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体会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家里来过客人吗?你是怎样招待客人呢?
2.师:星期六,老师约了好朋友8:30来家里做客,一看时间已经8:00了,可朋友来之前我必须完成以下几件事(出示课件):吃早餐10分钟、洗衣服20分钟、整理房间5分钟、晾衣服5分钟,照这样计算10+20+5+5=40(分钟),朋友来之前,我能完成这些事吗?
3.师:可我却在朋友来之前,完成了这些事。
想知道老师的秘诀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秘诀——“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二、探究新知
1.师:朋友准时到了我家,他可喜欢喝茶啦!你知道沏茶需要做些什么吗?师: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工序,我们看看书上介绍了哪些工序。
请同学们打开书104页,看例1,书中介绍了哪些工序,及每道工序所用的时间。
(课件出示工序,学生齐读)同学们,赶紧帮老师设计沏茶方案,为朋友沏杯茶吧。
2.小组合作探究沏茶方案(课件出示合作要求:①四人一组设计沏茶方案,用卡片摆一摆,算出所用时间,并记录下来;②讨论哪种
方案更合理,更节省时间;③归纳总结怎样做到合理安排时间。
)
3.学生汇报交流:指组上台汇报,并把设计的沏茶方案展示在黑板上,其他组认真观察,有不同的方案再上台补充。
4. 观察黑板中各组展示的沏茶方案,你发现了什么?
方案①:洗水壶
接水
烧水
沏茶
(1分钟)
(1
8
分钟)
(
1分钟)
洗杯子 2分钟) 找茶叶
(1分钟)
共用:1+1+8+1=11分种
方案②:洗水壶 烧水 洗茶杯 沏茶
(1分钟) (1 ( 2分钟) (1分钟)
分钟)
共用:1+1+8+2+1=13分种
方案③:洗水壶 接水 烧水 找茶叶 沏茶 (1分钟) (18分钟) (1分钟) (1分钟) 洗杯子 2分钟)
共用:1+1+8+1+1=12分种
方案④:洗水壶 接水烧水 洗茶杯 找茶叶
(1分钟) (1分钟)(8分钟) (2分钟) (1分钟)
沏茶
(1分钟)
共用:1+1+8+2+1+1=14分钟
⑴我发现这几种沏茶方案工序都一样,但是所用的时间并不相同。
师:原因在哪里?(出示课件)怎样才能让我的朋友尽快喝上茶?
⑵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烧水的同时是不是做了别的事。
你们看六道工序一件一件地做完需要14分钟?(1+1+8+1+2+1=14分钟)而其他的沏茶方案在烧水的同时都做了别的事,所以时间节省了。
师:这三种方案都在烧水的同时做了别的事,为什么时间还是不一样呢?出示课件:哪种方案能让朋友尽快喝上茶呢?
⑶我发现②号方案在烧水的同时完成了找茶叶,只节省了1分钟;
③号方案在烧水的同时完成了洗茶杯,节省了2分钟;而①号方案在烧水的同时完成了两件事:找茶叶和洗茶杯,就节省了3分钟。
所以我认为①号方案可以让老师的客人尽快喝上茶。
⑷师:你的分析很到位,(出示课件展示①号方案)对,同时做的事情越多,就会越节省时间。
板书:同时完成
5.师:有的同学会说了,既然同时做的事情越多就越节省时间,那我把洗水壶、接水和沏茶都在烧水的同时完成,不是只要8分钟,可以吗?(不可以,洗干净水壶才能接水,接了水后才能烧水,烧好水以后才可以沏茶)
6.是的,我们在考虑哪些事可以同时做的时候,还得注意做事的先后顺序。
板书:先后顺序
7.介绍流程图。
你们设计的这些沏茶方案已经清楚的把沏茶过程呈现出来,这些图就叫流程图。
(课件展示流程图)介绍流程图:横向箭头表示完成事情的先后顺序,纵向箭头表示同时完成的事情。
怎样计算所用时间?生:我发现把横向的时间加起来就可以了。
师:对,一般情况下,只要同时做的事没有超过横向的时间,我们就只算横向的时间。
所以要合理安排时间必须注意两点:(手指板书)一是注意做事的先后顺序,二是看哪些事可以同时做。
8. 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那些事可以同时做吗?(学生举例说)出示课件,下列做法合理吗?⑴小丁一边走路,一边看书。
(×)这样不利于我们的安全。
(2)小红和小明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这样
做对肠胃不好,不利于消化。
(3)小亮一边弹琴一边唱歌。
(√)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有时几件事情可以同时做,却不合理。
出示课件小结: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和安全,我们既要合理安排时间,又要讲究科学。
板书:讲究科学
9. 现在你知道老师的秘诀了吗?出示课件观察,学生说:老师是在洗衣服的同时完成了吃早餐和整理房间,节省了15分钟,只用了25分钟就完成了。
小结:看来老师的秘诀你们也掌握了,那你们能不能用这个秘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
三、巩固练习
1.师:星期天的上午,老师到小红家去玩,发现小红感冒了。
必须吃了药赶紧休息,你能帮帮小红吗?出示课件(也可以看课本105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自主用流程图表示出来,并列出算式。
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小红在最短的时间内吃了药休息了,小红的妈妈热情地留王老师在家吃午饭。
要让老师尽快吃上午饭,小红的妈妈应该怎样安排呢?
⑴学生自主设计流程图,并算出时间。
⑵指名汇报。
课件展示:
洗饭锅→放米和水→煮饭
(1分钟)(2分钟)(20分钟)
∣烧青菜(3分钟)
同∣烧鱼(10分钟)
时↓烧汤(5分钟)
共用时间:1+2+20=23(分钟)
如果烧汤需要15分钟,那至少得多长时间呢?
1+2+20+15=38(分钟)
1+2+20+10=33(分钟)
1+2+(3+10+15)=31(分钟)
学生说用31分钟的理由:煮饭的同时可以做这三件事,饭熟了,菜还可以继续煮,直到菜煮熟,但是就比煮饭的时间要多了8分钟,所以我们就计算同时做的几件事的总时间(3+10+15=28分钟),就不能算煮饭的时间了。
大家还有疑问吗?
四、课堂总结
看来,老师这个秘诀,你们不仅掌握了,还会用了。
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分别指名说。
大家的收获真不少,同学们,时间是短暂的,我们要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这是一种优化思想,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个珍惜时间的人。
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