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 πR 3,其中 R 表示球的半径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填涂样例”和“注意事项”。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 A 、B 互斥,那么 P (A +B )=P (A )+P (B )如果事件 A 、B 相互独立,那么 P (A ·B )=P (A )·P (B )如果事件 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P ,那么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 k 次的概率 P (k ) = C k P k (1 - P) n -k n n球的表面积公式球的体积公式S = 4πR 2,其中 R 表示球的半径4球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1.若全集U = R, A = {x | 0 < x < 2}, B = {x || x |≤ 1} ,则 (C A ) ⋂ B 为 ()UA . {x | -1 ≤ x < 0}C . {x | 1 ≤ x ≤ 2}B .{x | -1 ≤ x ≤ 1}D .{x | -1 ≤ x ≤ 0}2C . 3 +12.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三项为 2, 3 2, 6 2 ,则该数列的第四项为()A .1B . 8 2C . 9 2D . 12 23.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f ( x )满足f (π + x ) = - f ( x )及f (- x ) = f ( x ) ,则 f (x )可以是 3()A . f ( x ) = 2sin 1 x3B . f ( x ) = 2sin 3xC . f ( x ) = 2 cos 1 xD . f ( x ) = 2 cos 3x34.复数 z = m + i (m ∈R ,i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不可能位1 - i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已知 F 1、F 2 是双曲线 x 2 - y 2 = 1(a > 0, b > 0) 的两个焦点,M 为双曲线上 a 2 b 2的点,若MF 1⊥MF 2,∠MF 2F 1 = 60°,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 3 - 1B . 6 D . 3 + 126.正三棱锥 P —ABC 内接于球 O ,球心 O 在底面 ABC 上,且 AB =则球的表面积为()3 ,A . πB .2 πC .4 πD .9 π7.条件 p : π < α < π ,条件 q : f ( x ) = log44tan αx 在(0,+∞) 内是增函数,则 p是 q 的()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 3x + y ≥ 3⎨ ( x < 0)⎩ x + 1⎨3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x ≥ 08.已知 x 、y 满足约束条件 ⎪ y ≥ 0, 则 x 2 + y 2 的最小值是 ()⎪A . 3B .1C . 32D . 12⎧x 2 - 3( x ≥ 0)9.已知函数 f ( x) = ⎪ 1 , 则不等式f ( x ) > 1 的解集为 ⎪()A . {x | x < 0或x > 2}C . {x | -1 < x < 0或x > 2}B . {x | x > 2或x < 0且x ≠ -1}D . {x | x < -2或 - 1 < x < 0或x > 2}10.已知函数 f ( x ) = - x + a 的反函数 f -1 ( x )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1,5),x - a + 2则实数 a 的值是( )A .-3B .1C .5D .711.从 6 名学生中选出 4 人分别从事 A 、B 、C 、D 四项不同的工作,若其中甲、乙两人不能从事 A 种工作,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A .96 种B .180 种C .240 种D .280 种12.已知函数 f ( x ) = ( 1 ) x - log x ,正实数 a 、b 、c 成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 2列,且满f (a) f (b ) f (c) < 0 ,若实数 d 是方程 f ( x ) = 0 的一个解,那么下列四个判a n→∞++Λ+)=;断:①d<a;②d>b;③d<c;④d>c中有可能成立的个数为()A.1B.2C.3D.4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答题卡上的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13.已知某质点的位移s与移动时间t满足s=t2⋅e t-2,则质点在t=2的瞬时速度是;14.若(1-1)n(n∈N*)x2的展开式中x-4的系数为a,则lim(1n211 a a3n15.如图,ABCD为矩形,AB=3,BC=1,EF∥BC且AF=2EB,G为BC中点,K为△ADF的外心,沿EF将矩形折成一个120°的二面角A—EF—B,则此时KG的长是;16.直线y=3x+2m和圆x2+y2=n2相切,其中m、n∈N*,|m-n|≤5,试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有序实数对(m,n):.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区域内作答.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BC的面积为2-3,AB⋅AC=2.(1)求tan A的值;(2)求2sin2A A A+2sin cos-1222的值.cos(π4-A)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校设计了一个实验学科的实验考查方案:考生从6道备选题中一次性随机抽取3题,按照题目要求完成全部实验操作。
规定:至少正确完成其中2题的便可通过,已知6道备选题中考生甲有4题能正确完成,2题不能完成;考生乙每题正确完成的概率都为2,3且每题正确完成与否互不影响.(1)分别写出甲、乙两考生正确完成题数的概率分布列,并计算其数学期望;(2)试用统计知识分析比较两考生的实验操作能力.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平面PAD⊥平面ABCD,ABCD为正方形,q△PAD 是直角三角形,且 PA=AD=2,E 、F 、G 分别是线段 PA 、PD 、CD 的中点.(1)求证:PB∥面 EFG ;(2)求异面直线 EG 与 BD 所成的角;(3)在线段 CD 上是否存在一点 Q ,使得 A 点到平面EFQ 的距离为 0.8,若存在,求出CQ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本小题满分 12 分)某个 QQ 群中有 n 名同学在玩一个数字哈哈镜游戏,这些同学依次编号为 1,2,…n .在哈哈镜中,每个同学看到的像用数对(p , )(p >q )表示,规则如下:若编号为 k 的同学看到的像为(p ,q ),则编号为 k +1 的同学看到的像为(q ,r ),且 q -p = k (p 、q 、r ∈N *).已知编号为 1 的同学看到的像为(5,6).(1)请根据以上规律分别写出编号为 2 和 3 的同学看到的像;(2)求编号为 n 的同学看到的像.21.(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 F (-2,0), F (2,0),点P 满足 | PF | - | PF |= 2 ,记点 P 的轨迹为 E .1 2 1 2(1)求轨迹 E 的方程;(2)若直线 l 过点 F 2 且与轨迹 E 交于 P 、Q 两点.(i )无论直线 l 绕点 F 2 怎样转动,在 x 轴上总存在定点 M (m ,0) ,使MP ⊥ MQ 恒成立,求实数 m 的值.|(ii )过 P 、Q 作直线 x = 1 的垂线 PA 、OB ,垂足分别为 A 、B ,记2λ = | P A | + | QB | ,求λ的取值范围.| AB |22.(本小题满分 14 分)设 x 1、 x2( x ≠ x )是函数 f ( x ) = ax 3 + bx 2 - a 2 x (a > 0) 的两个极值点.1 2(1)若 x= -1, x = 2 ,求函数 f (x )的解析式;12(2)若| x| + | x |= 2 2, 求b 的最大值;12(3)若 x < x < x , 且x = a ,函数g ( x ) = f '( x ) - a ( x - x ) ,求证:g ( x ) |≤1221112a(3a + 2) 2.参考答案说明:一、本解答指出了每题要考查的主要知识和能力,并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
二、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断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给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在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
三、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四、只给整数分数。
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
一、选择题: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D2.A3.D4.D5.C6.C7.B8.C9.C10.D11.C12.C二、填空题: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814.215.316.(1,1),(2,2),(3,4),(4,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17.本小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数量积、三角形面积、有关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的计算能力,满分12分。
2①…………………2 分|解:(1)Θ S = 1 | AB | ⋅ | AC | ⋅ s in A = 2 - 3 ,∆又Θ AB ⋅ AC = 2 ,∴ AB | ⋅ | AC | ⋅ c os A = 2.②……………… 4 分由①、②得 tan A = 2 - 3. (6)分(2) 2sin 2 AA A+ 2sin cos - 12 2 2cos( π4- A)==分==- 2(sin A - cos A)……………………………………………………………… 8 分cos A + sin A2(tan A - 1) (10)1 + tan A2(2 - 3 - 1) 1 + 2 - 36 .……………………………………………………………………………12 分318.本小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等概念,考查运用概率、统计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分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