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睡眠护理(初级)

老年人睡眠护理(初级)


(三)老年人睡眠环境要求
1.室内环境温、湿度
(二).老年人的睡眠照料
1.睡眠生理 睡眠和觉醒的周期是由人体内部的生物钟来维持和控制的,按昼夜为基础交替进 行。人体在睡眠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睡眠时相;不同的年龄阶段,每日需要的睡眠时 间也不同。 (1)睡眠时相 1)正相睡眠 主要指大脑皮层的休息。生理上的活动程度、心率、呼吸、血压、体 温都较低,维持在满足人体基本需要的状态。正相睡眠与促进生长、恢复体力有密切 关系。正相睡眠期做梦的比例较低,做的梦一般具有真实性,醒后不易回想。 2)异相睡眠 出现在正相睡眠后,对促进精力恢复与智力发展十分有利。此期眼球 迅速转动,心率、血压、呼吸有大幅度的波动,全身肌肉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并很难 觉醒。这些特点加大了某些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在夜间突然发作的可能。 (2)睡眠需要
维持身体健康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因人而异。成人一般为7-8h;50岁以上平均7h; 70岁以上老人睡眠时间有所回升,平均每日7.6h.老年人睡眠特点是早睡、早醒且中途 觉醒较多难、睡眠不稳(觉醒频繁、多梦、睡 不深),睡眠中途觉醒后不能再入睡,早醒等。 2)种类 ①原发性失眠 主要与正相睡眠减少有关。 ②继发性失眠 是由于某些压力引起的一种短暂性失眠。 如急症、工作压力、失业或生体不适、疼痛等。 (2)睡眠过多 1)概念 指睡眠时间过长或是长期处在渴望睡眠的状态。 2)种类及表现 ①发作性睡眠病 患者时常过度想睡。短暂的突发性睡 眠病老人,发作时局部肌张力突然丧失,眼睑下垂 不能说话、垂头,就地倒下酣然入睡。因此老人除 接受药物治疗外,还要学会自我保护,预防外伤。 ②睡眠过多症 一般与进食失调和病态肥胖有关。主要 表现为有过多的睡意,但睡意并不是不可抵抗。当 睡眠发生时,持续时间也较发作性睡眠病程长,通 常有数小时,其特点是难以唤醒。
4
(三)睡眠照料
• 2.老人卧床后安全检查
1
• 检查房门至洗手间、至床边、以及洗手间 内的通道是否通畅平整。
• 检查厕所浴室的防滑垫和扶手,洗手间内坐便 器旁的扶手是否牢固 • 检查床旁呼叫器是否通畅,老人是否易于接触。
2
3
4
• 检查患者或危重病人房间内备用的急救品是否 齐全。
3.夜间巡视 护理人员关门、开门、室内走路、挪动东西等,声响 应轻,减少干扰。观察老人入睡时间,是否易醒,是否早 醒,夜间醒几次。还要定时帮助瘫痪、危重等生活不便的 老人翻身。
老年人的睡眠照料
老年人睡眠照料
一、睡眠 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不好可以严 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与安全。老年人的 睡眠出现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为老人创造 良好的睡眠环境,做好老人的睡前准备,可 以有效改善睡眠情况从而提高老人睡眠质量 。 (一)老年人的睡眠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退化,老年人的 睡 眠功能也会退化。其特点是:
.生活习惯改变,如 换地方、睡前看电 视、饥饿、饱胀、
(三)睡眠照料
• 1.睡前准备
• 睡前情绪稳定,避免喝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避 免跑步打球等剧烈运动。
• 睡前不进食,晚餐宜在睡前2小时进行,宜少不宜饱, 以清淡饮食为主。
1 2
3
• 睡前30分钟-1小时通风换气。铺好被窝,拍松枕头、 调好枕头高低 • 采取正确的睡眠姿势,以右侧卧位为宜,有腰疼或关 节痛的老人,要确保身体在充分放松和舒适的睡眠环 境和状态。
(二)影响老人睡眠因素
随着生理功能 的减退,易患 各种慢性病。 尿频,夜间起 床次数多。 运动或过度劳 累都会影响老 人的睡眠
心理因素: 如紧张、焦虑、 兴奋、抑郁, 精神刺激等 . 环境因素
皮肤瘙痒,疼痛 皮肤干燥等。
如温度、湿度、 噪音、光线等。
老人生理功能退 化,大脑分泌睡 眠物质减少。
影响老人睡 眠的因素
1.睡眠时间缩短 60-80岁的老人平均每天需要7-8 小时,平均睡眠时间6-7小时。 2.老年人夜间容易觉醒,并且非常容易受到声、 光、温度等外界因素以及自身老年病产生的 症状干扰,使夜间睡眠变得断断续续。
(二)老年人睡眠环境 老年人睡眠环境是指老年人 睡眠的居室环境。包括八项内容: 位置、墙壁和窗帘颜色、声音、光 线、温度、湿度、通风及其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