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钢产量最新榜单

全球钢产量最新榜单

全球钢产量最新榜单
《第一财经日报》从宝钢集团获悉,2010年的全球钢铁企业20强名单最近出炉,中国的钢铁企业在前20名中就占据了9席。

除了安赛乐米塔尔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钢企外,我国的河北港铁集团和宝钢集团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全球钢铁十强中我国的钢铁企业就占据六席。

不过,尽管单独产量巨大,但由于我国去年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方面进展不大,目前我国的钢铁集中度依然偏低。

据记者了解,去年,全球粗钢产量达到14.14亿吨,同比增长15%,创历史新高。

世界各大钢厂产能利用率多数出现两位数增长,但产量仍未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而中国2010年的粗钢产量为6.267亿吨,同比增长9.3%,占全球总产量的44.3%。

由于2009年的基数较低,美国和欧盟地区的增幅较高,而亚洲和独联体的增速相对较低。

其中,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的粗钢产量同比增幅最大,接近52%,排名从去年的第23位跃居至今年的第19位;美国钢铁公司的增幅为46%,从去年的第16位跃居到第13位;日本新日铁、JFE公司以及美国纽柯公司的粗钢产量增幅均超过30%。

而中国钢铁企业的粗钢产量增幅虽然没有欧美和日本钢厂高,但由于基数大,依然有六家企业进入全球钢铁产量的十强。

除了河北钢铁集团和宝钢集团,鞍本钢铁集团、武汉钢铁集团、沙钢集团和首钢集团,分列位列第四、五、九和第十位;韩国最大的钢厂浦项制铁,日本最大的钢厂新日铁和日本JFE则分列第六、七、八位。

而在2009年的钢铁产量十强中,来自中国的钢厂还只有5个。

值得注意的是,与2009年相似,河北钢铁超过宝钢,已经位列全球钢铁产量“榜眼”之位。

在完成河北省内几家大钢厂唐钢、邯郸钢铁的合并整合后,去年,河北钢铁又将河北省内十几家民营钢铁企业纳入旗下,钢产量跃升到6000万吨左右。

不过,由于地方政府利益格局和强强难以联合,除了河北钢铁之外,国内其他钢铁巨头去年在兼并重组方面进展不大。

目前,国内最大的10家钢铁集团的粗钢产量占据全国粗钢总量的比例仍不足50%。

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要占到全国产能比例45%以上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相比之下,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新日铁,尽管单独钢产量只排列全球产量榜单的第七位,但在日本国内市场却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今年春节期间,新日铁还和日本排名第三的钢铁企业住友金属工业公司联合宣布,两家企业打算实现合并,以粗钢产量计算,合并后的实体将占据日本钢铁市场的半壁江山,并有望成为日本第一、全球第二大钢铁企业。

宝钢集团3月17日发布新闻稿称,最新的全球钢铁企业20强名单出炉,中国钢企占据9席。

安赛乐米塔尔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钢企,中国的河北钢铁集团和宝钢集团仍稳居第2位和第3位。

宝钢集团表示,去年全球粗钢产量达到14.14亿吨,同比增长15%,创历史新高。

世界各大钢厂产能利用率多数出现两位数增长,但产量仍未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数据显示,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粗钢产量同比增幅最大,接近52%,排名从去年的第23位跃居至今年的第19位;美国钢铁公司增幅46%,从去年的第16位跃居到第13位;日本新日铁、JFE公司以及美国纽柯公司的粗钢产量增幅均超过30%。

进入前十位的中国钢铁企业还有鞍本钢铁集团、武汉钢铁集团、沙钢集团和首钢集团,分列第四、五、九和第十位;浦项、新日铁和JFE分列第六、七、八位。

地震致日本钢厂停产,高端钢材出口受阻
一场最昂贵的自然灾害重创日本钢铁业,此次地震导致日本部分东北地区钢铁生产企业暂时停产,将直接影响日本高端钢材的出口。

“日本是全球产钢大国,如果把全球看成一个市场,肯定会造成市场的供不应求。

”平安证券分析师聂秀欣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日本钢材产品多以高端产品为主,包括高端汽车用钢、机械设备和电力设备用钢等。

此次地震将导致日本高端产能供给降低,对中国钢铁行业来说,高端产品将部分替代日本钢企。

同时,日本向世界出口钢材将会减少,可能会有利于我国钢材的出口。

在2010年全球10大钢材出口国中,日本位居第一位,在10大出口国中占据18%的份额。

中国位居第二位,在10大出口国中占据16.4%的份额。

“所以在全球钢材贸易市场中,日本是中国的最大劲敌。

”兰格信息中心钢铁分析师张琳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2010年,日本生产钢材9485万吨,出口钢材4240万吨,出口钢材占钢材总产量的44.7%。

而中国这一数据仅为4.87%,可怜得不到5%。

此次发生地震的地区是日本四大工业带之一的京滨工业带。

根据目前的公开消息,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新日铁公司位于岩手县釜石市的钢铁厂已停产,目前正在对锅炉设备的损坏状况进行检查,港口设施已遭到破坏,新日铁所有的炼铁厂短期内将停止发货。

此外,住友金属工业位于茨城县的鹿岛钢铁厂的高炉受损,高炉已在地震后熄火停产;日本JFE公司位于千叶的钢铁厂也发生了火灾,这些企业在短期内均无法恢复生产。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日本钢材出口脚步的放慢对日本钢厂的经营效益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对国际钢材市场供需结构的变动也是不容忽视的。

“毫无疑问,日本出口的萎缩,以及日本的灾后重建,中断的出口市场份额将由其他国家来弥补,对中国、俄罗斯、韩国、土耳其等国家的钢材出口是一个利好。

对于中国市场来
说,部分惯用日本钢材的制造厂家,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转移进口来源,直接受益的将是我国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大钢铁厂。

”张琳告诉记者。

另外,还有一些在中国土地上,但与日资关系密切的制造产业,特别是汽车整车及配件领域,尽管他们使用的大部分钢材,我国钢铁企业冶炼的那些钢材也可以实现质量稳定并批量供货,但由于日本高度黏合的钢材上下游产业链体系,我国钢材很难进入这部分市场。

本次地震有可能使我国钢铁企业在这部分市场寻找一些空间。

目前,日本钢材最大的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韩国、中国、泰国和中国台湾。

日本83%-85%的钢材出口贸易仍发生在亚洲,显然日本供给市场的减少将对亚洲钢材市场价格是一个有利支撑。

国信证券3月14日发布行业研究报告,认为日本地震可能短期内对我国及全球其他地区钢材供给造成一定的影响,预计将导致钢材价格上涨。

同日,中投证券在报告中也指出,日本地震后由于其钢铁产能的降低,以及灾后重建对钢材需求的激增,中国钢行业的出口将趋于好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