默克尔宣布展会开幕几分钟后,“整装待发”的这支执法队伍立即开进展场,展开了一场有关MP3专利侵权的大搜查。

这场堪称展会历史上动用警员和海关调查人员最多的大搜查中,包括海尔、海信等大批中国企业,都成为重点搜查对象。

“谁下令搜查?”据介绍,此次大规模查扣行动既非由德国海关发起,也没有当地民事法庭发布的扣押令,而是由柏林刑事法庭依柏林公共检察官应欧洲某“专利怪物”提起的刑事诉讼中的搜查和扣押要求而下达的行动指令。

这起事件中,提起刑事诉讼并导演整个事件的这一专利权人,据称已通过商业手段拥有MP3或数字机顶盒技术的某些“核心专利”。

该公司在刑事诉讼中,不但早有目的地锁定了包括大批中国企业在内的“目标展出者”,并断言所有展出者展出的都是“专利侵权”物品。

这是继CeBit展查扣事件发生1年多时间后,2008年8月底举行的IFA展上再次以“专利侵权”的名义以中国企业为最大查扣对象的大搜查行动。

【问题】
(1)我国参展企业参加德国IFA展到底有没有侵犯“专利怪物”声称的知识产权?(5分)
(2)我国今后组团参加国外展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5分)
(3)如果你来组团出国参展,面对这一突发事件要如何采取应对措施?(5分)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