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车辆安全管理手册

(整理)车辆安全管理手册

车辆安全管理手册2012年8月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汽车工业的进步,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它扩大了我们的活动空间,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但我们在享受汽车带给我们的舒适与比便捷的同时,必须时刻牢记交通事故可能无情的吞噬无辜的生命。

为了加强车辆驾驶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工作制度化,从此保证公司各类行车安全、避免人身事故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稳定的境遇环境和秩序,我们编制本手册。

由于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一些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2年8月目录一、车辆卫生管理规定 (1)二、车辆保养规定 (2)(一)各车型基本保养标准 (2)(二)车辆保养管理要求 (2)三、车辆日常安全检查规定 (4)(一)每日常规检查 (4)(二)车辆周检 (4)(三)车辆月检 (4)(四)车辆出入库检查 (5)(五)长途出车前安全检查 (5)(六)车辆辅助设备检查 (5)(七)检查重点及标准 (5)四、驾驶员行车操作规程 (6)五、安全会议(培训)制度 (8)(一)安全学习/培训会议 (8)(二)安全管理会议 (9)六、车辆应急救援制度 (10)(一)应急救援启动的条件 (10)(二)应急救援的组织体系 (10)(三)应急救援队伍的指挥 (10)七、车辆应急保障预案 (11)(一)报告程序 (11)(二)处置程序 (11)八、四季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12)(一)春季行车 (12)(二)夏季行车 (12)(三)秋季行车 (13)(四)冬季行车 (13)一、车辆卫生管理规定为规范公司车辆的卫生消毒工作,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1、车辆做到四净一无(车身净、轮胎净、轮罩净、玻璃净、车内无异味),并定时检查落实情况。

2、发动机要保持清洁,无跑、冒、滴、漏现象。

3车内仪表台干净、明亮,不堆放有碍视线的物品。

4、后备箱除必要物品外,不能堆放杂物。

5、建立车辆消毒制度,每月一次,确保卫生。

6、座套保持整洁卫生,有污损及时清洁、修补。

7、车辆收车后当天必须清洁车内卫生。

二、车辆保养规定为加强车辆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做好车辆日常保养维护,降低车辆维修成本,保持良好车辆状况,根据公司车辆实际情况,对车辆保养规定如下:(一)各车型基本保养标准1、大巴车(38座以上,含38座)每一万公里更换一次机油、机滤、柴滤;每两万公里更换一次空滤,其间每5000公里清洗一次。

2、中巴车(38座以下)每7500-8000公里更换一次机油、机滤、柴滤。

每16000公里更换一次空气滤芯,其间每5000公里清洗一次。

3、小型车每5000公里更换一次机油、机滤、柴滤。

每10000公里更换一次空气滤芯,其间每5000公里清洗一次。

4、使用年限6年以上的车辆,需变更上述标准的,应以书面形式上报、按公司批复文件执行。

(二)车辆保养管理要求1、车管人员应按照车辆使用说明书和上述规定,制订保养计划、填制《车辆保养手册》、并通知到驾驶员,按期进行保养维护,不应以任何理由拖延。

2、车辆需要进行保养维修时,应按要求开具“修车单”,驾驶员持单到汽修中心进行,不得私自修车。

3、车管人员应每月至少检查一次所辖车辆保养规定执行情况,是否有延保、误保并及时改正。

4、为保护车辆、杜绝发生不必要的车辆损坏和经济损失,严禁用水冲洗发动机,违者发现一次罚款50元,如因此造成车辆损坏,由责任人全额承担全部修理费用;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差错考核。

三、车辆日常安全检查规定为保持车辆完好状况,及时发现车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明确建立以下车辆检查制度,及操作规程:(一)每日常规检查每天例行检查车辆的水、电、油、灯光、轮胎、空调等性能是否良好,长途出发前必须再次检查,检查责任人为驾驶员本人。

操作规程:由驾驶员本人按上述内容逐项检查,如有异常立即到维修中心维修,未排除故障前不得出发,并向队长报告。

(二)车辆周检本项检查每周一次,按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检查责任人为车队长。

操作规程:驾驶员应随车配合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检查人应如实填写,并责令驾驶员立刻整改,整改合格后由检查责任人签字确认整改结果。

(三)车辆月检本项检查以月为周期,按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其中“车辆技术状况”以《车辆安全机务检查表》结果为准。

月度检查责任人为车队长、机务检查责任人为维修中心指定人员,部门经理每季度至少担任一次月度检查责任人。

操作规程:由维修中心指定技术人员对《车辆安全机务检查表》所列第1-19项进行检查、车队长对20-29项进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能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不能当场整改的应如实记录,机务检查人应对检查结果负责。

对不能当场整改的问题,月检责任人应在月检表上如实填写、并限定整改期限;由驾驶员配合维修人员整改完毕后,由维修人员、检查责任人共同签字确认整改结果。

(四)车辆出入库检查本项检查责任人为车队长、或当次出发派车人。

操作规程:检查中驾驶员应随车接受检查,制动与转向装置由维修中心指定人员负责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检查人应如实填写,并注明限期整改期限、未整改合格前不得执行任务。

(五)长途出车前安全检查本项检查在出长途前进行,按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设备检查责任人为维修中心指定人员,安全教育责任人为车队长。

操作规程:驾驶员接到任务后,持本单主动到维修中心接受检查,验收合格捂,到车队接受出车前安全教育。

本检查结束后,方可出发。

(六)车辆辅助设备检查灭火器压力、应急门窗、安全警示架检查每半月检查一次;玻璃手锤每天收车后检查一次,确保设备完好能随时使用。

(七)检查重点及标准轮胎气压、轮胎固定螺丝是否牢固,制动装置是否正常、离合器是否正常、转向系统是否灵活、各部位连接是否牢固;电路检查,电线的老化情况、起动机、电瓶等部位电线连接点紧固情况、靠近发动机部位电线是否有裸露或搭铁的情况,用电设备保险丝的使用是否存在与规定标准不相符的情况。

油路检查,检查油管是否存在老化现象,各接口是否有滴、漏油情况;检查发动机舱是否有遗漏的抹布、手套等易燃物品,如有应彻底清除掉。

四、驾驶员行车操作规程一、驾驶员应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行车安全预防工作。

二、驾驶员应按照《车辆日常安全检查规定》,按时进行各项定期检查和保养。

三、在“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三个阶段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行车安全隐患。

1、出车前的检查:以“长途出车前安全检查”表为标准、按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

2、行车中的检查:在车辆运行中要注意观察车辆仪表、留意车辆状况,如闻到焦、糊等异味时应立即停车检查;连续行车2小时以上应停车检查一次。

3、收车后的检查:按“车辆出入库”检查标准进行检查。

四、各种特殊情况下的行车注意事项1、高速公路及特殊路段行车注意事项:以各部门的“特殊路段风险评估”材料为基础,按要求操作。

高速公路应遵守道路交通部门及本部门关于限速的规定。

2、恶劣天气下及夜间行车的行车注意事项:分别以公司统一下发的“春季安全培训材料”、“夏季安全行车材料”、“冬季安全行车培训材料”为标准进行操作。

3、执行应急保障任务,仍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快速到达指定地点。

五、车辆行车安全要求1、出车时严格按照派车单指定的路线行驶、途中不得擅自绕道行驶;出车返回后,必须将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

2、严格按定员载客,严禁超员。

3、严格执行“八不准”制度,即不准无证开车、不准酒后开车、不准过度疲劳开车、不准开故障车、不准开超载车、不准开无把握车、不准私自开车、不准超速驾驶。

4、停车时,必须关好所有开关,拉紧驻车制动器,锁好门窗,打开防盗装置,确定无误时方可离开。

六、车辆使用安全1、出车时严格按照派车单指定的路线行驶、途中不得擅自绕道行驶;出车返回后,必须将车辆停放在指定位置,并及时交回派车单。

2、收车后及时检查车上有无乘客遗留物品,有无安全隐患如易燃易爆、易腐蚀物品。

3、不得擅自将车开离指定停车场所,不准私自把车辆借给他人使用,或私自配车钥匙。

4、严禁私自出车、不准将车交给非专职驾驶员驾驶,擅自交车,发生事故一切后果自负。

五、安全会议(培训)制度本会议制度包括安全学习会议和安全管理会议两类。

安全学习会议的目的,是为实现安全管理打好思想基础,及时发挥指导、提醒、教育、培训等作用。

安全管理会议的目的,是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制订安全活动方案、安排安全生产工作、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具体要求如下:(一)安全学习/培训会议召开周期:每月至少一次,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次数参加人员:全体员工会议内容:1、及时传达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管理要求。

2、学习公司安全管理要求、文件,布置落实具体措施。

3、总结前期安全生产状况、安全检查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改进。

4、开展法律法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技能训练、应急处置等教育培训。

会议要求:1、部门经理、分管副总必须参加,有重要文件传达时安全办应派员参加。

2、所有与会人员要签到,并亲手做会议记录。

3、相关培训可适当组织考核、考试,检验培训效果。

4、客运驾驶员应当每月接受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的教育培训。

(二)安全管理会议1、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召开周期:每月至少一次参加人员:各部门车队队长以上管理人员会议内容:安全办通报一个月的安全生产情况,各部门提出本部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议要求:有正式会议记录并存档2、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召开周期:每季度至少一次参加人员:各部门经理以上管理人员、安全办全体成员会议内容:安全办通报一个季度的安全生产情况,季度安全检查情况;各部门汇报安全隐患排查情况、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情况;安全领导小组提出下季度安全管理重点。

会议要求:有正式会议记录并存档,安全办负责落实3、安全专题会召开周期:发生重大交通责任事故后或开展重要安全管理活动前召开。

参加人员:各部门经理以上管理人员、安全办全体成员会议要求:形成会议纪要并下发、存档。

六、车辆应急救援制度为保证在发生紧急事件、突发事件或其他特殊情况下,能迅速组织救援队伍、保证救援质量,制定本制度。

(一)应急救援启动的条件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紧急自然灾害等,可能或已经发生人员伤亡时。

(二)应急救援的组织体系1、本体系由以下部门构成:运营部门:提供车辆、驾驶员(包括备份车辆)维修部门:提供车辆故障救援,及抢险救援工具安全部门:提供日常救援技能、应急知识培训,及现场救援指导后勤部门:提供必要的药品、物资、后勤保障2、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体系内各部门,应指定1-3人担任本组织固定成员,并备有候补人员,以应付大规模应急救援时的人员缺口。

(三)应急救援队伍的指挥应急预案启动后,服从现场救援总指挥的领导。

七、车辆应急保障预案为做好车辆的应急保障工作,对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快速反应、正确应对,特制定本预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