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实验探究复习实验探究内容及考查点一、重力、弹力与摩擦力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2.探究重力与什么因素有关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4.二力平衡条件5.牛顿第一定律二、压强、浮力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压强)2.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探究气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4、大气压强的测量5.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6.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三、简单机械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2.探究滑轮、滑轮组用力情况与各自特点3.轮轴与斜面四、功和机械能1.滑轮组机械效率2.斜面机械效率3.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一、力的作用效果1、小强在学习力的相关知识中,对“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如下一些猜想: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③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④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有关。
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进行探究。
要求写出实验探究的步骤和分析与结论。
(1)你选择的猜想是 。
(填写序号) (2)实验探究步骤: .(3)分析与结论: . 二、弹簧测力计(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华作出了如下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1重庆,第16题第(4)题)下图是量筒的测量情形,图l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
图143.(2011江苏无锡,第32题)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表一表二(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选壤“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A 、B 两弹簧测力汁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选填“A ”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测力计.(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通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
4.(2011山东济宁,第Ⅱ卷第11题)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
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图5)。
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图5(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2) 1.5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 0= 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 (选填序号)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 。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
5、(3分)如图17所示,把小球从O 点沿水平滑杆拉到A 点.放开后小球在D 点两侧来回振动。
对小球振动的快慢,小星提出了如下猜想:A .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被拉离O 点的距离x 有关:B .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的质量m 有关。
(1)现有固定支架、弹簧、质量不同的小球、天平、刻度尺等器材。
为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三、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1、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2)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2、下表4是小英同学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得到的实验数据。
⑴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⑵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 。
⑶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g 为9.8N /kg ,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发现在不同的地理位置g 值存在着微小差异。
下表为各个不同城市的g 值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①g 值相同的城市是 ;g 值差异最大的城市是 。
②猜想g 值变化的可能原因是四、二力平衡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⑴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 (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⑵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 ▲ (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⑶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 (答出一条即可). 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______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F 1和F 2的大小。
(3)保持F 1与F 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下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
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
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
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
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和对物体平衡的影响;(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
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4.(2011四川成都,A卷第2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1) 实验装置如图17所示。
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
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状态。
(2) 实验中,通过调整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 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_。
5、如图3的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五、探究摩擦力1.右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19中的甲、乙、丙所示。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9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
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3.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17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又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18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表现出来。
(2)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法。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20所示.图20(1)实验操作的关键是什么?(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
5、用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图5(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和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小车运动的距离。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保持.6、如图7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图中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方向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