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给排水设计详解

市政给排水设计详解


洪水位 常水位
河道
B
42
排水管网设计
➢倒虹井设计
一般规定: 1、倒虹管内设计流速应大于0.9m/s,并应大于进水 管内的流速; 2、倒虹管的管顶距规划河底距离一般不宜小于1.0m; 3、倒虹管进水井的前一检查井,应设置沉泥槽 4、倒虹管进出水井内应设闸槽或闸门; 5、倒虹管宜设置事故排出口;
B
43
实壁PE管(用于拉管)
B
32
排水管网设计
➢管道施工
管道施工方式: 1、开槽施工:管线位置上开挖沟槽,然后进行管基础制 做、下管、稳管、接口、闭水试验、质量检查与验收等项 目完成施工。 2、非开挖施工: (1)顶进施工法(人工+机械) 适用于地质条件恶劣、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 众多、现况地下管线复杂、穿越铁路、防洪大堤等工程场 所,以减少对交通、市民正常生活的干扰,减少房屋拆迁 等。管材采用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管 (2)定(导)向钻进法:俗称“拉管”、“拖管” 一般使用的管材是钢管和实壁HDPE管 常用于非重力流管道的施工,因其管道高程较难控制,不 太适用于重力流管道
B
24
给水规划
➢取水构筑物选择
地表水:位于城市水源地的上游 地下水:位于地下富水区
➢水质与水压
进水水质: 采用地下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的规定; 采用地表水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时,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规定。
塑料管取0.010。
流速: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最大设计流速:非金5m/s
最大设计充满度h/D:污水管道按不满流设计,最大设计
充满度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取值。
变化系数: Kz = K日×K时 Kz 2.7 Q 0.11
B
20
污水规划
➢污水主干管的布置 顺地势较低处敷设,尽可能的减少埋深,降低工程造价。
B
11
雨水规划
B
12
雨水规划
➢雨水规划方案 雨水规划方案的确定应严格遵循高水自排、低水泵排的 原则,尽可能利用规划区域地形、地势,结合现状排水 设施的走向及排水能力,健全完善城区雨水收纳系统、 统一规划城市雨水排口。
B
13
雨水规划
➢(山区、丘陵)高低分区排水方案 高水自排:除沿河以外地区地势均较高,既不存在防洪, 也不存在排涝的问题,因此,这些地区的雨水可以直接 排放入河道; 低水泵排:沿河地势较低的地区,可采用设置排涝泵站 或提高竖向高程的方式解决内涝问题。
B
33
排水管网设计
➢管道施工
检查井施工:收口式、盖板式
B
34
排水管网设计
➢管道施工
钢筋混凝土管道基础:
B
35
排水管网设计
➢管道施工
钢筋混凝土管道基础:
B
36
排水管网设计
➢管道施工
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 1、橡胶圈接口:
2、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B
37
排水管网设计
➢管道施工
PE管道接口:
管道与检查井连接:
取t1=10min;m为折减系数;t2为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 雨水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Q=qΨF
B
15
污水规划
➢污水量预测(三种预测方法) 预测方法一: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服务面积*Z/Kz*折污系数0.8*污水收集率(80%或90%) 处理污水量(平均日)
污水量(平均日)
用水量(平均日)
B
49
排水管网设计实例讲解
➢方兴路排水施工图(结合地勘决定施工工艺)
1、管线设计时需地勘报告; 2、根据地勘报告显示设计排水管道位于什么样的土 层,从而决定管道采用什么样的施工工艺。 例如:管道位于粘土层,且地基承载力≥ 100kpa,管 道埋深小于6m时可采用开槽施工法;而当管道位于 淤泥质层时,其地基承载力较小,需采用抛石挤淤的 方法稳固地基,然后再回填施工,且沟槽很难成型, 管道开挖断面不宜过大;如管道位于粉砂层中且地下 水位较高时,施工需采用井点降水的方法并相应做好 支护措施,且埋深超过4m时建议采用顶进施工法施 工(机械顶管---泥水平衡法)。
✓同时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的要求。
B
21
污水规划
➢用极坐标表示各方位风向频率 或风速大小的图 ➢八个或十六个罗盘方位表示 ➢风玫瑰折线上的点离圆心的远 近,表示从此点向圆心方向刮 风的频率的大小。
风玫瑰
B
22
给水规划
➢规划技术路线
总体规划
用地布局
规划人口
经济发展等其他因素
水源分析
B
38
排水管网设计
➢道路排水
八字出水口:
一字出水口:
B
39
排水管网设计
➢截污设计
1、排水体制:截流式合流制
2、截流倍数:取1~2。
3、截流的雨季污水量Q j按照Q j=(n0+1)× Q h计算。 注意:各污水管段旱季污水流量参照污水专项规划确 定的指标按照非满流管道设计,并根据雨季污水流量 按照满流管道进行校核。
B
10
雨水规划
前言:城市雨水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的理 论依据,对城区排水系统的实施起到导向标的作用。 在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中,以工程实施性为依托,满足 城市功能需要为前提,尽可能降低城建工程费用。
➢受纳水体:河流及其支流、保留的冲沟 ➢雨水分区:雨水规划主要是根据地形的变化和水系的 分布情况来进行雨水分区的划分。 分区原则:按照就近排放的原则,根据排放水体的不同。
B
50
排水管网设计实例讲解
➢方兴路排水施工图(结合地勘决定施工工艺)
B
51
给水管网设计
➢管网平差
最不利点校核+最大转输校核+消防校核+事故校核
➢给水施工图
B
52
给水管网设计
➢给水施工图
1、确定管线位置:一般位于人行道上 2、布置消火栓:每隔120米布置 3、布置阀门井:建议隔一个街区布置一座阀门井 4、根据道路坡度布置排泥井及排气井,高点排气、低 点排泥 5、画节点详图:如管材为球墨铸铁,需注意管道的 承插口方向取决于该片区域给水管网的平差图中管道 流向
点及最低点,并复核道路排水方向; 4、确认雨污水管道管线位置; 5、进行施工图纸设计:
1)每隔120米左右丢雨污水预留管井 2)道路最低点布置双箅或多箅雨水口 3)注意检查井及雨水口间距要求 4)注意管道的设计流速,变坡时需放大下游管径 等…
B
27
B
28
排水管网设计
➢道路排水
道路高低点计算: L=T—R i=32.64m
4、污水截流井类型 截流槽式、溢流堰式、槽堰结合式、跳跃式
B
40
排水管网设计
➢截污设计
截流槽式
溢流堰式B41排水管网设计➢截污设计
污水截流井选型:推荐采用多种截流井结合的形式, 当合流管出口高程在防洪水位之上,建议使用截流槽 式截流井;当合流管出口高程低于防洪水位且管径较 大时,建议使用槽堰结合式截流井,截流井堰顶控制 在防洪水位以上,同时尽量减少截流堰的高度,以减 少对上游的影响,管径较小时,采用带鸭嘴阀的截流 槽式截流井。
市政给排水设计
B
1
实例讲解
设计之外 构筑物(厂站)
给排水管网
给排水规划
B
2
给排水规划
➢ 地形图识别(由面到点)
(面:主要是通过等高线的稀疏程度来识别的)---规划阶段
B
3
地形根据地势地貌,可分为:山区、丘陵及平原
B
4
山区及丘陵:岗冲起伏
B
5
平原:主要通过自然标高离散点来判定
B
6
给排水规划
B
16
污水规划
➢污水量预测 预测方法二: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城市总人口*Z/Kz*折污系数0.8*污水收集率(80%或90%) 处理污水量(平均日)
污水量(平均日)
用水量(平均日)
B
17
污水规划
➢污水量预测 预测方法三:城市综合污水量指标法
由于缺少xx县城市污水的水质长期监测资料,规划可 参考xx市或邻近县城的单位建设用地综合污水量指标。
需水量
水源保护
水源选择
供水方式
水厂规模
取水位置选择
净水厂选址
输配水系统规划
B
23
给水规划
➢水源选择
1. 水量应充足,水质应符合使用要求; 2. 应便于水源卫生防护; 3. 生活饮用水、取水、净水、输配水设施应做到安
全、经济和具备施工条件; 4. 选择地下水作为给水水源时,不得超量开采;选
择地表水作为给水水源时,其枯水期的保证率不 得低于90%; 5. 水资源匮乏的镇应设置天然降水的收集贮存设施。
当选用的水源水质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时,应采取相应的净化工艺 出水水质:
生活饮用水的供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 标准》(GB5749-2006)的有关规定。 水压:最小服务水头
B
25
给水规划
B
26
排水管网设计
➢道路排水
1、收集资料(排水规划、现状排水管道资料等); 2、复核计算排水规划中管道规划管径; 3、根据道路专业提供的道路设计条件计算道路最高
➢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之间关系 防洪:防止外河水位进城 排涝:将城区的涝水排出去
B
14
雨水规划
➢雨水计算
暴雨强度公式
198.8(610.777g1P ) q (t8.40)04.689
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 ·ha); p——设计重现期(年); t——降雨历时,t=t1+mt2,t1为地面集水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