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及涂装技术昆山六丰机械工业公司研发工程中心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涂料的定义,作用及发展方向一,涂料的定义涂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胶体的混合物。
通常为液体或固体粉末体。
涂覆于物体的表面之后,能形成一种坚韧的连续的涂膜。
赋予物体以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防腐或标志)的化工材料。
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固有“油漆”之称。
现在合成树脂以大部或全部取代了植物油,故称为涂料。
由于“油漆”这一称呼沿用已久,人们仍将涂料习惯的称为“油漆”。
二,涂料的作用在材料科学中,涂料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建筑,汽车,机械,电器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保护装饰作用,下面就具体的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保护作用。
涂料干结后能形成一层连续的膜,牢固的附着在被涂物的表面上,保护物体不直接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雪季,未了加快融雪,人们在雪中撒上一些盐,融化后的盐水会对汽车车轮或其他零部件有腐蚀作用。
如果在其表面上涂上一层油漆,使之与大气和其它介质隔离起来,起到一种“屏蔽“作用,它们的使用寿命就会大大延长。
2.装饰作用。
就汽车行业而言,对暴露的汽车零部件涂以各种彩色的涂料,不仅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可以美化汽车本身,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达到装饰美的目的。
厂商也可以借此提高产品的使用与销售价格。
3.标志作用。
4.特殊作用。
例如在国防上,涂料常用来伪装军事设备,此外还有防锈,防污,防垢,防滑,防辐射,放火,防霉,防化学腐蚀。
防红外线,导电,导磁,示温,隔音绝缘等作用。
三.涂料工业的发展方向回顾涂料工业的发展史,从开始单独使用植物油到应用天然树脂来改性植物油,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现酚醛树脂,才改变了涂料完全依赖于天然材料的局面。
三十年代出现的淳酸树脂,使涂料摆脱了油性涂料的局面,从而进入合成树脂涂料的时代。
1. 涂料的水性化水性涂料主要分为水溶性树脂漆和水乳胶漆,是一种以水为溶剂和分散介质的涂料品种。
2. 涂料的高固体分化高固分涂料即溶剂用量少,固体含量高的涂料品种。
3. 涂料的无溶剂化所谓无溶剂型涂料,实际上是采用具有活性的乙烯系单体作溶剂在固化时参加成膜反应而不逸散到大气中。
4. 涂料的粉末化粉末涂料完全不使用有机溶剂,是一种理想的防污染涂料。
在铝车轮工业中粉末涂料的工艺已发展成熟,粉末涂料的主要品种有环氧,聚脂,丙烯酸和聚氨脂四大类,其中环氧树脂粉末涂料占70%为了改善涂装性能,通常使用的粉末涂料是它们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第二节涂料的分类涂料的分类方法很多,并且目前世界各国并无统一的分类方法。
不过,通常有以下几类分类方法:1. 按组织形态分:1)按成膜物质的分散形态又可分为:有溶剂型涂料无溶剂型涂料水性涂料高固分涂料粉末涂料2)按是否含有颜料可分为:清漆色漆2. 按涂装方法可分为:喷漆烤漆电泳漆侵漆3. 按涂装工序可分为:底漆腻子面漆透明漆4. 按效果可分为:绝缘漆防锈漆防污漆防腐漆第二章通用术语1.涂料(coating)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防腐,标志等)的固态涂模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之总称。
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固有“油漆”之称。
现合成树脂已大部或全部取代了植物油,故称为“涂料”2.有机涂料(organic coating)主要成膜物质为有机物组成的涂料。
3.无机涂料(inorganic coating)主要成膜物由无机物组成的涂料。
4.色漆(paint)含有颜料的一类涂料,涂于底材时,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不透明漆膜。
5.厚漆(paste paint)颜料份很高的,浆状的色漆。
使用前需加适量清油调稀。
6.调和漆(ready-mixed paint)一般指不须调配即能使用的色漆。
以油脂为单一成膜物质制成的调和漆称为油性调和漆;以油脂为主,加入少量的松香,酚醛树脂等制成的调和漆称为磁性调和漆。
7.瓷漆;瓷漆(enamel)喷涂后,所形成的漆膜坚硬,平整光滑,外观通常类似于搪瓷的色漆,其漆膜的光泽可变化于有无之间。
8.腻子(putty, filler)用于消除涂漆前较小表面缺陷的厚浆状涂料。
9.二道底漆,二道浆(surfacer)多层涂装时,涂于最上层的色漆或清漆。
10.清漆(varnish)不含有着色物质的一类涂料。
涂于底材时,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透明漆膜。
11.面漆(finish; top coat)多层涂装时,涂于最上层的色漆或清漆。
12.底漆(primer)多层涂装时,直接涂到底材上的涂料。
13.溶剂型涂料(solvent based coating)完全以有机物为溶剂的涂料。
14.水性涂料(water (based) paint; water bassed coating)完全或主要以水为介质的涂料。
15.粉末涂料(powder coating)不含有溶剂的粉末状涂料。
16.双组分涂料,双包装涂料(two-component coating; two-pack coating)两种组分分装的,使用前必须按规定比例调和的涂料。
17.漆料(medium; vehicle)一般指色漆中的液相部份。
18.漆基;基料(binder)漆料中不挥发组分。
它能形成漆膜并粘结颜料。
19.成膜物质(film former; film forming material)漆基中能单独形成有一定强度,连续的膜的物质。
20.树脂(resin)一类固态,半固态或假固态,分子量不定的聚合物。
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聚合物。
通常有软化或熔融的温度范围,软化时,在应力作用下有流动的倾向。
21天然树脂(natural resin)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的树脂。
21.合成树脂(synthetic resin)由简单的化合物(其本身没有树脂的特性),通过化学反应(如加聚或缩聚等)制得的树脂。
22.改性树脂(modified resin)通过化学反应使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的化学结构发生部分改变的树脂。
23.增塑剂;增韧剂(plasticizer)可增强漆膜柔韧性的物质。
24.溶剂;真溶剂(solvent)在通常干燥条件下可挥发的液体。
并能完全溶解漆基的单组分或多组分的液体。
25.助溶剂(cosolvent)在通常条件下可挥发的液体。
它本身没有溶解成膜物质的能力,但若以适当的比例与某中成膜物质的溶剂混合,则能增强溶剂的溶解能力。
26.冲淡剂(diluent)单组分或多组分的挥发性液体。
尽管它不能溶解涂料的成膜物质,但可以与该涂料的溶剂一起使用,而不会引起有害的影响。
27.稀释剂(thinner)单组分或多组分的挥发性液体。
加入涂料中能降低其粘度。
28.颜料(pigment)通常是粉末,不溶于介质的有色物质,由于它有光学,保护,装饰等性能而用于涂料。
29透明度transparency物质透过光线的能力。
透明度可以表明清漆,漆料和稀释剂是否含有机械杂质和浑浊物。
30粘度viscosity液体对于流动所具有的内部阻力。
31.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对液体施加的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的比值。
注:1)动力粘度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秒常用单位是厘泊。
2)当剪切应力与速度的比值既不随时间也不随速度梯度而改变时,这种液体称为牛顿型液体,当这一比值变化很小时,机械扰动(如搅拌)对粘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这种液体称为近似牛顿液体;一般清漆和底粘度色漆属于这种液体,这两种液体可用ISO流出杯或涂4杯等测量流出时间(可换算成运动粘度);当粘度随剪切速率变化时,这种液体称为非牛顿型液体(如乳胶漆);它们可用旋转粘度计来测量。
32.运动粘度kmematic viscosity动力粘度与液体密度之比。
运动粘度的国际单位是平方米每秒,惯用单位是厘斯33.流变性rheologic property涂料流动和变形的性质。
注:研究涂料的流变性对涂料的制造和施工是必要的。
一般可用旋转粘度计测试来绘制流动曲线(剪切速率为纵轴,剪切应力为横轴)见图1,牛顿液体的流动曲线是通过原点的直线。
乳胶漆的流动曲线朝纵轴弯曲,属假塑性流动曲线。
浓的粘土悬浮液的流动曲线向横轴弯曲,属膨涨型流动曲线(成品涂料很少有这种流动曲线,但其制造中的研磨料常有这种流动曲线)。
剪切应力图1 流动曲线示意图1.触变性thixotropy涂料受到搅拌或震荡摇动时稠度降低,呈液体流动,而静置时很快挥复到原来凝胶状态的性质。
注:具有触变性的涂料可防止颜料沉淀,并可施涂成相当厚的漆膜而不发生流挂。
35.闪点flashpoint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使液体受热,产生蒸汽,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在火焰存在下发生瞬间闪火的最低温度。
注:一般闪点被校准至101.3千帕大气压下的摄氏温度(按每4千帕相当与1度的比例进行校正,环境气压高时将实测值加上此校正值,环境气压低时减去校正值。
)36.酸值acid value中和产品的1g不挥发物中游离酸所需要的KOH毫克数。
37.皂化值saponification value皂化产品的1g不挥发物所需要的KOH毫克数38.羟值hydroxyl value相当于产品的1g不挥发物所需要的KOH毫克数39.胶凝数lacquer thinner gelling number稀释剂稀释硝化棉(或过氯乙烯树脂等)溶液的能力注:即在规定条件下,以稀释剂配制的硝化棉(或过氯乙烯树脂等)溶液中,逐渐滴入200号油漆溶剂油(或乙醇),直至溶液变混浊(硝化棉或过氯乙烯树脂等析出),以耗用200号油漆溶剂油(或乙醇)的毫升数表示。
40.挥发率evaporation rate;volatility挥发性液体与规定的标准液体(一般为乙醇),在同一条件下的挥发速度之比。
41.耐冻融性freeze-thaw resistance水性漆(乳胶漆,电泳漆等)经受冷冻和随后融化(循环试验)后,保持其原性能的能力。
42.遮盖力;不透明度hiding power; opacity色漆消除底材上的颜色或颜色差异的能力。
43.对比率contrast ratio施涂于规定反射率的黑色和白色底材上的同一漆膜的反射率之比。
44表干时间surface drying time在规定的干燥条件下,一定厚度的湿漆膜,表面从液态转变为固态但其下仍为液态所需的时间。
45.实干时间hard drying time在规定的干燥条件下,从施涂好的一定厚度的液态漆膜至形成固态漆膜所需的时间。
46.流平性leveling; flow施涂后的湿漆膜能够流动而消除涂痕,并且在干燥后能够得到均匀平整漆膜的程度。
47.防白性blush resistance硝基漆或其它挥发性漆在施涂后的干燥过程中,防止漆膜光泽减退没,表面发白的能力。
注:空气湿度大的时候,挥发性漆在喷涂后的干燥过程中,溶剂挥发吸热使湿膜周围大气温度减低到露点以下,因此水分进入湿膜使之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