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给排水设计详解 ppt课件

市政给排水设计详解 ppt课件

市政给排水设计
ppt课件
1
实例讲解
设计之外 构筑物(厂站)
给排水管网
给排水规划
ppt课件
2
给排水规划
地形图识别(由面到点)
(面:主要是通过等高线的稀疏程度来识别的)---规划阶段
ppt课件
3
地形根据地势地貌,可分为:山区、丘陵及平原
ppt课件
4
山区及丘陵:岗冲起伏
ppt课件
5
平原:主要通过自然标高离散点来判定
n-粗糙系数:钢筋混凝土管粗糙系数采用0ρ.014
塑料管取0.010。
流速:最小设计流速为0.6m/s,最大设计流速:非金5m/s
最大设计充满度h/D:污水管道按不满流设计,最大设计
充满度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取值。
变化系数: Kz = K日×K时 Kz 2.7 Q0.11
ppt课件
20
污水规划
污水主干管的布置 顺地势较低处敷设,尽可能的减少埋深,降低工程造价。
污水管网规划及方案比选 方案一 + 方案二。。。。(对比出性价比高的方案)
污水厂厂址及占地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应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
位于城市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口;
靠近污水污泥的排放和利用地段;
有充足的用地,便于远期发展;
与城市规划居住用地、公用设施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 距离。
ppt课件
9
排水规划
排水体制: 合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一个管 渠内排除的系统称为合流制。 (直排式+截流式合流制) 分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 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区内排出的系统。 截流式合流制:修建截流干管(一般是沿着河流或其 他受纳水体),在截流处设置溢流井,下雨初期和旱 季污水全部流入污水处理厂,雨量增加时混合污水溢 流到水体排除。 注:一般老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而新建区基本上 采用分流制。
面积或人口*Z*污水收集率(80%或90%) 处理污水量(平均日)
污水量(平均日)
最终确定该区域近远期的污水量
ppt课件
18
污水规划
污水分区 可根据地形、行政区域规划及规划用地性质等分区。
ppt课件
19
污水规划
污水量计算
流量公式 Q = V×A
A
采用曼宁公式: V=1/n*R2/3I1/2 R
同时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排水工程总体规划的要求。
ppt课件
21
污水规划
用极坐标表示各方位风向频率 或风速大小的图 八个或十六个罗盘方位表示 风玫瑰折线上的点离圆心的远 近,表示从此点向圆心方向刮 风的频率的大小。
风玫瑰
ppt课件
22
给水规划
规划技术路线
ppt课件
23
给水规划
水源选择
ppt课件
10
雨水规划
前言:城市雨水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的理 论依据,对城区排水系统的实施起到导向标的作用。 在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中,以工程实施性为依托,满足 城市功能需要为前提,尽可能降低城建工程费用。
受纳水体:河流及其支流、保留的冲沟 雨水分区:雨水规划主要是根据地形的变化和水系的 分布情况来进行雨水分区的划分。 分区原则:按照就近排放的原则,根据排放水体的不同。
取t1=10min;m为折减系数;t2为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 雨水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Q=qΨF
ppt课件
15
污水规划
污水量预测(三种预测方法) 预测方法一: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服务面积*Z/Kz*折污系数0.8*污水收集率(80%或90%) 处理污水量(平均日)
污水量(平均日)
用水量(平均日)
ppt课件
6
给排水规划
地形图识别(由面到点)
(点:学会识别地标图例)---施工图设计阶段
ppt课件
7
排水规划
ppt课件
8
排水规划
城市排水标准:
1、水环境功能分区及其水质标准主要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确定:
根据水体功能规划,规划水体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 类水体。《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对排入《地面水环境质 量标准》Ⅲ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排放标准。 (CODcr、BOD5、 SS、NH4-N) 。 另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关于“城镇污 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 封闭、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的要求,庐江 县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应执行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2、废水接入城市排水管道的排放标准 工业企业产生的污水成分十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有些工 业废水还含有特殊污染物质,会破坏城市排水管道,并会给 城市污水厂的运行管理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对于有毒有害的 工业废水必须在厂内进行预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 道标准》后方能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1. 水量应充足,水质应符合使用要求; 2. 应便于水源卫生防护; 3. 生活饮用水、取水、净水、输配水设施应做到安
ppt课件
11
雨水规划
ppt课件
12
雨水规划
雨水规划方案 雨水规划方案的确定应严格遵循高水自排、低水泵排的 原则,尽可能利用规划区域地形、地势,结合现状排水 设施的走向及排水能力,健全完善城区雨水收纳系统、 统一规划城市雨水排口。
ppt课件
13
雨水规划
(山区、丘陵)高低分区排水方案 高水自排:除沿河以外地区地势均较高,既不存在防洪, 也不存在排涝的问题,因此,这些地区的雨水可以直接 排放入河道; 低水泵排:沿河地势较低的地区,可采用设置排涝泵站 或提高竖向高程的方式解决内涝问题。
ppt课件
16
污水规划
污水量预测 预测方法二: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法
城市总人口*Z/Kz*折污系数0.8*污水收集率(80%或90%) 处理污水量(平均日)
污水量(平均日)
用水量(平均日)
ppt课件
17
污水规划
污水量预测 预测方法三:城市综合污水量指标法
由于缺少xx县城市污水的水质长期监测资料,规划可 参考xx市或邻近县城的单位建设用地综合污水量指标。
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之间关系 防洪:防止外河水位进城 排涝:将城区的涝水排出去
ppt课件
14
雨水规划雨水计算源自暴雨强度公式q 1986 .8(1 0.7771 gP) (t 8.404 )0.689
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 ·ha); p——设计重现期(年); t——降雨历时,t=t1+mt2,t1为地面集水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