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三会考高考必备知识点大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会考高考必备知识点大全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注意:体液中不仅有激素还有CO2等调节因子,因此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传递方向: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单向传递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
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
7.突触的结构如下图: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1。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内分泌腺(或细胞)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化学本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水分从尿中排出(保水)
——
胰岛B细胞
胰岛素
降低血糖(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
卵巢
雌性激素
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各自第二性征。
固醇类
睾丸
雄性激素
注意:蛋白质类的激素药物不能口服,只能注射(因蛋白质在消化道中会被消化成小分子从而失去药效。);而氨基酸和固醇类即可口服也可注射。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神经中枢:高级神经中枢——大脑
低级神经中枢——脊髓
1.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兴奋时(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3.血糖平衡的调节:
正常人体血糖范围(0.8—1.2g/L)
左边箭头表示:在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作用下的升血糖过程;
右边箭头表示:在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作用下的降血糖过程。
注意:肝糖原可以分解为血糖,而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血糖,肌糖原只能供肌肉细胞利用。
4.激素调节方式: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如右图)
例如: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感受器: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内,能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
如:皮肤——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
眼、耳、鼻、舌——分别是光、声、嗅觉、味觉感受器;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血管壁——血糖感受器。
感觉中枢:大脑皮层(对感受器传导过来的兴奋进行分析)
调节中枢:下丘脑
实例:分析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多的原因?
分析;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抗利尿激素↓→肾小
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
第四节:免疫调节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3.免疫系统的功能:
5,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
6.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2.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同的作用。
如: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产热方面: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激素;
升高血糖,升血压方面:胰高血糖素与肾上(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前者降血糖,后者升血糖。
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从而促进垂体分泌TSH(促甲状腺激素)
进一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
这就是分级调节。
反馈调节:而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反过来又会抑制
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这就是反馈调节。
5.激素调节特点: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比较:
3.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1)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
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
白质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如: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3)温度:人的细胞外液一般37摄氏度左右。
7.补充:各免疫细胞和抗体识别抗原的能力及特异性:
:
3.生长素的有关知识:
名称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促进细胞伸长、分裂、分化(即植物生长发育)
赤霉素
未成熟种子
促进细胞伸长,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叶等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表示不要求掌握)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蛋白质类
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氨基酸衍生物
肾上腺
肾上腺素
促进代谢,升高血糖
——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升高血糖(加速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乙烯
各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注意: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如:协同作用——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可以促进细胞伸长;
拮抗作用——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而非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必须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
1.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细胞内液(约占2/3)
1.体液
细胞外液
(约占1/3)
2.体液之间的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图示如下:淋巴
注意:(1)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
(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
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3)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