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精讲
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精讲
(3)血清其他自身免疫抗体检测:约近50%NMOSD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 疫抗体阳性,如血清抗核抗体(ANAs)、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 甲状腺抗体等。合并上述抗体阳性者更倾向于支持NMOSD的诊断。
(4) NMOSD是否存在异质性一直存在争议:临床观察发现,有20% -30%的NMOSD患者AQP4-IgG阴性。最近报道AQP4-IgG阴性的NMOSD患 者合并血清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较高。这些病 例发病更年轻,男性居多,下段胸髓更易受累,临床过程相对较轻, 复发不频繁,临床上亦有肿瘤合并AQP4-IgG阳性或合并N-甲基-D-天 冬氨酸受体抗体阳性的病例报道,仍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5) NMOSD的视功能相关检查 (1)视敏度:视力下降,部分患者 残留视力小于0.1。严重者仅存在光感甚至全盲。(2) 视野:可表 现为单眼或双眼受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视野缺损。(3)视觉诱发 电位:多表现为P100波幅降低及潜伏期延长,严重者引不出反应。 (4)OCT 检查:多出现较明显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且不易恢复。
复发性或双侧同时发生的视神经炎(RON/BON);③亚洲视神经脊髓型多发性硬化 (OSMS);④伴有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视神经炎或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⑤伴有
NMO特征性脑部病灶(下丘脑、胼胝体、脑室旁或脑干)的视神经炎或脊髓炎
2015版NMOSD诊断标准
提出基础 NMO与NMOSD在疾病生物学特性和治疗方面无显著差异 绝大部分血清AQP4-IgG阳性局限性NMO最终发展为NMO
(2)
疾病 临床表现 多起病急,症状重,急性期多 表现为严重截瘫或四肢瘫,尿 便障碍,脊髓损害平面常伴有 根性疼痛或Lhermitte睁,高 颈髓病变严重者可累及呼吸机 导致呼吸衰竭。恢复期较易发 生阵发性痛性或非痛性痉挛, 长时间瘙痒、顽固性疼痛等。 MRI影像特征 脊髓病变多较长,纵向延伸的脊髓长 节段横贯性损害是其特征性影像表现, 矢状位多表现为连续病变,其纵向延 伸往往超过3个椎体节段以上,少数 病例可纵贯全脊髓,颈髓病变可向上 与延髓最后区病变相连。轴位病变多 累及中央灰质和部分白质,呈圆形或 H型,脊髓后索易累及。急性期,病 变可以出现明显肿胀,呈长T1长T2表 现,增强后部分呈亮斑样或斑片样、 线样强化,相应脊膜亦可强化。慢性 恢复期:可见脊髓萎缩、空洞,长节 段病变可转变为间断、不连续长T2信 号。少数脊髓病变首次发作可以小于 2个椎体节段,急性期多表现为明显 肿胀及强化。
将NMO纳入NMOSD,并制定了新的诊断标准
NMOS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dult patients
NMOSD成人患者的诊断标准
核心症状 1.视神经炎
2.急性脊髓炎 3.最后区综合征:其他原因不能解释的顽固性呃逆、恶心、呕吐 4.急性脑干综合征 5.有症状的发作性睡病或急性间脑临床综合征,MRI有典型的NMOSD间脑 病灶 6.有症状的大脑综合征,MRI有典型的NMOSD大脑病灶
2015年国际NMO诊断小组: NMO与NMOSD统一命名为NMOSD,它
是一组主要由体液免疫参与的抗原-抗体介导的CNS炎性脱髓鞘疾病 谱。
流行病学特征:
NMOSD的患病率约为(1-5)/(10万人·年),但在非白种(亚洲、拉丁美洲、 非洲、西班牙裔和美国原住民)人群中更为易感。
性别构成上:NMOSD女性明显高发,女男患病比例高达(9-11):1。
其他表现 颈髓病灶尖端指向脑干
脊髓肿胀
病灶同一部位呈T1序列低信号、T2序列高信号改变
NMOSD的神经影像学表现
脊髓,慢性期 大于3个椎体节段的边界清楚的脊髓萎缩,萎缩的脊髓内可有局部或弥漫的
T2序列信号改变,萎缩的尾端靠近椎体
NMOSD的神经影像学表现
视神经 单侧或双侧视神经、视交叉T2序列高信号、T1序列增强有强化,病灶累及
NMOSD:临床上有一组尚不能满足NMO诊断标准的局限形式的脱髓
鞘疾病,可伴随或不伴随AQP4-IgG阳性,例如单发或复发性ON、单 发或复发性LETM、伴有风湿免疫疾病或风湿免疫相关自身免疫抗体 阳性的ON或LETM等,它们具有与NMO相似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部 分病例最终演变为NMO。 2007年Wingerchuk等将其命名为NMOSD。
2.应用最佳方法检测AQP4-IgG阴性或AQP4-IgG未检测
3.排除其他诊断
NMOSD成人患者的诊断标准
AQP4-IgG阴性或未检测AQP4-IgG的MRI改变 1.急性视神经炎:脑部正常或非特异性白质病变,或视神经T2高信号病灶或
T1增强病灶长度大于视神经1/2或包括视交叉
2.急性脊髓炎:髓内病灶连续3个节段以上(LETM),或有急性脊髓炎病
史的患者3个相邻节段中有局部脊髓萎缩
3.最后区综合征:延髓背部或后部损伤
4.急性脑干综合征:脑室管膜周的脑干损害
NMOSD的神经影像学表现
脊髓,急性期 长节段横贯性脊髓损伤与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相关
T2序列、STIR序列连续3个椎体节段高信号 脊髓中央灰质损伤占70%
T1序列增强有强化,强化的部位和形式不限
2004年发现AQP4-IgG,确认NMO是不同于MS的一个独立疾病
2007年提出的NMOSD概念
NMO诊断标准(2006) 必要条件:①视神经炎;②急性脊髓炎 支持条件:①脊髓MRI T2序列显示病灶超过3个椎体节段;②头颅MRI不符 合MS影像学诊断标准;③血清AQP4-IgG阳性 诊断:所有必要条件,加上至少2个支持条件 以血清AQP4-IgG为标志,NMOSD包括 1.NMO 2.NMO限定形式:①原发性单次发作或复发性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r/LETM);②
流行病学特征:
NMOSD的患病率约为(1-5)/(10万人·年),但在非白种(亚洲、 拉丁美洲、非洲、西班牙裔和美国原住民)人群中更为易感。 性别构成上:NMOSD女性明显高发,女男患病比例高达(9-11):1。 首次发病年龄:见于各年龄阶段,以青壮年居多, 中位数年龄为39 岁。 NMOSD常与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桥 本氏病等发生共病现象。 NMOSD为高复发、高致残性疾病,90%以上患者为多时相病程;约60 %的患者在1年内复发,90%的患者在3年内复发,多数患者遗留有严 重的视力障碍和或肢体功能障碍、尿便障碍。
第一个NMO诊断标准 主要诊断条件:①视神经炎;②急性脊髓炎;③没有神经系统受累的其他 症状和体征。 次要诊断条件:①疾病发生时脑MRI正常或无MS典型病灶;②脊髓病灶超 过3个椎体节段;③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0/m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5/ml 诊断:同时满足3个主要诊断条件和至少1个次要诊断条件;或2个次要诊断 条件加上伴严重视力下降的双侧视神经炎或严重肢体无力的脊髓炎。 对NMO是MS亚型提出质疑和挑战
首次发病年龄:见于各年龄阶段,以青壮年居多, 中位数年龄为39岁。 NMOSD常与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桥本氏病等 发生共病现象。
NMOSD为高复发、高致残性疾病,90%以上患者为多时相病程;约60%的患者在 1年内复发,90%的患者在3年内复发,多数患者遗留有严重的视力障碍和或肢 体功能障碍、尿便障碍。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主要与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IgG)相关,是不同于多发性硬化 (MS)的独立疾病实体。是体液免疫为主、细胞免疫为辅的CNS炎性脱 髓鞘疾病。
概念的演变过程:
传统概念:病变仅局限于视神经和脊髓。
非视神经和脊髓表现:
多分布于室管 膜周围AQP4高表达区域,如延髓最后区、丘脑、 下丘脑、第三和第四脑室周围、脑室旁、胼胝体、大脑半球白质等。
神经指南: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 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简介:
定义: 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以视神经和脊髓受累为主的中 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病。临床上多以严重的视神经炎(ON )和纵向延伸的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LETM)为特征表现,常于青壮 年起病,女性居多,复发率及致残率高。
警示指标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神经功能恶化症状持续进展,考虑多发性硬化
症状持续时间小于4小时,考虑脊髓TIA或梗死;大于4周考虑肿瘤 部分横贯性脊髓炎表现,尤其是MRI不符合LETM时,考虑多发性硬化
脑脊液寡克隆带(20% of NMO VS 80% of MS)
视神经后部,长度大于眼眶至视交叉距离的1/2 脑部:典型的NMOSD损伤表现(一般只需要T2序列高信号即可,除非有
特殊要求)
延髓背侧(尤其是最后区),一般为双侧局限性、靠近上颈段的小病灶 四脑室周围脑干或小脑
丘脑、下丘脑、三脑室周围
融合成片的皮质下白质或深部白质 胼胝体沿长轴不均匀、弥漫性水肿,长度大于胼胝体的1/2 内囊、大脑脚纵向皮质脊髓束
疾病 急性脑干 综合征
疾病 急性间脑 综合征
临床表现 嗜睡、发作性睡病样表现、低 钠血症、体温调节异常等。部 分病变无明显临床表现。
MRI影像特征 位于丘脑、下丘脑、三脑室周边 弥漫性病变
(((4)
疾病 临床表现 意识水平下降、认知语言等高 级皮层功能减退、头痛等,部 分病变无明显临床表现。 大脑 综合征 MRI影像特征 不符合典型MS影像特征,幕上 部分病变体积较大,呈弥漫云雾 状,无边界,通常不强化。可以 出现散在点状、泼墨状病变。胼 胝体病变多较为弥漫,纵向可大 于1/2胼胝体长度。部分病变可沿 基底节、内囊后支、大脑脚锥体 束走行,呈长T2、高Flair信号。 少部分病变亦表现为类急性播散 性脑脊髓炎、肿瘤、脱髓鞘或可 逆性后部脑部样特征。
急 性 脊 髓 炎
临床表现及分型 (3)
疾病 延髓最后 区综合征 临床表现 可为单一首发症状。表现为顽 固性呃逆、恶心、呕吐,不能 用其他原因解释 临床表现 头晕、复视、共济失调等,部 分病变无明显临床表现 MRI影像特征 延髓北侧为主,主要累及最后区 域,呈片状或线状长T2信号, 可与颈髓病变相连。 MRI影像特征 脑干背盖部、四脑室周边、弥漫 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