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任课教师:张艳
学分与学时:2学分(17ⅹ2=34学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分析》,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针对新闻传播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
在对新闻写作已作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对深度报道的新闻报道思维及报道方式有专门的学习研究,认识和训练;同时在对各类专业深度报道作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类专业报道的知识及社会背景进行专门性强化学习。
【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深度报道基础理论研究:(7周)
一深度报道概述(概念,渊源与主要特征等)
二不同形式的深度报道
(一) 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
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实录性报道,传记性报道;
(二)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
连续性报道,系列性报道,组合性报道,大型报道
第二部分深度报道问题研究及作品赏析(5周)
本部分选择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在课堂进行观赏,分析及评论,(包含电视及报纸的深度报道作品),同时研究当前深度报道采写在当前新闻传播业中的一些理论问题:
一深度报道与纪录片的比较
二深度报道与电视专题片的比较
三深度报道与新闻通讯的比较
四深度报道与新闻“大特写”的比较
五深度报道采访和写作中的基本问题
第三部分专业(分类)深度报道写作及研究(5 周)
研究要求
•从对当前各类专业报道的分析入手,深入研究中国社会。
发现当前在中国相关领域的社会热点,难点。
•研究者汇报他们所关注到的重要社会问题及新闻事件。
整理中国在该类问题上的发展历程,提出自己在相关问题方面的思考。
•报道内容与报道写作手法分析相结合,介绍经典的报道案例在采写中的特点与创新。
•学生也可写(制)作在某些专业领域的深度报道,课堂进行报告和评析。
•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每小组10人左右,分3小组报告,每人分配工作内容。
研究问题分类:
农村农民问题,经济问题,时政问题,法制问题,社会问题(灾害),文化教育问题等
主要研究资料:
报纸:《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冰点》);《21世纪经济报道》或其他
新闻期刊:《中国新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财经》等
电视:央视《新闻调查》《焦点访谈》;成都电视台《今晚8:00》《新闻背景》《新闻直说》;四川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视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