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本品为常用中药。

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陶弘景说:“其茎有节,象牛膝”,故名。

商品分怀牛膝及川牛膝两类。

一、怀牛膝
别名:牛膝、牛夕。

产地:主产于河南沁阳、武陟,现各地引种栽培。

性状鉴别:根细长圆柱形,长30~100厘米,直径0.2~1厘米,外皮肉红色或土黄色,具细微纵皱纹,有横长皮孔及少数须根痕。

质坚略有韧性。

断而角质样,有多数由维管束形成的筋酸点,中心有黄白色的木质心,气特殊,味微甜而涩。

以根条粗长,肉红色,皮细坚实者为佳。

二、川牛膝
别名:拐夕、杜牛夕。

产地:栽培品主产于四川雅安、温江、乐山等地,野生品主产于贵州的水城、织金、纳雍、云南亦产。

性状鉴别:根圆柱形多扭曲,根头部多膨大,上粗下细形似拐杖,故拐膝之名。

长短不一,约30~60厘米,直径1~2厘米。

表面灰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带有细支根及须根痕。

质贱人,断面黄褐色,显纤维性,散生维管束小点继续排列成数圈。

气特殊,味甜微苦。

以根细,分歧少,体柔韧,纤维少者为佳。

主要成分:怀牛膝含皂甙,并含牛膝甾酮。

川牛膝含异怀苋甾酮等。

药理作用:散瘀止痛、活血通经、补益肝肾,现已证实其作用为:
1、镇痛,动物实验证明有一定镇痛作用。

2、兴奋子宫,能加强子宫收缩。

3、利尿,作用较轻微。

4、解痉,对胃肠运动有轻度抑制作用。

5、降压,与扩张血管有关,但作用短暂,不能作为有效的降压药用,治高血压时需要配其他药物。

炮制:坏牛膝切咀,川牛膝切片。

性味:苦、酸、平。

归经:入肝、肾、膀胱经。

功能:补肝肾,强腰膝,破血行瘀。

主治:肝肾不足之筋骨酸软,腰膝疼痛,经闭瘀血,风湿疼痛。

怀牛膝偏于滋补肝肾,治腰酸腿软无力;川牛膝偏于破瘀通经,治瘀血,经闭等,并有降压作用。

临床应用:前人经验取牛膝性善下行,而治疗一系列病症。

所谓“下行”,大致是指:1、使用月经通畅、小便通利、大便易泄,易于向下排出;2、使头部和上半身血液“下行”,
从而减轻头部充血;3、作为药引,引导其他药的药力“下行”到达下半身,治下半身疾患。

根据以上性能,牛膝常用于治疗下列病症:
1、治腰腿疼痛,无论腰腿痛原因属肾虚、风湿或跌打损伤,牛膝都是常用之药。

对肾虚腰痛,牛膝有补益作用,但须加配杜仲、狗脊、续断、桑寄生等药,以加强补力,也可用虎潜丸。

对风湿腰腿痛,牛膝能引药下行,加强祛风、祛湿、止痛作用,常配络石藤、海桐皮、萆薢、苍术等。

对跌打损伤腰腿痛,牛膝能活血散瘀,但须加配其他活血药和补益肝肾药,方如跌打腰痛散。

2、治淋症,前人的经验说“牛膝淋症要药”。

但实际上主要用于治疗淋症而有血尿和腰痛者,如石淋(尤其适用于肾结石),故肾石方中用牛膝作为辅助药。

至于热淋(如尿道炎)有小便困难、尿痛,可用牛膝配当归,黄芩等,方如牛膝汤。

3、治气血瘀滞而致的经痛、经闭、经行后期,取其有收缩子宫和镇痛作用,祛瘀通经,常配四物汤和肉桂、党参等,把调经和调补气血结合起来。

4、治风湿痹痛,不仅能治风湿腰痛,且对四肢风湿痛也适用,常配海风藤、独活、鸡血藤等同服。

5、治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者,有头痛、头晕、眼花,以本品与杜仲、磁石、钩藤、白蒺藜等配伍,方如平肝降压汤。

此方也可用于脑血管痉挛引起的头痛。

6、治齿龈肿痛,由虚火上炎引起的较适用(如牙周病),前人谓取其能引血下行,减轻头部血热,方如加味清胃散,或用牛膝30g、生地30g、代赭石3-g,水煎服。

使用注意:1、牛膝性滑,凡有遗精、脾虚泄泻、崩漏,或孕妇等,均不宜用;2、牛膝生用破血行瘀较好,熟用补益力较强;3、牛膝在商品上怀牛膝(主产于河南怀庆)和川牛膝之分;习惯上认为怀牛膝长于补益肝肾,兼能舒筋健骨,川牛膝长于活血散瘀,兼能宣通关节,但实际上两者功用大同小异,用药不一定严格区分。

用量:6~15g,大剂可用至30g。

处方举例:1、跌打腰腿痛散:川牛膝、杜仲、川续断、乳香、没药、宣木瓜、麻黄、马钱子各18g,共研为细末,每次服3g,温开水送服。

此方不宜多服,痛减后应停用。

2、牛膝汤(《证治准绳》):牛膝、当归、黄芩各等分,共研分,每次6g,水煎服。

3、平肝降压汤:怀牛膝15g、白蒺藜15g、钩藤9g、代赭石30g、龙骨15g、牡蛎15g、白芍12g、元参12g、天冬6g、甘草3g,水煎服。

4、加味清胃散:丹皮6g、生地15g、当归6g、川连3g、牛膝6g、生甘草3g,水煎服。

注:1、怀牛膝为河南特产四大怀药之一(古代武陟、沁阳
属怀庆府)。

四川、贵州、江西等地有野生,一般条短而硬分歧多,油性小,味苦麻。

2、川牛膝品种较多,性状气味差异较大,常见的有下述几种。

(1)麻牛膝:四川、云南野生品,为苋科植物头花葸草(金河牛膝)的干燥根。

根条长圆锥形或圆柱状锥形,一般较川牛膝短,上下两端粗细差异较大,表面皮孔明显,多扭曲,易折断。

味微甘后极苦而麻,京津不习销。

(2)怀牛膝(柳叶牛膝):四川、云南、贵州野生或栽培(栽培者条大,野生者条小),根条圆柱形,弯曲,有时分歧,长可达79厘米,直径0.7~1.3厘米,上端有切去芦头的痕迹。

外皮土黄色,有细顺皱纹,并有须根痕迹。

质柔软,肉实,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至淡棕红色,微带有纤维性,味甜。

(3)味牛膝:别名,末膝、杜牛膝(上海)、尾膝、老鸹窝(天津)。

主产于四川巫溪、奉节及湖北省。

为爵床科植物大马兰的干燥根。

当地名野生膝或土牛膝,仅部分地区使用,并外销东北及出口。

根茎粗大,多分歧,盘曲结节,有多数茎基残留。

须根丛生,为细长圆柱形,长可达50厘米,直径1~6毫米。

表面暗灰色,平滑无皱纹,皮部质脆,带粉性,常有环形的断节裂缝,有时剥落露出木心。

木心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皮部灰白色,木质部暗灰色,味淡。

云南还产有白牛膝,为石竹科植物狗筋曼的根,当地民间使
用,外地不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