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会名称为“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英文译名为National Community of Happy Schools)。
第二条“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是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联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等学校及相关专家,为响应国家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在普通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实施幸福教育、创建幸福学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的宗旨是以教育“三个面向”、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学生幸福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科学发展,促进师生、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幸福”为目标,通过开展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引导师生发现幸福、学习幸福、创造幸福、传递幸福。
在帮助学生幸福成长的同时,让教师为成就事业而幸福,让家长为孩子的成才而幸福,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四条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本会的住所在北京市。
理事会办公地点设在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秘书处和学术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学。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的最高组织形式是会员代表大会。
代表大会的职权是:1.制定和修改章程;2.审议通过理事会的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和具体实施方案;3.决定“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阶段事业拓展事宜;4.选举和罢免理事;5.决定终止等相关事宜。
第七条会员代表大会须由2/3及以上代表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八条会员代表大会每届5年。
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须经理事会讨论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
延期换届不得超过1年。
第九条组织管理机构为“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理事会”。
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
在闭会期间,理事会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大会负责。
理事会主要负责执行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工作报告和实施方案,研究决策“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宜,具体负责“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指导等。
理事会的职权是:1.执行会员大会的决议;2.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3.筹备召开会员大会;4.向会员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5.决定会员的吸收和除名;6.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7.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8.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9.制定内部管理制度;10.制定本会的活动计划;11.筹措和分配活动经费,并监督其使用情况;12.举办学术报告活动,进行奖励和表彰活动;13.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条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一条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取通讯形式召开。
第十二条“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超过两届。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2.在本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3.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4.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5.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的;6.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第十三条“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1.召集和主持理事会;2.检查会员大会、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3.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第十四条“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秘书长行事下列职权:1.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2.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3.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决定;4.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十五条“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设立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提供专业建议和咨询服务,统一配置调度专家资源;分专业、学科、层次对会员校的具体行动计划适时进行专业指导和服务;关涉“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实施的其他专业支持。
第十六条“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设置秘书处,具体负责组织落实共同体决议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向常务理事会报告工作;联系地方教育机构、学术委员会和会员校等;处理“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事务,以及“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的宣传、推广、服务等。
第十七条根据各地筹备情况和区域会员学校的数量来确定理事单位和副理事长人选。
“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下设协作体若干,每个协作体负责人由理事或副理事长兼任,负责开展区域性或专题性活动;日常工作接受“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秘书处指导。
第十八条“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设置学术支持单位和媒体支持单位。
学术支持单位负责为“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提供专业建议、学术监督和政策支持。
媒体支持单位负责在媒体上为幸福教育及幸福学校共同体宣传造势,对幸福学校共同体的研究、推广进行持续报道,并对幸福学校的成功经验进行大力宣传。
第三章成员加盟第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凡是有志于探索幸福学校的研究和实践的中小学、中职学校,承认章程、符合条件、自愿履行手续后,可成为“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会员。
1.学校发展目标明确、布局合理,在所属地有一定影响,且获得市区级以上荣誉的学校。
2.学校以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心理工作有一定的基础,且有志于进行幸福学校的研究和实践;3.校长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任职年限在5年以上(含任副职时间);4.校长具有强烈的教育追求和高标准发展意识,认同幸福教育的相关理念,愿意参与创建幸福学校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5.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中青年教师比例、高中级职称比例超过当地同类学校平均标准;6.科研能力较强,承担国家、省、地、县教改实验项目的学校优先。
第二十条会员自愿申请,由理事学校推荐,经“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秘书处审核,经理事会讨论通过,即可成为“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会员。
第二十一条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
会员如果一年不交纳会费或连续两年不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第二十二条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权利义务第二十三条“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会员校校长是承担“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相关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二十四条会员学校可自愿加入人民教育家研究院相关项目,享有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媒体宣传、培训、科研等一系列优先权利。
具体享有权利如下:1.平等参加“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的活动;2.具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3.对“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的建议权、监督权;4.参与“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服务的优先权;5.对“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活动内容的自主选择权;6.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二十五条“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会员校应当履行如下义务:1.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2.维护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合法权益和“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的严肃性;3.完成“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组织交办的工作;4.参加“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组织要求的各项活动;5.按规定交纳会费;6.按照共同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主动开展科研实践;7.承诺分享“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研究和实践成果;8.向“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组织反馈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五章活动内容第二十六条“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以实施幸福教育、打造幸福学校为己任,志在推广和应用积极心理学、组织开展幸福教育的科研、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构建科学、积极、具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幸福学校指标体系;开发幸福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面向师生进行幸福课程培训;开展对外幸福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等。
第二十七条会员在《幸福学校共同愿景》的指导下,根据“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活动主题和校情、教情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自主开发研制科研实践项目。
凡以“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名义开展的活动,须向“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秘书处报备,经学术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八条“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致力于幸福学校的研究、推广、评审和奖励。
根据指标体系的标准,按照会员申报、学术委员会实地评估等环节,评选星级幸福学校,在定期召开的幸福学校年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并予以表彰授牌。
为会员单位提供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的专业指导,包括:幸福校园文化建设、幸福课程建设、幸福教师培训、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服务等。
第六章经费筹措第二十九条“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作为公益性学术实践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
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收取少量的会员费,用于共同体日常运作。
会员单位每年缴纳会费1000元,理事单位每年缴纳会费2000元。
除交纳会费外,主要经费来源有:1.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冠名权持续支持;2.国家和地方财政资助和项目支持;3.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4.专项活动的社会赞助、企业和财团的捐赠;5.申请设立或引进专项基金支持;6.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培训的收入;7.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条“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成立之前产生的各项费用由各发起方自行承担。
共同体成立之后,筹措的经费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形成的固定资产统一纳入人民教育家研究院财务账户和资产管理体系,严格遵照相关法律和财务、资产管理制度收支、处置,并接受相关方面的监督检查。
第七章附则第三十一条本章程经“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实行。
第三十二条本章程的未尽事宜及解释权属“全国幸福学校共同体”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