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与想象》教学设计
宝清二高张红梅
学习目标:.
1、认识联想与想象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2、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3、提高联想与想象之于古诗的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概念指津
(一)、联想知识介绍
1、联想的定义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方式
2、联想的种类:相关联想(如由天阴想到下雨)、相似联想(如由蜡烛想到老师)、相反联想(如由清廉想到贪污)、哲理联想(由梅花苦寒想到磨砺出人才)
(二)、想象知识介绍
1、想象的定义: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改造并创造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
2、想象的种类:
1)根据已知的经验和认识进行想象。
2)利用事物间的相通、相近、相似或相反的关联,丰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
3)大胆虚构,超越时空,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
二、文学创作中的联想想象
晋人陆机的《文赋》就描写了文学创作过程中想象的情形:“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其致也,情瞳眬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连篇,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证。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如果诗人不进入这样的一种忘我而心与物游的想象的至高状态,那么很难想象他能做出什么好诗来。
1、小妹额头突出,东坡笑曰:“未出前庭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小妹又嘲笑东坡下颌之长;“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腮边。
”
2、“茄子皱得像核桃;蒜苗黄得像京剧里奸臣的胡须;运菜车像破冰船;箱子中的黄瓜每一根都翠绿挺拔,像警棍一般笔直,用手一碰发出清脆的声音,像翡翠雕成的工艺品;西红柿都像红玛瑙。
”
3、雨滴到底有多轻/落到桃花上/轻轻地为桃树抹上了一点口红
春风到底有多柔/吹到柳树上/慢慢地为柳树拂开了一双睡眼
大雪到底有多冷/落到树林里/慢慢地让青山愁出了一头白发
三、如何想象诗歌的意境、情感之美呢?
诗歌的言简和意丰得以联系起来的桥梁就是想象,这种想象不仅在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在欣赏诗歌时,作为读者的我们同样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之中。
1、置身诗境。
要沉浸其中,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对外界的各种因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个想象世界中,要记住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经验。
有的时候,这个境界是我们从未体验过的,仍然要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因为传说也好,诗人的想象也罢,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来的,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一个“破”字,不仅有攻破的意思,都让我们想象到,被叛军烧杀掳掠之后,长安城一片残垣断壁,残破不堪,惨不忍睹的景象,一个“生”字,写出草木茂盛的景象,进一步会联想到,之所以杂草丛生,是因为人烟稀少才会如此,人都到哪儿去了呢,有的给叛军捉走了,有的逃难去了,有的被杀戮了,战争时期的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继续置身诗境,我们会进一步想象,如果没被攻破,国都会是什么样子呢,那该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人声喧哗,一片繁华。
2、缘景明情。
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我们在想像中勾勒出来的诗人描绘的意境,触景生情,去感受,体会处于这样的意境中,自己萌发的情感。
从而推想诗人的情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先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因为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想远方,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然后一个“搔”字更激发了我们的想象,面对残破的长安城。
面对沦陷的山河,身陷困境的诗人,除了流泪感伤之外,似乎无能为力了。
于是
他只好挠头。
因焦虑忧愁,不停的挠头叹息,白发也越挠越短,连发簪也要插不上了。
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3、情在言外。
由于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富有跳跃性的。
理解诗句的字面意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用联想想象,理解诗句深层的涵义,也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开头两句,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上次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
诗人是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用,只能僵卧孤村。
保卫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诗人不需要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
可惜无人能理解他,诗人正是因为“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击,最后才把关闲居的。
小结:联想与想象可丰富内容,再现画面,突出形象,强化审美,创造非凡。
清人章学诚就说:“有天地自然之象,有人心营构之象……意之所至,无不可也。
然而心虚用灵,人累于天地之间,不能不受阴阳之消息;心之营构,则情之变易为之也。
情之变易,感于人世之接构,而乘于阴阳倚伏为之也。
思则人心营构之象,亦出天地自然之象也。
”
四、作业设计:请运用想象的方法,散文化语言翻译下面这首诗歌。
秋夜独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后记: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意境,这个意境以物的形式表达出来,却又不是黏着于物的,而是在这个物的境界里生发出一种无一言明的情绪状态,而这种状态只能由想象才能在物质世界中飞腾起来,展开一个观念的世界。
想象是诗人从现实的生活跃入感性天地的最要的催化剂。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样平淡而朴实的诗句的时候,实际上,在这再普通不过的风景之后,隐藏了诗人最自由的想象,诗人其实就是雨中的山果,就是灯下的草虫,诗人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的一份子,那么他的感受也就是大自然的感受的一部分了。
可以说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都是在意境的召唤下的想象,而非仅仅为了文辞的华美和寄意的深刻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