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业务详解
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业务详解
15
产品解析
■信用增进措施:
* 信用增进的必要性:
--使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风险可控、与机构投资者的需求相匹配; --熨平各发行企业之间的信用差异,并平衡单体的发行成本; --在不违反相应法律、法规前提下,灵活设计具体结构。
* 信用增进方式:
--普适性方式:商业化运作的第三方统一担保、票据分层; --其他辅助性措施:第三方回购、设立偿债风险准备金、自有资产抵(质) 押等方式。
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 业务简介
1
目 录
出台背景 产品要点 操作流程
初评工作介绍
工作建议
2
第一部分
出台背景
3
出台背景
源于市场需求 符合市场规律 契合国家宏观战略、方针政策
4
出台背景 源于市场需求
★发行方:中小企业的战略强势 VS
融资弱位 ﹡提供超过60%GDP、超过50%税收、将近70%出口贸易额及80%左右城镇就业 岗位 ﹡银行贷款融资额不到贷款总量20%、直接债务融资不及市场存量万分之二 ﹡“强势”与“弱位”的矛盾在金融危机后更加凸显,中小企业发展更加困 难 * 企业融资路径选择: 股权融资 or 债权融资 直接债务融资 or 间接债务融资 银行间市场 or 交易所市场 or 私募债券融资
10
发行情况
截至2010年6月23日 单位:亿元、年、%
集合票据名称
北京市顺义区中小企业2009年度第一期集合票据 山东省诸城市2009年度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优先级 山东省诸城市2009年度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高收益级 山东寿光“三农”中小企业2009年度第一期集合票据 上海闵行中小企业2010年度第一期集合票据 中关村高科技中小企业2010年度集合票据 广州市中小企业2010年度第一期集合票据 合 计
7
创新思路
结合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精神,将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创新作为发展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的工作重点。
* 探索引入集合发行、信用增进和代偿机制等结构设计,解决单体发行债 务融资工具的缺陷,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 通过低信用级别发行主体的引入以及债务融资工具交易结构的创新,在 一定程度上促进风险偏好型投资群体的培育,进一步做大、做强银行间债券 市场; * 促进中小企业苦练内功、诚信经营,在规范运作中提升竞争力。
22
第三部分 操作流程
23
参与各方及关系
A企业 组织协调人
组织、协调、跟踪、督促 统一券种冠名
B企业 联合发行人
C企业
……
组织尽职调查、撰写发行材料
主承销商
关注发行体辅导和投资者培育
评级机构
对主体和债项评级 出具法律意见书 财务审计
律师事务所
审计机构
中小企业 集合票据
统一信用增进
信用增进机构
主体法律关系 统一信用增进 投资者保护机制 规模与期限
★指引制定
* 8月,协会组织创新工作组认真总结集合票据基本框架与核心要素,开始起草 《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业务指引》(简称《指引》); * 经征求市场成员、主管部门意见,并将《指引》修改完善后,于09年10月23日 经协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 * 2009年11月7日,指引正式发布施行。
企业 家数 7 8 8 8 7 3 5 38
发行日
09-11-23 09-11-23 09-11-23 09-11-23 10-2-25 10-2-26 10-5-21
发行 金额
2.65 3 2 5 5 0.9 1.5
发行 期限
1年 3年 3年 2年 3年 1年 3年
发行 利率
4.08 4.45 6 5.1 4.45 3.6 3.55
融资利率 高低
市场化方式决定
在人民银行指导 利率区间由人民银行 利 率 区 间 内 , 由 审批 商业银行与企业 协商确定
较低
较低
较高
21
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直接债务融资的优势
■ 直接融资:进入债券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
■ 公开发行:协助企 ■ 发行便利:注册制、余额管理 ■ 募集中长期资金:符合企业资金需求
13
产品解析
■发行主体:中小非金融企业 * 目前唯一一部明确中小企业的标准的法规是国家经贸委、计委、财政 部、统计局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其中对不同行业的 职工人数、销售额及资产总额进行了限定,可作为实务操作参考; * 考虑到《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出台时间较早,在某些指标上没有 体现经济发展和企业的成长性,在实务操作时可以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 门出具的证明文件为补充; * 为落实国家有关政策,鼓励优质科技中小企业、“三农”中小企业等 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相关规范性文件中对发行企业的净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没 有实质性要求
* 2003年《中小企业促进法》 * 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 干意见》“非公经济36条”
★为应对危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
难被提到了一个比以往更为重要的战略高度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金融国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9‟第1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36号文”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13号文”
20
各类中小企业融资产品比较
中小企业 集合票据 中小企业 集合债 否 中小企业 银行贷款
是否公开 是 , 发 行 前 提 前 五 是,一般发行前提前 发行 个工作日公告 一天公告
提供融资 银 行 间 市 场 机 构 投 银行间或交易所市场 提供贷款的商业 方 资者 投资者 银行 发行方 式比较
融资利率 确定方式
9
创新过程
★配套技术环节准备
* 09年10月,重点落实登记托管的相关技术环节。经与国债公司沟通,明确了其出 台与《指引》相衔接的《关于办理集合类债券登记托管业务相关事宜的通知》和《 集合类债券发行登记及代理兑付协议》等事宜。
★产品上线
* 09年11月13日,首批3单集合票据通过注册程序,于11月23日成功发行; * 截止10年6月23日,共有38家中小企业发行7只集合票据,共募集资金20.05亿元 ,8家中小企业公告于6月28日发行2只集合票据,拟募集资金6.6亿元。
注册制 审批制 商业银行内部审 批
主管机构 工作机制
18
各类中小企业融资产品比较
中小企业 集合票据 中小企业 集合债 中小企业 银行贷款
产品结 构比较
境内注册企业法人, 有 净 资产 最低 要 求 , 无资产规模、净资产 根据各商业银行 企业资质 偿债能力要求,盈利 信贷政策确定 规模、盈利和偿债指 能力要求等 标要求 单笔涉及 2~10家 多家 一般为一家 企业家数 单个企业不超过2亿 元且不超过其净资产 单 个 企 业 不 超 过 净 根 据 各 商 业 银 行 融资金额 40%,单只金额不超 资产40% 信贷政策确定 过10亿元。 融资期限 短期或中长期 一般为中长期 短期为主 多种形式,由主承 信用增进 销商协助发行企业自 措施 行选择 一般为担保 多种形式,一般 根据贷款银行要求
协调并落实相关支持措施
政府相关机构部门协调和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集合票 据成功发行
14
产品解析
■集合方式:2-10个企业 * 集合发行能有效解决单个企业独立发行的规模小、流动性不足等问题; * 企业家数太多,集合的协调成本很高,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为 使集合规模适当,经多数市场成员研究,认为以不超过10家为宜; * 考虑到当前诚信环境下,各发行单体通常不愿意承担连带责任,允许参 与主体独立负债并按负债数额享有权利,承担相应义务。 ■发行规模:单只不超过10亿元,单个发行企业不超过2亿元且不超过其净资 产40%。 ■发行期限:标准期限:3、6、9个月或1年、以年为单位的整数期限。 ■募集资金用途:应用于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的企业生产经营 活动。 ■发行注册方式:一次注册、一次发行。
债项 评级
A-1 AAA AAAAAA+ A-1 AAA
20.05
11
第二部分
产品要点
12
产品定义
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指2个(含)以上、10个(含)以下具有法人 资格的中小非金融企业(简称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 场以统一产品设计、统一券种冠名、统一信用增进、统一发行注册方式 共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统一产品设计
登记结算公司
登记托管
交易商协会
统一发行注册
银行间债券市场
24
基本流程
充分了解产品特点
关键环节
确定融资需求、项目启 动、选定中介机构 企业遴选和落实信用增进
尽职调查和制作发行注 册文件
注册、发行 后续管理
25
工作特点 政府部门的支持
把好企业遴选关,参 与发行前的组织协调和 存续期的后续管理
19
各类中小企业融资产品比较
中小企业 集合票据 由主承销商协助发行 投资者保 企业制定,较为符合 护机制 市场需求 中小企业 集合债 中小企业 银行贷款 一般由商业银行 在借款合同中规 定,企业被动接 受
未明确
产品结 构比较
一般与特定项目挂 钩。用于调整债务结 构的,要提供银行同 根据各项信贷政 募集资金 用于生产经营,不限 意以债还贷的证明; 策 和 商 业 银 行 内 用途 特殊用途 部要求 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的, 不超过发债总额的 20% 信息披露 要求 高 较高 一般不要求公开 披露
相关规范性文件:
《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业务指引》 《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人民银行令) 《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注册规则》(NAFMII规则0001) 《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息披露规则》(NAFMII规则0002) 《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中介服务规则》(NAFMII规则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