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


全脑血管造影的意义
• 它不仅可提供直观的颈部和脑血管实时影像,而且可以充分显示从动脉到静 脉整个循环过程的周期、形态、分布与走行等动态变化,使临床医师全面了 解和判断脑卒中的可能原因、发病部位、病变程度,以便选择最佳的治疗方 式。这也是保证查清病源,减少误诊和全力救治患者的基础。
适应症
禁忌症
哪些情况需要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如何肝素化?
• 肝素化首次剂量每公斤体重2/3mg,一小时后再给半量,二小时后再加1/4 量,以后每隔一小时追加前次剂量的半量,若减到10mg时,每隔一小时给 予10mg。(1mg=125IU,2ml/12500IU)
• 造影结束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1.5mg可对抗1mg肝素。 • 仅仅做造影检查时,我科不采用全身肝素化。在高压滴注中及冲洗液中加入
什么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是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与X线 血管造影术相结合的产物。基本原理是电子计算机将血管造影的X线影像信息经过数字化减 影处理再转化成血管图像。
• DSA 显示的是造影剂充盈的血管管腔的空间结构,目前被公认为血管性疾病诊断的“金标 准”。
• ⒍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形导丝。
• ⒎连接:冲洗管、Y形阀、三通。
• ⒏抽吸:2%利多卡因。
• ⒐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 ⒑穿刺置鞘:
• ⒒肝素化:
• 在电视监视下(或导管内插入导丝),将造影导管送入股动脉→髂外动脉→髂总动 脉→腹主动脉→胸主动脉→主动脉弓,采用“定向旋转”手法,分别将导管插入左 右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进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在特殊情况下还需要做 两侧甲状颈干和肋颈干选择性血管造影
全脑血管造影
围术期的管理
协和江北医院 神经外科
胡涛
脑血管造影技术的奠基人
• Egas Moniz(埃加斯·莫尼斯)(1874~ 1955)上世纪二十年代,神经学教授,葡 萄牙首都里斯本,
• 1927 年 6 月,在他们的第三个病例中,可 以清晰地看到大脑外侧裂动脉。
• 他脑血管造影的第一本书 1931 在巴黎出版
• 监测穿刺肢体足背动脉搏动,前1个小时每15分钟记录一次,后 面1次/0.5h,并观察患肢末梢循环及感觉运动
• 4、注意术侧肢体轴线翻身,翻身角度小于60度。给予患者取术侧卧位,下 肢伸直,健侧屈曲,以保证患者舒适,防止压疮。 咳嗽或大小便时用手压 迫穿刺点。
• 5、促进造影剂代谢,预防造影剂肾病 指导患者多饮水,(根据患者情况, 4小时内可饮水2000毫升),有利于造影剂的排出,24小时内尽量不食用高 蛋白饮食,以防产气腹胀。
• 1.颅内出血性病变,例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等,需寻找出血原因者; • 2.颅内缺血性病变,观察病变范围、程度、侧支循环情况; • 3.观察颅内血管发育状况,排除血管发育异常、变异; • 4.颅内占位病变,需了解病变的供血来源、血供丰富程度及病变与重要血管之间
的关系者: • 5.了解某些颅外病变,观察其与颅内血管的关系; • 6.观察颅脑外伤后颅内血管损伤状况; • 7. 脑静脉或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和治疗; • 8. 脊柱脊髓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6.血栓性静脉炎:抬高患肢,减少疼痛。严格抗凝来预防。 7.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局部压迫,球囊栓塞,带膜支架置入或手
术修复。 8.后腹膜血肿:原因①穿刺点过高。②导管、导丝损伤髂动脉所致。极为凶险。
造影剂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1.心血管反应:血压下降,肺水肿,椎动脉缺血等。 2.电生理反应:颈动脉壶腹部注射较大剂量造影剂,可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
• 6、及早进行肢体及语言功能锻炼以减轻神经功能的损害。
• 健康宣教:心理疏导、饮食指导、情感交流
并发症
1.造影剂反应。 2.操作影响:如局部血肿、血管痉挛(导管导丝对血管刺激)、血管破裂、
血管夹层、脑血栓、感染等。
造影常见并发症处理
1.穿刺部位血肿:直径小于10CM的不处理;大于10CM的24小时后局部 热敷或理疗。造成局部压迫者可切开清除。
肝素(500ml:1500IU)即可
插管技术: Seldinger技术
术后护理
• 1、24小时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前2个小时每15分钟记录一次,前6个小时 每1时记录,后据病人情况遵医嘱进行观察记录。
• 2、穿刺部位压迫器持续6~12小时,穿刺侧肢体制动12小时,禁止屈膝屈髋, 卧床24小时 3、 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皮下血肿等,如有请及时通知医生。
5.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 6.血液系统反应:凝血功能改变。
对于并发症,预防远胜于治疗!!!
手术图片
患者健康常青树
一流的技术 规范化的流程
技术
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
规范
团队 词
THANKS!
• ⒉消毒: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处,外 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 ⒊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 第1块垂直,第3、4块手术巾与第1、2块成45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 ⒋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 ⒌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术前准备
• ⒈造影医师了解病人情况: • ①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尤其麻醉药、造影剂)。 • ②体格检查: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注意:双侧股动脉搏动。 • ③查阅TCD、CT、MRI等资料,了解病变部位,以便术中重视。 • ⒉完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PT、INR、APTT 、肝、肾功能、丙肝抗体、梅毒螺
术前准备
• 补充:1.一般认为血肌酐≤250umol/L(1mg/dL=88.41umol/L)的患者脑血管造
影是安全的,但要控制造影剂量。
2.PLT ≤80×10^9/L的患者,即使凝血指标正常,也不建议行脑血管造影。 3.服华法林的患者,造影数天前应停用,改用肝素抗凝。

4.口服抗凝及抗栓药物(阿司匹林及波立维)的患者,造影前无需更改服药
、多汗、瘙痒等可观察,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中度包 括恶心、头痛、头面部水肿、腹痛、轻度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和心悸等。处理时 一般要皮下或静脉注射肾上腺素,静脉注射苯海拉明,吸支气管扩张剂、吸氧等。 重度包括心律失常、低血压、严重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肺水肿、EP发作、甚 至休克、死亡。处理除上述抢救外,往往需快速补液,必要时气管切开。
剂量及停药。

5.碘过敏试验:造影拟使用的造影剂1ml,静脉推注。无心慌、气短、荨麻疹
及球结膜充血等过敏体征,注射前后测量血压搏动低于10~20mmHg者为阴性。碘
过敏试验阳性而必须行造影者,应术前3d进行激素治疗,并尽量使用非离子碘水溶
液造影制剂。
造影操作
• ⒈体位:病人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 导联。
旋体抗体、艾滋病抗体、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 ⒊签定手术授权委托同意书: • ①客观地介绍手术情况、获益、风险。 • ②病人(病情不允许时注明)和家属同时签字、盖手印。
• ⒋病人准备: ①与患者积极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告知患者在腹股沟麻醉、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及注
射造影剂时可能体验到的感受,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对策。 ②双腹股沟备皮。 ③术前6h禁饮食。 ④术前指导:患者适应性训练,如变换体位、床上排尿、排便、深吸气、屏气、咳嗽等 • ⒌、器械准备: • ⒍、药物准备: • ⒎、术前用药: • 8、严格按照手术安全制度接患者
(迷走神经张力反射引起) 3.肾功能异常:造影剂在体内的半衰期约25分钟,排除唯一途径是肾脏,在西方发达
国家,造影剂引起肾损害是住院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衰竭的第三位原因。 发生造影剂相关的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还有低血容量、糖尿病、心衰、年龄超 过70岁等。介入操作后发生肾功损害的另一机制是肾动脉血栓形成。
2.血管痉挛:可动脉内缓慢推罂粟碱(15mg+10ml盐水)。 3.血管夹层:股动脉处多为顺行夹层,可自愈;弓上血管多为逆行,严
重者需放支架或抗凝。主动脉夹层需控制性降压及胸心血管外会诊。 4.血栓或栓塞:保持镇静,全面造影找出栓子,行溶栓;气栓行成可高
压氧治疗;血管壁斑块脱落则无有效处理。
5.血管穿孔或血管壁撕裂:及时中和肝素,止血降压,可闭塞的血管行血管内 封堵,不能闭塞的压迫或手术修补。
禁忌症
• 1.对碘过敏者(需经过脱敏治疗后进行,或使用不含碘的造影剂)。 • 2.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 • 3.有严重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 • 4.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者。 • 5. 生命体征难以维持的。 • 6.未能控制的高血压。 • 7.全身感染未控制或穿刺部位局部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