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动机原理期末复习题n

发动机原理期末复习题n

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基础4、用来描述气体热力状态的物理量是A. 膨胀功B. 容积功C. 内能 D. 热量8、对于理想气体,内能是的单值函数。

A. 压力B. 熵C. 温度 D. 比容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比容ν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温度T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

B. 压力P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温度T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

C. 压力P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熵s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

D. 比容ν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做功,熵s的变化量标志着有无传热。

13、关于内能的说法,哪一个不正确?。

A. 内能是一过程量B. 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C. 内能是微观能量D.内能与热力过程无关18、在定温过程中,温度T=常数,则热力系统。

A. 无功量变化B. 无热量变化C. 无内能变化 D. 热量和作功不等19、关于定容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加入系统的热量全部转换为系统对外界做的功。

B. 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

C. 系统的比容与绝对温度之比为常数。

D. 加入工质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工质的内能。

20、关于定温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加入系统的热量全部转换为系统对外界做的功。

B. 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

C. 系统的比容与绝对温度之比为常数。

D. 加入工质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工质的内能。

21、关于定压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加入系统的热量全部转换为系统对外界做的功。

B. 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

C. 系统的比容与绝对温度之比为常数。

D. 加入工质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工质的内能。

22、关于绝热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加入系统的热量全部转换为系统对外界做的功。

B. 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内能。

C. 系统的比容与绝对温度之比为常数。

D. 加入工质的热量全部转变为工质的内能。

23、绝热过程中,热力系统的多变指数n= 。

A. 1 B. 0 C. k D. ∞24、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多变指数n=k(k为绝热指数),这个过程称为A. 定容过程B. 定温过程C. 定压过程D. 绝热过程25、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多变指数n=0,这个过程称为A. 定容过程B. 定温过程C. 定压过程D. 绝热过程26、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多变指数n=∞,这个过程称为A. 定容过程B. 定温过程C. 定压过程D. 绝热过程27、过程进行中,系统的多变指数n=1,这个过程称为A. 定容过程B. 定温过程C. 定压过程D. 绝热过程35、热力系统中,熵的变化与否标志着系统有无A. 做功B. 传热C. 温度变化D. 内能变化36、热力系统经历一个膨胀、压力降低、吸收热量、温度下降的过程,则多变指数n的范围是。

(k为绝热指数)A. 0<n<1 B. 1<n<K C. n>1 D. n>k第二章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5、当发动机油门位置固定,转速增加时。

A.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增加,机械效率减小B.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减小,机械效率增加C.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减小,机械效率减小D.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增加,机械效率增加8、怠速工况时,下列那种说法不正确?A. 机械损失功率为零B. 有效功率等于零C. 机械效率为零D. 机械损失功率等于指示功率9、关于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

B. 指示指标是考虑到机械损失的指标。

C. 有效指标它是以曲轴对外输出的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

D. 有效指标用来评定发动机性能的好坏。

17、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下降,则。

A. 机械效率增加B.摩擦损失下降C.润滑油的粘度下降D.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增加18、若2000r/min时发动机的有效功率Ne=100KW,则发动机的扭矩Me为 N m。

A. 477.5B. 365.5C.512D.386.519、若1300r/min时发动机的有效功率Me=2254Nm,则发动机的扭矩Ne 为Kw。

A. 412.5B. 306.8C.267.2D.199.620、某汽油机的气缸数目i=6,冲程数为4,气缸直径为100mm,冲程115mm,则该发动机气缸的工作容积V h为升。

A. 1.12B. 0.903C.0.612D.1.3321、关于发动机实际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发动机的实际循环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五个过程所组成。

B. 进气终了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C. 压缩过程的平均多变指数n1越大,则压缩过程的热损失越小。

D. 燃烧过程一般是在压缩接近终了时开始,在膨胀过程中结束。

第三章发动机的换气过程1、发动机的整个换气过程约占曲轴转角的ºCA。

A. 180~270 B. 300~360 C.340~400 D.410~4802、自由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量约占整个废气排出的。

A. 30%~40% B. 60%~70%C.80%~90% D.40%~50%3、关于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强制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量大于自由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量。

B. 进排气重叠的目的是清除残余废气,增加进气。

C. 进气门滞后关闭的目的是利用气流的惯性进气。

D. 高速内燃机的进气滞后角较大。

4、在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中,若膨胀损失为w,推出损失为x,进气损失为y,则发动机的换气损失为。

A. x+y+w B. x+y C. x+y-w D. w-x-y5、关于发动机换气过程泵气损失描述正确的是A. 泵气损失等于进气损失加进气损失。

B. 泵气损失属于机械损失。

C. 泵气损失大于换气损失。

D. 泵气损失等于膨胀损失、推出损失和进气损失之和。

6、在配气相位中对ηv(充气效率)影响最大的是。

A. 排气滞后角B. 进气滞后角C.进排气重叠角D.进气提前角7、在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大部分的废气是在阶段排出气缸的。

A. 自由排气B.强制排气C. 扫气D. 惯性进气8、由于工质流动,需要克服进、排气系统阻力,所消耗的功称为功。

A.泵气损失B.机械损失C.热损失D.摩擦损失9、随着发动机排气提前角的增大,会使。

A. 泵气损失增加B.热效率增加C. 推出损失增加D. 膨胀损失增加10、关于汽油发动机的使用因素对充气效率(ηv)描述正确的是。

A. 转速增加,充气效率增加B. 负荷增加,充气效率增加C.大气压力增加,充气效率增加D. 大气温度增加,充气效率增加第四章燃烧的基础知识1、汽油的牌号是根据确定的。

A.抗暴性B.蒸发性C.十六烷值D.辛烷值2、柴油机的牌号是根据确定的。

A.凝点B.浊点C.十六烷值D.辛烷值3、评价汽油蒸发性的指标是。

A.沸点B.低热值C.蒸气压D.蒸发温度4、评价汽油抗爆性的指标是。

A.抗暴性B.蒸发性C.十六烷值D.辛烷值5、评价柴油着火性的指标是。

A.凝点B.蒸发性C.十六烷值D.辛烷值6、柴油机的燃烧方式基本属于A. 扩散燃烧.预混合燃烧C. 组合燃烧D. 混合燃烧7、汽油机的燃烧方式基本属于A. 扩散燃烧B.预混合燃烧C. 组合燃烧D. 混合燃烧8、汽油的理论空气量为kg/kg。

A. 13.7 B. 14.3 C. 14.7 D. 15.3 9、汽油机的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在0.85~0.95的混合气成为A. 功率混合气B.过浓混合气C. 经济混合气D. 过稀混合气10、汽油机的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在1.05~1.15的混合气成为A. 功率混合气B.过浓混合气C. 经济混合气D. 过稀混合气11、汽油机的着火过程为A. 低温单级着火B.高温多级着火C. 高温单级着火D. 低温多级着火12、柴油机的着火过程为A. 低温单级着火B.高温多级着火C. 高温单级着D. 低温多级着火第五章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1、下列哪一种方法可减少爆燃?A.提高压缩比B.降低转速C.加快火焰速度D.增加点火提前角2、对于汽油机来说,最佳点火提前角如下变化,正确的是。

A.油门位置一定,转速增加时,最佳点火提前角不变。

B.油门位置一定,转速增加时,最佳点火提前角减小。

C.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最佳点火提前角增大。

D.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最佳点火提前角减小。

3、汽车选配内燃机时,如果后备功率大,那么汽车在运行时。

A. 动力性好,使用经济性差B. 动力性好,使用经济性也好C. 动力性差,经济性差 D.动力性差,经济性好4、汽油机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在范围内最容易发生爆燃。

A. 0.75~0.85 B. 0.85~0.95 C. 0.95~1.05 D. 1.05~1.15 5、造成汽油机HC排放的主要原因是。

A.高温缺氧B. 冷激效应C. 混合气偏稀D. 过稀混合气区6、下列哪一种方法会增加爆燃程度?A.减小气缸直径B.提高混合气紊流C.提高压缩比D.减小点火提前角7、汽油机点火提前角过小会导致。

A.发动机过热B.爆震倾向增加C.后燃减少D.排温降低8、汽油机点火提前角过大会导致。

A.发动机过热B.爆震倾向减小C.后燃增加D.排温降低9、当发动机转速不变,负荷增大时。

A.汽油机过量空气系数α基本不变,柴油机α减小B.汽油机过量空气系数α减小,柴油机α基本不变C.汽油机过量空气系数α基本不变,柴油机α增加D.汽油机过量空气系数α减小,柴油机α增加10、汽油机燃烧过程中,放热量最多的是在。

A. 滞燃期B. 缓燃期C. 速燃期D. 后燃期11、汽油机燃烧过程中,最高压力出现在。

A. 滞燃期B. 缓燃期C. 速燃期D. 后燃期12、同等结构情况下,汽油机和柴油机标定工况相比最高燃烧压力Pz和排气温度T是。

A.Pz柴油机大于汽油机,T柴油机大于汽油机B.Pz柴油机大于汽油机,T柴油机小于汽油机C.Pz柴油机小于汽油机,T柴油机小于汽油机D.Pz柴油机小于汽油机,T柴油机大于汽油机13、当发动机压缩比增加时。

A.汽油机爆震倾向增加,柴油机工作粗暴倾向增加B.汽油机爆震倾向减小,柴油机工作粗暴倾向增加C.汽油机爆震倾向增加,柴油机工作粗暴倾向减小D.汽油机爆震倾向减小,柴油机工作粗暴倾向减小14、汽油机燃烧过程的补燃期是在膨胀过程中远离上止点放热,若补燃期过长会造成。

A.燃油消耗率下降B.排温过低C.散热量减少D.发动机过热15、对于汽油机来说,最佳点火提前角如下变化,正确的是。

A.油门位置一定,转速增加时,最佳点火提前角不变。

B.油门位置一定,转速增加时,最佳点火提前角减小。

C.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最佳点火提前角增大。

D.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最佳点火提前角减小。

第六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1、提高柴油机的压缩比,会使柴油机。

A. 工作粗暴B. 降低机械磨损C. 压力升高率增加 D. 热效率提高2、柴油机燃烧过程中,放热率最快的是。

A. 滞燃期B. 速燃期C. 缓燃期 D. 后燃期3、柴油机燃烧过程中,放热量最多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