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
(第一章~第六章)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33分,第Ⅱ卷67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本试卷配有针对强化卷,见第31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在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中,错误的信息是()
A.身高1.68 m
B.质量50 kg
C.体温36.5 ℃
D.步行速度10 m/s
2.如图JD4-1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图JD4-1
图JD4-2
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JD4-2所示,图JD4-3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图JD4-3
4.夏天,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冰全部化成了水。
瓶内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无法确定
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 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6.(多选)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图JD4-4
A.图甲中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图乙中,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的手机铃声越大
C.图丙中,纸板划得越慢,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
D.图丁中,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
7.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对图JD4-5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图JD4-5
8.图JD4-6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图JD4-6
9.下列关于图JD4-7中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图JD4-7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与照相机的距离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11.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图象如图JD4-8
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JD4-8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 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b、c两物质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8 9 10 11 总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7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2.如图JD4-9甲、乙所示,刻度尺的读数为cm;温度计的读数为。
图JD4-9
13.“五一节”期间,很多外地游客乘坐重庆长江索道,体验重庆的“立体交通”。
如图JD4-10所示,
长江索道全长约1165 m,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233 s,则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m/s。
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选填“运动”或
“静止”)的。
图JD4-10
14.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
起飞。
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舱门件,3D打印的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
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
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成型。
15.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
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
16.小明旅游时买了一件铁质小工艺品,质量是158 g,通过排水法测出工艺品的体积为40 cm3,则这个工艺品是(选填“空心”或“实心”)的。
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cm3。
(ρ铁=7.9×103 kg/m3)
三、作图题(共8分)
17.(4分)如图JD4-11所示,A、B是两块互相垂直放置的平面镜,有一条光线按图中所示方向射向A镜,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图JD4-11
18.(4分)如图JD4-12所示,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图JD4-12
四、实验探究题(共28分)
19.(8分)用如图JD4-13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JD4-13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得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中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通过观察图象判断,萘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
20.(8分)如图JD4-14所示,甲、乙两图是某个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沸腾现象的是图;图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中
可以看出,水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看图分析还可以知道,实验地的大气
压比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低”或“相等”);为了缩短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
可行的措施:。
图JD4-14
21.(6分)如图JD4-15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图JD4-15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拿一支没有点燃的与蜡烛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
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这样操作的目的
是,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从远处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
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蜡烛移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就会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图中未画出),请你比较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的像的不同
点:①。
②。
22.(6分)小林同学利用手边的器材——天平和砝码、烧杯、水、某种液体,顺利地完成了测
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
下面给出的是小林实验时的第一个步骤,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和砝码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用调节好的天平和砝码测出盛满水的烧杯的质量m2;
(3);
(4)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
五、计算题(共11分)
23.(5分)如图JD4-16所示的“水晶”烟灰缸,它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1150 g和500 cm3,根据密度表,请判断制作该烟灰缸的材料是什么。
如果改用另一种材料来制作,其质量至少为多少克?
图JD4-16
物质密度ρ/(g·cm-3)
玻璃2.3~2.4
水晶2.55~2.65
24.(6分)某品牌新型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每100 km消耗的汽油为8 L。
已知汽油的密度为ρ=0.71×103 kg/m3。
求:
(1)该汽车匀速行驶100 km所用的时间。
(2)8 L汽油的质量。
期末测试
1.D
2.D
3.D
4.B
5.D
6.AC
7.C
8.C
9.C10.C11.B
12.1.87(1.87~1.89)-9 ℃13.5运动
14.吸收熔化15.折射反射16.空心20
17.如图所示
18.如图所示
19.(1)慢(2)停表(3)B(4)晶体15
20.乙保持不变低减少水的质量或增加水的初温
21.(1)确定像的位置相等(2)远离变大
(3)①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凸透镜成的是实像②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像,凸透镜成的是放大的像(或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像,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像)(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2.(3)用调节好的天平和砝码测出盛满待测液体的烧杯的质量m3(4)m3-m1
m2-m1
ρ水
23.制作该烟灰缸的材料密度:ρ缸=m
V =1150g
500cm3
=2.3 g/cm3,
查表可知,制作该烟灰缸的材料密度在玻璃的密度范围内,所以该烟灰缸是由玻璃做的。
若改用水晶来制作,则该烟灰缸的质量至少为
m'=ρ晶V=2.55 g/cm3×500 cm3=1275 g。
24.(1)5×103 s(2)5.68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