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有的问题及对策“百育德为先”,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至关重要。
毫无疑问,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我们很不乐意而又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国民道德却出现了诸多的不和谐甚至滑坡的现象:一些人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有所抬头,见利忘义的事情时有发生;部分公民文明礼貌的习惯养成不佳,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一部分人思想价值体系混乱,在社会转型时期不知何因为去何从。
成人都是由娃娃成长起来的,而中小学正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有的问题
1评价机制不全,教育观点转变困难重重。
学校教育唯分数论,育人观点淡化。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一切教育评价的着眼点都聚焦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上,所以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学生‘一俊遮百丑’的现象比较普遍。
部分教师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教书”和“育人”分割开来,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德育机构健全,工作后劲不足。
虽然当前中小学都设置和配备了专门的德育机构及工作人员,如中学设有政教处,小学设有少先队,专门负责全校德育工作。
但是在唯分数论的指挥棒下,这些都机构自觉或不自觉地尽量减少了活动时
间,充当起了可有可无的和声的角色,生怕他们过多的德育活动会冲撞了应试教育这个主旋律,招致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反感。
德育内容滞后,重大节而轻小德。
在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内容中,极多的注重政治立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热爱祖国等大的思想理念的培养,而较少地重视行为习惯,理解尊重,交流合作等细节品行的养成。
心理教育刻不容缓。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个性心理塑造的关键时期,成长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
比如:不迷信权威与尊重老师,讲义气与诚实,爱与责任的冲突及价值选择,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这些心理问题涉及较少,甚至对早恋现象,金钱观等敏感问题采取逃避的态度。
整改措施:
发挥少先队,团委,政教处等德育专门机构的职能,展开各种形式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让学生受到德育熏陶。
比如:少先队能够组织“讲卫生”,“爱环保”“文明礼貌从我做起”等主题日活动;团委充分利用共青团员入团仪式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政教处利用校会,各种比赛,操行评定等机会对学生实行养成教育。
只有这些中小学德育机构真正运转起来,通过日常工作和各种活动的点滴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多一份保证。
中小学学校德育工作除了应重视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气节,理想壮志等“大德”的教育外,也应该重视学生在日常行为,文明礼貌,沟通与交流,理解与尊重,等“小节”方面的教育。
并且能够适时地沟通二者的关系:因为我国整体人口素质低下,我国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却远远称不上是一个人才
强国。
现在,一部分中国人虽然有钱了,但是他们到国外旅游,却意外发现一些国外景点并不太欢迎中国旅客。
究其原因,原来极少数中国游客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严重破坏了中国游客的整体形象,就是这些公民素质的“小节”甚至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形象。
切实增强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
因为中小学青少年正处在身心成长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成熟,加上当前社会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都影响着我们的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对于一些用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德育问题,采用心理教育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特别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离异及有不同水准心里问题的孩子,心里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正显得尤为重要。
2 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德育实践。
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找到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引导学生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实行德育教学。
教师要跳出教学方式单一,知识传授基本靠“理论灌输”,“死记硬背”的层面,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对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争论中学习德育知识,发展品德情操。
“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被点燃的火种。
”(2)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中积极参与各种德育实践,培养学生的德育生成水平。
例如在学习中质疑探究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在生活中“勿因恶小而为之,莫因善小而不为”的操守;在交往中“与人为善,与人为伴”的意识,
明辨是非的水平。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和义工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培养“欲扫天下先扫一屋”的个性精神。
3 整合各种资源,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能够通过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培训班,聘请法治副校长,德育辅导员定期到校上课等方式,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丰富性和感染力。
通过参观访问,充分挖掘当地红色纪念场馆,养老院,戒毒所,监狱等潜藏的德育教育资源,“使教学跨越课堂,跨越校门,协助学生实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的结合”(3),掌握比较完全的知识,从而提升教学效益。
同时,学校和当地政府执法部门还理应对网吧,游戏室,书摊等实行检查清理和规范整治,优化中小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用开放性的德育观点和优良的德育环境促动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