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遥感概述考试3第三章

遥感概述考试3第三章

传感器和遥感图像特点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传感器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组成:信息收集器探测器处理器输出器2.摄影类型与扫描类型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有什么差异,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P53摄影型:传统摄影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

数字摄影则通过放置的在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光/电转化,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影像。

优点:历史悠久、较为完善、使用广泛、信息量大、分辨率高缺点:受感光剂限制,感光范围0.29-1.10微米P67扫描型: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地物艺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对比:摄影成像扫描成像波谱范围可见光+近红外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光谱分辨率相对低相对高多光谱获取方式多个镜头单镜头,分光数据记录方式胶片、数字数字投影方式中心投影多中心投影3.简述光谱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的关系,(涉及了三个分辨率的概念:光谱、空间、时间分辨率,他们之间的关系)。

P81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

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时间分辨率:对同一目标进行重复探测时,相邻两次探测的时间间隔(重访周期)。

4.什么是高光谱遥感?(结合反射光谱曲线来看书)P70概括的,即百度百科高光谱遥感是高光谱分辨率遥感(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的简称。

它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Lillesand & Kiefer 2000)。

其成像光谱仪可以收集到上百个非常窄的光谱波段信息。

5.成像光谱仪的特点及结构。

A面阵探测器加推扫式扫描仪的成像光谱仪利用线阵列探测器进行扫描,利用色散元件和面阵探测器完成光谱扫描,利用线阵列探测器及其沿轨道方向的运动完成空间扫描。

特点:1空间扫描由固体扫描完成(可见光-近红外,用CCD;短波红外用汞-镉-碲/CCD混合器件);2像元的摄影时间长;系统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均可得到提高;3在可见光波段,分辨率可提高到1-2nm量级,短波红外灵敏度低,热红外暂时不能感应;4总视场角受限制结构:指向镜,物镜,像镜,色散元件,光谱维、空间维。

B线阵列探测器加光机扫描仪的成像光谱仪1空间扫描通过扫描镜摆动在景物方面完成,总视场角大(可达90 );2像元配准好,不同波段在任何时候都同时凝视同一像元;3光谱覆盖范围宽(从可见光直到热红外波段);4适用于航空遥感,因为飞行时间足够慢,读出的时间仅是聚积辐射能量时间的一小部分。

5对像元摄像时间短,进一步提高光谱分辨率和辐射灵敏度较困难结构:扫描镜,物镜,准直镜,色散元件,像镜,光谱维。

6.按摄影机主光轴与铅垂线的关系,航空摄影可分为哪几类?p57按像片倾斜角分类(像片倾斜角是航空摄影机主光轴与通过透镜中心的地面铅垂线(主垂线)间的夹角),可分为垂直摄影和倾斜摄影。

7.影响航空像片比例尺因素有哪些?(怎样测定像片比例尺,有两种方法计算。

)百度文库1)与焦距和航高的关系:航空像片的比例尺与物镜焦距成正比,与相对航空成反比。

若焦距固定不变,相对航高越高,比例尺就越小。

2)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平坦地区:摄像时像片处于水平位置,则像片的比例尺可以近似看成处处一致。

地形复杂地区,由于地形起伏使得每一地物点的航高不同,实际比例尺与不一样。

8.比较航空像片光学特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光学密度:指胶片经感光显影后,影像表现出的深度程度。

感光度:指胶片的感光速度。

反差与反差系数:反差指胶片的明亮部分与阴暗部分的密度差反差系数指拍摄后负片影像与景物亮度之比,即特征曲线的斜率。

9.比较航空摄影像片与地形图的投影性质有什么差别?航空摄影属于中心投影,而地形图的投影属于垂直投影。

地形图是具有影像内容、线划要素、数学基础、图廓整饬的地图。

(老师让我们做的作业上有)10.什么是像点位移,引起像点位移的主要原因。

在中心投影的像片上,地形的起伏引起像片比例尺变化外,还会引起平面上的点位在像片位置上的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像点移动。

起因:像片倾斜,地面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差,物理因素(摄影材料变形,物镜畸变,大气折光,地球曲率等)(定义书P61 起因PPT)11.垂直摄影的航空像片上,像点位移有何规律?(前倾,后倾)1.位移量与地形高差H成正比。

2.位移量与像主点的距离R成正比。

3.位移量与摄影高度(航高)成反比。

(这个作业也做过,书P63)12.目前国际上有哪些比较流行的航空成像光谱仪?具有代表性的面阵推帚型机载成像光谱仪是加拿大的CASI 系统,中国研制的成像光谱仪PHI 也属于这种类型。

(注:这道题,实在找不到。

)13.航空遥感与航天遥感相比有什么特点?两者的差异,优缺点。

航空遥感具有技术成熟、成像比例尺大、地面分辨率高、适于大面积地形测绘和小面积详查以及不需要复杂的地面处理设备等优点。

缺点是飞行高度、续航能力、姿态控制、全天候作业能力以及大范围的动态监测能力较差。

(百度百科)与航空遥感相比,航天遥感具有以下特点:由于航天平台比航空平台高得多,航天遥感的视野比航空遥感开阔,观察的地面范围大,可以发现地表大面积内宏观的、整体的特征;在同样长的时间内,航天遥感的观察范围远远大于航空遥感,因此,航天遥感的效率比航空遥感高得多(课后作业)14.遥感卫星的轨道参数有哪些?1.赤道坐标系:取赤道面基准,以地球自转轴、以及从地心指向春分点的直线为坐标轴所构成的坐标系。

2.2.6个基本轨道参数(1)轨道倾角: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

(2)升交点赤经:卫星由南向北运行时经过的赤道平面的那一点,叫“升交点”,该点离春分嗲的经度值就是升交点赤经。

(3)近地点幅角:地心与升交点连线和地心与近地点连线之间的夹角。

(4)椭圆长半轴:近地点和远地点连线的一半,它标志卫星轨道大小。

(5)椭圆偏心率:椭圆轨道两个焦点间距离之半与半长轴的比值。

表示轨道的形状。

(6)。

卫星过近地点时刻:以近地点为基准表示轨道面内卫星位置的量(以上全部来自PPT)其他的一些常用遥感卫星的参数卫星高度,运行周期,重复周期,降交点时刻,扫描带宽度(以上来自课后业)15.遥感卫星的轨道分类?气象卫星,陆地卫星,海洋卫星(PPT)16.航天遥感平台主要由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地球同步卫星:地球静止轨道,能够长时间观测特定地区,卫星高度高,能将大范围区域同时收入视野,应用于气象和通讯领域。

2.太阳同步卫星:卫星轨道倾角很大,绕过极地地区,也成为极轨卫星,在太阳同步轨道上,卫星于同一纬度的地点,每天在同一地方时同一方向通过。

(PPT)17.扫描成像的基本原理?扫描图像与摄影图像有何区别?原理(书P67)区别(PDF1 P73)a)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地物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波谱段的图像。

b)区别:1)扫描成像较摄影成像波谱范围更广,多了热红外波段。

2)扫描成像光谱分辨率相对高。

3)扫描成像多光谱获取方式为单镜头、分光,而摄影成像为多镜头。

4)数据记录方式扫描成像只为数字,而摄影成像包括数字与胶片。

5)扫描成像的投影方式为多中心投影,而摄影成像的投影方式为中心投影。

18.没有,被老师划掉了。

19.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有哪些?(常用的产品有哪几类)(书P51)Landsat,SPOT,CBERS,EOS MODIS,IKONOS,QUICKBIRD等。

20.海洋卫星有什么用途?(书P 52)用途:观测海况,研究海面形态、海面温度、风场、海冰、大气含水量等。

(上次课堂习题中答案)海洋卫星遥感主要用于海洋温度场、海流的位置、界限、流向、流速,海浪的周期、速度、波高,水团的温度、盐度、颜色、叶绿素含量,海水的类型、密集度、数量、范围以及水下信息、海洋环境等方面的动态监测。

(百度百科)1)提高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

2)为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服务。

3)有利于实施海洋污染监测、监视、保护海洋自然环境资源。

4)有利于加强全球气候演变研究,提高对灾害性气候的预测能力。

5)加成海洋军事活动保障。

6)为海洋专属经济区综合管理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

21.未来航天遥感有哪些发展方向。

(没找到。

)22.ETM+ 与TM的区别。

MSS、TM的Image与SPOT的HRV的异同(书P156)1)区别:ETM+增加了全色波段,分辨率为15m,并改进了热红外波段的空间分辨率。

2)23.微波波段在电磁波谷中的什么位置?微波按其波长,频率可分为什么波段。

P71a)波长在1mm~1m的波段范围b)按照波长可分为毫米波、厘米波、分米波24.与可见光、近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优缺点,近年来对其有何改进?P72a)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b)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普特征c)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穿透能力d)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e)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25.微波传感器分为哪两种,举例说明。

P74a)主动微波遥感:雷达、侧视雷达、合成孔径侧视雷达b)被动微波遥感:微波辐射计、微波散射计26.为什么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提高分辨率?P78由于合成孔径天线双程相移,所以方位分辨力还可以提高一倍。

27.简述雷达图像的距离分辨率与方位分辨率与什么有关?(涉及到两者的概念,他们在图像上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样的?)P76a)距离分辨力与脉冲宽度有关,在理论上等于脉冲宽度的一半。

b)方位分辨力:发射波长越短、天线孔径越大、距离目标地物越近,则方位分辨力越高。

28.画图解释:透视、收缩、叠掩、阴影的产生的条件,理解几何变形对解译的影响。

a)透视b)c)d)阴影e)几何变形29.理解微波遥感图像的主要信息特点,及对图像解译的影响,举例说明。

P72不受大气影响,可从多视角获取空间关系。

30.加拿大遥感卫星RADARSA T的轨道特点与雷达传感器的特点。

P53a)轨道特点:为近极低太阳同步近圆形轨道。

b)雷达传感器特点:携带的合成孔径雷达是一台功率很强的微波传感器,主要用于资源管理、冰、海洋和环境监测等。

31.比较已发射的雷达卫星和计划发射的雷达卫星,说明微波遥感的发展方向。

(没找到)32.简述可见光、热红外、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

(另一本遥感书上一些相关内容,参考吧。

)可见光:可见光区间辐射源于原子、分子中的外层电子跃迁。

热红外:红外辐射则产生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