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3汽轮机的调节方式及调节级变工况

3.3汽轮机的调节方式及调节级变工况


(3)过负荷时,通过旁通阀部分的蒸汽有
节流损失,旁通阀不能全开,效率有所降低;
(4)当开旁通阀时,旁通室压力升高,旁
通级焓降减小,速度比增大,功率减小,效率 降低。
3、旁通调节汽轮机的变 工况曲线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OA为调节阀后(第一级前)
的压力随流量的变化情况。 全开时,流量为 G 0 ,压力
分进汽的,带有部分进汽损失且调节级的余速不
能被利用(调节级后为汽室,蒸汽速度为0),
因此在额定功率下,喷嘴配汽汽轮机的效率比节
流配汽稍低。
主要缺点:定压运行时,调节级和各高压级在
变工况下温度变化大,热应力较大,负荷适应
性差;
应用:定压运行、滑压运行——承担基本负荷、
调峰 定压运行的背压式和调节抽汽式汽轮机宜 采用喷嘴配汽,减少节流损失。
一、节流配汽
1、节流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就是用一个或几
个调节阀对进入汽轮机的全部进汽量 D 0 进行调
节,然后流向第一级喷嘴。 进入汽轮机的全部进汽量都受到节流作用。 当机组功率变化时,流量和焓降都要变化。
2、节流调节的热力过程曲线
特点:各级通流面积不变,变工况时各 级级前压力与流量成正比,δht几乎不变,

ht

G G G
i

G G
i

G , G , G
—分别为第一、二、三阀的流量;G——
总流量;
hi

、h i 、 —分别为两全开阀调节级有效焓降、
i
焓值、内效率;
h
i
、 h 、 i
i

—分别为部分开启阀调节级有效焓降、
Dx
h0
D1 D
h i1
注意:(1)
不能太小,因旁通阀开
启后,压力 p x 升高,温度 t 升高。为了 x 冷却旁通级,必需有一定流量通过旁通级组, 以带走热量;
(2)旁通调节不能独立使用,只 能联合使用。
5、内旁通
这种调节方式和喷嘴调节联合使用。
需要过负荷时,打开内旁通阀,使调节级
后的蒸汽进入某中间作功。

2.调节级的实际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1)实际上调节级后温度随流量变化而变化。
阀点:调节汽门依次全开时节流损失比较小的
工况点。由于节流损失小,在这些工况点后的作
功较多,故调节后的焓和温度均处于较低点。 2)实际上调节级有反动度
3)调节汽门均有重叠度
4)实际上流量不断增大时,自动主汽门、
调节汽门和导管处的节流损失增大,从而使

ht ht ht

,有效焓降
hi hi

,终焓为


h2
'
• 部分开启阀的调节级热力
过 程 曲 线 如 0”2” , 理 想 焓

ht

,有效焓降为 。
P2
hi


h2
''
终焓为 h 2''
• 调节级后压力为 合后的焓值为 h 2 .
,混
调节级的内效率和流量计算: 根据热力过程曲线,有热平衡:
Ω、x1 、ηi 基本不变(凝汽式汽轮机),
但整机效率降低。
缺点:低负荷节流损失大,理想焓降减
小很多。
3、节流调节的效率
蒸汽经节流之后,蒸汽焓值不变,压力降
低( p 0 降到i 源自p0mac i mac
''
),节流后的内效率为:
h

''
ht

h h
mac i mac t
h h
调节级的排汽温度也是变化的。 节流——喷嘴混合配汽。 实际上,喷嘴配汽的高压缸排汽温度较低, 再热后蒸汽温度也略低,使低压缸湿汽损失增大, 效率降低。 图3.3.8
(a)喷嘴配汽热力过程线,
节流配汽热力过程线
图3-三种配汽方式 下高压缸的热力过程线 ABC-喷嘴配汽设计 工况, A1B3C3-节流-喷嘴 混合配汽的40%设计功 率工况; AB4C4-喷嘴配汽的 40%设计功率工况, AD-节流配汽设计 工况, A2D2-节流配汽的40 %设计功率工况
( G G ) h G h ( G G G ) h 2 Gh 2
' 2 " 2
混合后的焓值
h2 ( G G ) h 2 G h 2
' "

1 G
G
( G

G )( h 0 h i ) G ( h 0 h i )
调节级的变工况 先假定:(1)调节级的反动 度 0 , p 11 p 21 ; 各阀无重叠度。
m
调节级的热力过程曲线
在一工况下,第一、二阀全
开 p 0 p 0 ,阀后压力为 p 0 ' ;
第三阀部分开启,阀后压力
' 为 p 0 p "0 p 0
(因有节流)
• 两全开阀的调节级热力过程曲线如0’2’,理想焓
' 0
(3)四个调节汽门依次开启,没有重叠度;
(4)凡全开调节汽门后的喷嘴组前压力均为 p
变。

调节阀后即各喷嘴组前的压力p01 、p02是变 动的,其值取决于各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喷嘴
后压力p1各喷嘴都相同。 各调节阀全开时所能通过的最大流量,彼
此不一定相等,最后一个开启的调节阀通常在 超负荷时投入。
优点:无调节级,结构简单,成本低;流量 变化时,各级温度变化小,负荷适应性较好; 应用: 滑压运行——承担基本负荷,还可用于调峰;
定压运行——承担基本负荷。
★旁通调节
1、旁通调节有外旁通调节和内旁通调节
外旁通调节
内旁通调节
2、旁通调节的工作原理:
(1)当经济功率时,调节阀2全开,旁通
阀3、4关闭。相当于节流调节; (2)当过负荷时,调节阀2全开,旁通阀 部分开启。由于后几级有较大的通流面积,可 以多进汽、多作功;
1、第一阀开启过程: (1)阀后压力
p0

当开度L1=0~1时,
pc c p0

如曲线0137所示;
(2)喷嘴组1的临界压力
,曲线0ag;
(3)喷嘴组1后的压力 p 1
,曲线“0-2”;
(4)通过喷嘴组1的流量为临界流量,如OI所示,其 后IJK为二三四调节汽门开启时,流量的变化。
点n之后,p 2 <
,流量为临界。
(4)通过喷嘴组的流量:如ILMN所示。
3、第三阀开启过程:
(1)阀后(喷嘴组前)压力:p 0
5-7”所示; (2)临界压力为: 级从 ’H’ 点后
p, 2

,如 “4线,(整个 ;
’d-e-g’
p> c

);
p cr
(3)喷嘴组后的压力: p 2 >
(4)亚临界流动。
3.喷嘴调节的特点:
(1)喷嘴调节的结构较复杂、制造成本高;
(2)工况变动时,调节级汽室温度变化大,
从而增加了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变形与热应力,
限制了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和机动性;
(3)在部分负荷下的效率高于节流调节。 喷嘴调节的应用:大容量机组和背压机组
四、配汽方式对定压运行机组变工况的影响:
在不同负荷下,调节级的比焓降是变化的,



G G h0 G
G h i h i G
1、调节级的内效率:
i
hi ht h0 h2 ht G G h i G

ht

G h i G

p0
'

,压力
OB为旁通室的压力变化情 况。当流量为 为 p x0 ;
G0
过负荷时,流量增加,压

px
升高

图b为流量的变化曲线: 当流量从0G0
时,
流量为oa,在 G 0 时达a;
过负荷时,旁通级流
量呈双曲线减少。
4、旁通调节的热力过程曲线
当旁通阀投入后,其热力过程
曲线如图所示:其中,D 1 为通过调
其中,
1
——流量比; ——喷嘴组截面积; ——主汽阀前参数;
A ni
p 0 、 0
p 0 i 、 0 i ——该喷嘴组前参数。
上式改写成:
Gi
0 . 648 A ni 1 p0 p1
p1 i Ai p1
0
p0i
式中, A i —系数
A ni
Ai
0 . 648 A n i p0
'' mac t '' mac t
''
i th
'
式中, i' ——通流部分的相对内效率;
th
——调节阀的节流效率,其大小
与通流部分结构无关,它是蒸汽初终参数和流量 的函数。
节流效率曲线
同一背压下,流 量比设计值小得 越多,调节汽门 中的节流越大, 节流效率越低。 同一流量下,背 压越高,节流效 率越低,
节阀进入旁通级的流量,过程线为
01 线 , 终 焓 为 h 1 , 有 效 焓 降 为
h i 1 h 0 h1
;D x 为通过旁通 ,
阀进入旁通室的流量,压力为 终焓为 px 为
hx 。
h0 ,而混合后的焓值
hx
D 1 h1 D x h 0 D1 D x

D 1 ( h 0 h i1 ) D x h 0 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