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师资培养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摘要:发展职业教育,师资是关键,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关键,是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国外职教师资培养的不同途径以及先进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职教;师资培养;国际比较;启示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职教师资仍是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
如何培养符合时代所需的高质量职教师资是我国职教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难题。
,国际上,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很早就开展了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工作,而且积累了大量成功做法和理论成果,学习和借鉴国际上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我国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如何正确分析现状,吸取别国经验,克服’本国弊病,已经成为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稳步发展的关键。
一、国外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概况。
(一)德国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具有很长的历史,以“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为培养目标,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以及一体化的培养过程。
在德国,职业院校的教师在上岗前,必须接受4-5年的大学教育,结束时须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且成绩合格,然后进入为期两年的教育实习阶段,并要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
在任职后,必须进行“进修培训”的继续教育,并且每两年必须脱产进修一次,其进修与物质利益挂钩,进修后可提高工资待遇,改变教师职务等。
(二)美国
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工作,而且国家还出台了相应的法律保障。
美国职教教师的认证既完善又严格,人职前都有严格把关,除了要求具备联邦各州政府规定的教师资格证书,还要有实践环节的专业培训,特别重视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
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师一般是由普通高等学校或师范院校培养,专业课教师一般来自高等学校或这些学校内可以设立授予职业技师资格文凭的教育学院。
聘用的很多兼职教师大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专职教师教授基础课程,兼职教师教授专业课程。
(三)日本
从1949年起,日本结束了师范学校培养教师的历史,实行教师培养制度。
日本主要培养职业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机构是职业能力开发大学,设立有四年制的长期课程和六个月的短期课程。
四年制长期课程招收高中毕业生,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教师。
六个月短期课程,是为具有专业技能
和实践经验的人开设的,参加学习者要经过考核,必须通过国家二级技能考试,有三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验。
(四)英国
英国设有专门培养职教师资的技术师范学院,其培养模式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职业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辅导和职后培训紧密结合,形成一体化的培养过程,改变了其原先职前和职后分离的培养模式;二是大学、职业教育学校以及企业之间共享资源,共同推进职教师资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五)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对职业教师的素质要求非常严格,除了通过高等学校大量培养合格的任职教师,还从社会上大量选聘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师范教育而逐渐形成职业教育兼职师资,他们不仅要具备符合自身所教专业的基本知识,还必须懂得课堂教学的策略方法、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担任专业教师者则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培训行业四级证书。
二、国外职教师资培养的特点
(一)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一体化
德、美、日、英等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制度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师资来源稳定,职前、入职、职后等三个阶段的培训衔接紧密,有专门的培养进修机构,并有科学的考评制度。
其中,专职教师负责基础课程,兼职教师负责专业课程,学校和企业之间联系密切,资源共享,教师专业知识能够及时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水平,提高教学培养质量。
(二)严格规范的职教师资任职要求
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高质量,许多发达国家对职教教师的准人资格要求非常严格,前提是一致的,一般都要接受高学历教育,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年限,还要求掌握所教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能力,拥有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国外职教师资有部分比例是由兼职教师构成的,因此,他们对兼职教师聘任要求同样严格规范,像美国聘请的兼职教师比专职教师比例多,对兼职教师的实践经验就有特别要求。
(三)重视职教师资的专业实践能力
大多数发达国家以培养“双师型”职教教师为核心目标,都非常重视职教师资的素质,且特别看重其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在德国,实践课教师除了要具备理论课教师要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掌握实践教学设备的操作技能和流程,而理论课教师必须要在跟大学所学专业相符的行业至少实习一年,待四年理论知识学习通过之后,还得在州一级开设的教育研究班和职业
教育学校进行两年的教学实习。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具有3-5年从事本行业工作的实践经验。
(四)兼职教师占据职教师资一定比例
尽管各国职教师资培养的方式有很多,但由于职业教育本身与社会生产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职业工种变换加速,职业院校往往对新专业的教师或实习技师的培养速度跟不上,那么,兼职教师便作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补充到职教师资当中。
在国外,成为兼职教师的前提是必须得经过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试获得国家承认的教师资格证书,如在德国“双元制”合作教育中,其生产实习教师绝大多数是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但都必须具有教师资格证书。
美国和英国的职教师资中兼职教师比重占60%以上,很多教师是从企业招聘来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
(五)规范化、制度化的职教教师继续教育
为了确保职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很多国家均以立法的形式对职教教师的继续教育予以规范和制度化。
像德国根据各联邦州的法律,规定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职教教师必须不断接受新技术知识、新规范的继续教育,在美国,职业教育师资的继续教育体系也非常完备,许多社区学院每年专门拿出一定的经费,专供教师进修培训,还有很多学院为教师提供短期与长期的到国外访学的机会,教师可以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或课程进修班以及其他培训,并且可以报销相关费用。
同样,日本也非常重视职教教师的进修与培训,有多种进修方式,包括校内进修、校外进修和海外考察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