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一):设计意图:《乌鸦的窝》讲述了一个温馨的乌鸦窝里发生的故事——几只小乌鸦在这里出生、成长,最后离开曾经的家......这是乌鸦成长的过程,这是爱和希望延续的过程。
读本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父母与孩子间真挚的情感。
“乌鸦反哺”这一特点对幼儿是一个很好的情感教育题材,通过阅读活动,让幼儿感受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激发爱父母的情感。
活动目标:1、学习逐页观察画面,能从封面、图文了解图书内容,较完整地讲述图书内容。
2、在阅读中发展观察能力和对故事情节发展的预期能力。
3、感受乌鸦的成长过程,体验乌鸦妈妈为孩子付出的艰辛与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乌鸦的窝》“乌鸦反哺”的相关录像活动过程:一、出示大书封面,引出故事。
1、书的封面上有什么?在什么地方?2、猜猜这是谁的窝?二、师幼共同阅读大书:逐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小乌鸦的变化,理解故事内容。
图一:图上有什么?图二:这是谁?它在干什么?乌鸦妈妈是怎么孵蛋的?图三: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乌鸦妈妈的蛋发生了什么变化?小宝宝是什么样子的?(丰富词汇:光秃秃)图四图五:小乌鸦越长越大,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图六:乌鸦宝宝长大了,一个个从窝里飞了出去,它们会去干什么?小乌鸦长大了,它们的爸爸妈妈怎么样了?小乌鸦会怎么做?图七:最后乌鸦的窝里还剩下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三、借助课件,完整阅读大书。
引导幼儿完整阅读,帮助幼儿运用“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大”等短句将图书内容连贯完整地讲述出来。
四、续编故事,经验迁移。
1、为什么乌鸦的窝里只剩下一根羽毛和一片枯树叶了?小乌鸦去哪了?2、小乌鸦还会再来吗?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大胆预期结局。
3、欣赏“乌鸦反哺”的录像,让幼儿完整感受乌鸦妈妈与小乌鸦间的爱。
五、延伸活动。
小乌鸦这么爱它的妈妈,你们会怎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你们长大了会怎么做?为爸妈做些什么?2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二):目标:i.学习观察画面上人物表情变化以及其他细节。
ii.迁移已有经验并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iii.积极参与制作叶子小屋的手印活动。
准备:1、有关角色形象的图片一套。
2、红黄绿色颜料各一盘,画有小房子屋顶的铅画纸一张,大伞一把。
3、图画书人手一本。
过程:1、设问引题。
——如果你下雨时正好没带伞,你会怎么办呢?2、阅读图书。
——读到“你看,叶子做成的屋顶很棒吧”,可以让幼儿把书合上。
让他们预期想象下面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幼儿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3、关注阅读重点。
——小馨在叶子小屋里遇到了谁?小馨和哪些小动物在一起避雨?她是怎样想的呢?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馨面部表情的变化,以及画面上出现的各种小动物,帮助幼儿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为帮助幼儿理解主人公情绪变化,可以和幼儿讨论下列问题:——你喜欢小馨吗?刚开始的时候,小馨对螳螂的态度怎样?其他小昆虫进来时,小馨是怎么说的?小馨和同伴避雨时,她高兴吗?你是怎么知道的?4、制作“叶子小屋”——启发幼儿在白纸上用手印画的方式,制作一间彩色的叶子小屋。
然后一边操作图片一边领着幼儿讲故事《叶子小屋》。
3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三):一、活动目标:1、寻找画面中隐藏的皮皮,感知隐藏在同种颜色背景中的变色龙,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学习用绘画的形式仿编故事内容制作的新书,正确表达变色龙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一致的特性。
3、乐意参与寻找皮皮的活动,积极讲述故事中的对话,体验发现隐藏的皮皮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幼儿人手一张白纸、一盒彩色笔。
变色龙皮皮图片教具。
活动过程:一、出示变色龙,引起幼儿兴趣。
二、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寻找画面中隐藏的皮皮。
三、师生共同阅读画面,感知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参与讲述画面中重复出现的语言。
四、组织幼儿讨论,了解变色龙变色的特性。
五、根据故事的结构,尝试用书面绘画的方式仿编图画故事,重点把握皮皮和周围环境的色彩。
七、提供操作材料,启发幼儿每人设计一个故事画面,提醒幼儿皮皮身上的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的颜色一样,教师巡回观察,并进行适当的指点。
八、展示幼儿创作的画面,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并制订成图画书。
在活动实施中发现幼儿看书是过目就翻,不看图片上的内容只是形式地翻一下,表示已经看过了。
我想可能是因为大班的幼儿做事还是没什么目的性,所以看书也没重点。
还有就是幼儿对图片的观察分析能力不够,对图片要表达的意思不能理解。
4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四):大班社会活动:雪孩子活动目标:1、理解作品,感知雪孩子可爱、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知道“伸出双手,帮助朋友,自己就会像雪孩子一样,住在别人心里”。
2、尝试讨论,在特定事件中(地震)感受帮助的力量。
3、寻找自己身边的“雪孩子”,激发同伴间的互助行为。
活动准备:课件、勾线笔人手一支活动过程:一、暖身:师幼相互熟悉,介绍自己和最好的朋友。
二、引出:初步感知雪孩子的快乐与热心。
章老师最好的朋友是兔宝宝,兔宝宝还有一位特殊的朋友,他会是谁呢?欣赏动画片中雪孩子自娱自乐的片段(片段1),在优美的主题歌中感知雪孩子善良可爱、乐于助人这一形象。
刚才你看到雪孩子在干什么?(把自己心爱的帽子送给了快要冻死的小鸟当窝……)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他在干嘛呢?(雪孩子一个人在雪地上玩,滑雪、跳舞好不开心!……)你喜欢动画片里的雪孩子吗?为什么?(她会帮助人,天很冷却把自己的帽子送给了小鸟当家,用帽子来给小鸟当窝,我觉得她很聪明……)小结:是啊,雪孩子是一个可爱善良、聪明、很喜欢去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三、重点:理解作品,体会情感,懂得道理。
1、欣赏雪孩子奋不顾身救助小白兔片段。
引导:雪孩子一路玩一路唱一路跳,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观看片段2)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雪孩子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办法救火呢?这两个办法管用吗?这时候小兔子怎么了?雪孩子怎么了?(雪孩子快支持不住了,快要没命了)你觉得雪孩子会怎么做呢?他会丢下雪孩子不管吗?他能救出小白兔吗?2、欣赏雪孩子从融化到再现片段。
引导:雪孩子救出小兔子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观看片段3)提问:雪孩子救出小兔子了吗?兔宝宝终于得救了,可是雪孩子呢?(雪孩子怎么了?融化后变成了什么?)3、情感升华:雪孩子真的就这样消失了吗?他还会不会再出现(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再出现?)小结:“所以雪孩子不会消失,它就住在兔宝宝心里,兔宝宝不会忘记帮助过他的雪孩子”你们会忘记雪孩子吗(你们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你愿意向雪孩子学习吗?当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小结:“伸出双手,帮助朋友,自己就会像雪孩子一样,住在别人心里”。
四、经验迁移:1、引导幼儿讨论图片中的事件,感受帮助的力量。
引导:这是雪孩子的故事,今天章老师还想介绍几个人给大家认识。
①孩子们,这位叔叔你们认识吗?他叫雷锋,大家都喜欢叫他雷锋叔叔,虽然他已经死了,可是大家都还记得他,为什么?因为在他活着的时候最喜欢做好事,帮助了很多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大家都喜欢他,记得他,雷锋叔叔就像雪孩子一样,永远住在我们的心里。
②孩子们,你们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吗?(地震发生了,房子全都倒了,很多人都被压在了水泥石头下面,非常需要帮助)这时候谁赶到了?(解放军叔叔,他们不怕辛苦,赶到最危险的地方,伸出双手去帮助老百姓,他们就住在灾区老百姓的心里)看,这位警察阿姨在干什么?这个宝宝不是她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给别人的孩子喂奶呢?(地震发生了,路都堵住了,吃的东西根本运不进去,更不要说奶粉了,小宝宝都饿得哇哇大哭,这位警察阿姨刚生过孩子,就把自己的奶喂给了别人家的孩子)看姚明哥哥旁边有个小哥哥,你们认识他吗?他的头上有个大大的疤,你们知道这个疤是怎么来的吗?(这位小哥哥叫林浩,当时他自己也受伤了,可是他不怕危险,还去背受伤的同学,救出了好几个小朋友,林浩哥哥,伸出双手,帮助朋友,他就像雪孩子一样住在我们心里)还有很多的医生,救了很多很多受伤的人,可是受伤的人太多,医生不够,你看这位大哥哥就怎么样?(他在干什么?还有位哥哥躺在哪里?为什么会在这儿?他怎么了?如果当时你在这里,你会做些什么呢?)你看,这些孩子在干什么?(当时我们都捐款了,还寄去了自己的作品,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帮助过灾区的人,汶川的老百姓不会忘记,他们专门在路牌上写了这句话,是什么?2、寻找自己身边的“雪孩子”,画雪孩子,激发同伴间的互助行为引导:你叫什么名字?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别人干什么?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奖励:送雪孩子(老师画)还有谁帮助过别人?(请个别孩子到集体面前,你帮助过别人吗?自己说了不算,听听大家是怎么说的?XX帮助过你吗?)奖励:送雪孩子(幼儿画)寻找:你得到过谁的帮助,就送他一个雪孩子(幼儿在音乐声中相互交流)3、自然结束:看看,谁得到雪孩子了,有人有很多,你最会帮助别人了,哦,有的人很少,孩子注意了,平时要多去帮助别人罗。
……今天也要谢谢每一个小朋友,帮章老师的忙,谢谢,你们都跟雪孩子一样!会住在别人心里!5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五):设计意图:故事《小猪变形记》以小猪一心想着变别人而引出,它一会儿变长颈鹿,一会儿变斑马……,变到最后让它意识到只有做自己,并做好自己才是最幸福的。
如今,我们的幼儿也会出现看到别人有的东西就想要,总觉得别人的东西比自己好。
通过《小猪变形记》这一幽默、滑稽又蕴涵深刻道理的故事,让幼儿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
教学目标:1、阅读图书,学习初步阅读图书的方法,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
2、了解小猪通过改变自己的形态寻找快乐幸福的过程,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能力。
3、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幸福,引导幼儿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获得快乐幸福。
教学准备:1、课件2、小图片及子卡:小猪、长颈鹿、斑马、大象、袋鼠、大鸟、小猪。
表情及子卡:可爱、苦恼、快乐。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小猪?你觉得小猪怎么样?(可爱)2、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读一本与小猪有关的图书。
二、导读故事,体验想象。
第一部分:变长颈鹿(听故事)1、师讲:“这一天,小猪觉得很无聊——但是没走多远……”,边讲边出示课件。
发生什么事啦?(幼儿回答后出示摔跤图片)老师继续讲:“……更刺激的探险!”2、分享体验:小猪做了什么好玩儿的事?(出示小图片及子卡:长颈鹿)要是你看到这只踩着高跷摇摇晃晃的小猪,你会对他说什么?看来长颈鹿的生活真不适合小猪,他要去寻找更刺激的探险。
第二部分:变斑马1、师讲:故事:“还没走出——你马上就……”。
(强调“不是”“是”)看!发生什么啦?老师续讲:还没等身上的水全干,小猪又想到一个好主意。
第三部分:变大象1、小猪有了什么好主意?2、猜猜看,他怎么学大象的?3、谁会接着讲?4、师:“小猪正想争辩,突然……”猜猜这回又会发生什么事?老师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