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期末试题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同学的想法没有体现归属感的是( )A.有点想老师和同学们,早点开学就好了B.我应该为班集体尺自己的一份力C.真感谢班上的同学在我生病时给予的帮助D.我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班级的事与我无关2.中国球星姚明在休斯敦火箭队发挥他的特长,与队友配合默契,成为世界闻名的球星。
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姚明的成长离不开火箭队B.火箭队是姚明成长的园地C.只要在火箭队,姚明就能成为超级球星 D.火箭队是姚明成长的必要条件3.王玲所在的班级学风浓,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在考试中相互较劲,在考前大家相互分享着彼此搜集、整理的复习资料。
凭着这种干劲,该班整体成绩在期末考试中位居全年级第一,这告诉我们:①一个缺乏竞争的集体,将会失去前进的动力;②在激烈的竞争中,应避免与对手接触;③团队精神是一个集体成功的重要保障;④在竞争中,大家要相互激励、帮助。
(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人们常用“多愁善感”、“喜怒无常”来形容青少年的情绪,由此可看出青少年的情绪特点是①比较敏感,但不稳定②比较强烈,但相对脆弱③变化迅速,但不持久④容易总支缺乏理智( ) A.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5.人的情绪复杂多变,最常见的情绪是( )A.喜怒哀乐B.爱恨哀惧C.喜怒哀惧D.喜怒惊怕6.明明在班上的语文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但最近一次考试,他的成绩落后于平时不如他的同学。
刚开始他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后来他分析出自己是考前准备不充分造成考试失利的,一次考试并不代表真实水平,快乐和信心又回到了他的心中。
这说明①合理的想法会产生良好的情绪;②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处理问题,有利于情绪的健康发展;③情绪是可以调控的;④情绪一旦产生,就不能改变(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7.每次敏敏与同学发生误会而心情苦闷时,她都会把这些不开心的事写进日记,有时她也会跟朋友倾诉,这时她的心情就会轻松许多。
她的做法属于( ) ‘A.理智控制 B .合理宣泄 C.行为调节 D.理性升华8.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 A.儿童时期B.青年时期C.老年时期D.少年时期9.2008年8月8日晚,在全球几十亿人的注视下,一场展现中华民族古老而精深的文化的奥运会开幕式呈现在世人面前,那壮丽又引人入胜的场景使得无数中华儿女感动得热泪盈眶,这说明此刻我们对国家产生了( ) A.美感B.义务感C.使命感D.自豪感10.情绪和情感相比( )A.情绪是人类特有的 B.情绪更深刻C.情感更深刻、持久D.情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11.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能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下列不属于规则的是( ) A.交通规则B.班级规则C.思想体会D.社会规范12.对于规则的理解,正确的是:①规则就是可以和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和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和应该怎么做、不可以和不应该怎么做的约定;②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规则;③不同的活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规则;④规则可有可无(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3.规则分为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下列不属于正式规则的是( ) A.道德规范B.法律C.规章制度D.社会制度14.法律的实施是依靠( ) A.社会舆论B.内心信念 C.传统习惯 D.国家强制力15.因为网络交往具有虚拟、隐蔽性,所以我们在网络聊天室、公告栏等场所( ) A.必须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资料B.应共建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C.可以随意骂人 D.可以随意欺诈他人16.我国为保护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而专门制定的一部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7.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父母等长辈的保护,家庭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子女,因此人微言轻父母应做到:①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子女;②经常与子女沟通,对其进行思想教育;③若子女不想读初中,可帮他们找份“工作”;④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18.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这属于的体现。
( ) A.家庭保护 B.司法保护 C.学校保护D.社会保护19.15岁的邓某因参与抢劫一名中年妇女的案件被拘捕,后来法院的少年法庭在审理此案件时,紧紧把握住庭前教育、庭审教育、判后延伸教育等环节,形成教育、感化、挽救一条龙的帮扶体系。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20.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 )A.信任任何人B.对坏人保持警惕C.不相信任何人D.对险情险患置之不理21.下列不属于邻里交往原则的是( )A.助人为乐 B.不干扰别人的生活C.尽可能了解别人的隐私D.尊重他人的个性和生活方式22.下列语句中能恰到好处地反映社区人际关系的是( )A.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B.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C.远亲不如近邻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必须注意( )A.找到好的工具B.寻找好的学习方法C.碰到好的同学和老师D.买到好的工具书24.李伟同学小学时总要等妈妈说好几遍后才开始学习上中学后,他做到了不需妈妈提醒就开始学习这样妈妈就少了唠叨,多了表扬。
李伟的转变说明( )A.科学安排学习时间会使学习更有效率B.唠叨会使人学习得更好C.他妈妈应少关注他的学习D.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25.一个弹簧,适当给它一些向下的压力,它就会向上蹦得高。
更高但当压力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弹簧就会变形,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适度的压力会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②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③压力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④为了避免不良后果,我们应该少给或不给自己压力( )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二、简要回答(20分)26.班级和学校是由同学、老师等组成的大家庭,我们在班级和学校里学习和成长,班级和学校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园地。
⑴为什么说班级和学校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园地?(3分)⑵我们应该如何为班级和学校作贡献?(2分)27.生活中,我们经常出没一些地方如学校、图书馆、影剧院等公共场所,请你任选一个公共场所,列出你认为应遵守的规则?(至少2条,5分)28.2009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时表示:“去年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7954件,重特大渎职侵权案件3211件;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87人,其中厅局级181人,省部级4人,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境内外追逃工作,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200名。
”⑴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⑵法律的作用有哪些?(3分)⑶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2分)29.当我们遇到危险时,能够有效地自救是至关重要的,假设当地震突然来临时,我们应当如何避震自救?(3分)三、辨析题(7分)30.思想品德课上,王老师让同学们围绕“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这个话题进行讨论时,小明说:“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优先考虑个人利益”。
小明的说法对吗?请简要分析。
四、分析说明(11分)31.赵某是某镇初中七年级学生。
一天上数学课,赵某因违反课堂纪律与数学老师顶撞,数学老师将赵某交班主任处理,班主任在教育无效后,把赵某送回家。
其后一连几天,赵某要求回校上课,而班主任要求赵某向数学老师认错后才能返校,可赵某则认为与数学老师顶撞,并非全是自己的过错,双方因此形成分歧,赵某家长不得已,将镇初中告上了法庭。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材料中的班主任侵犯了赵某的什么权利?我国保护此项权利的法律有哪些?(3分)⑵例举我县近年来为维护未成年人的此项权利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4分,至少2点)⑶作为中学生,应怎样珍惜此项权利?(4分)五、探究学习(12分)32.社区,是我们休息、娱乐、交往、生活的场所,为我们创造学习、锻炼、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有的同学却对我们生活的社区不够了解,实际上,我们有责任关注我们的社区和社区中的人和事。
七年级一班一个研究小组拟定以“社区中的邻里关系”为主题,对本社区的邻里关系进行考察研究。
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⑴你所在的社区属于哪类社区?(1分)⑵请你设计考察社区的程序。
(5分)⑶社区成员的义务是什么?(2分)请你就改善邻里关系和增进邻里感情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4分,至少2条)2009年6月四川省青神县七年级政治期末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CDBC,6~10,ABDDC,11~15,CBADB 16~20,BADDB,21~25,CCBDA二、简要回答(20分)26.⑴班级和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场所;是我们陶冶情操、培养品格的环境;是我们培养兴趣和发展特长的园地。
(每点1分,共3分)⑵承担应有的责任,学习螺丝钉精神,做好集体分配给自己的事;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主动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
(2分,答具体的事例也可)27.略。
选公共场所1分,其余每点2分,共5分28.⑴上述材料说明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党和国家惩治腐败的决心和态度是坚定不移的,措施是坚决有力的。
(2分)⑵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利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的关系,解决人与人的纠纷或矛盾作用;法律具有制裁犯罪行为的功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每点1分,共3分)⑶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要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又要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分)29.保持冷静;在楼房里应躲避到开间小的地方如厨房、厕所、内墙根等;可躲避在坚固的桌子下;可用枕头护头;在室外应选择空旷地带,避开高大建筑物,及时求救等等。
(每点1分,共3分)三、辨析题(7分)30.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坚持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和牺牲一些个人利益。
从长远看,提倡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3分)优先考虑个人利益是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是个人主义的体现。
不仅伤害了集体和他人,最终伤害到自己;(2分)因此,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坚持集体利益为重,同时尊重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
(1分)四、分析说明(11分)31.⑴受教育权(1分),《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2分)⑵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