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知识点】资产的计税基础

【会计知识点】资产的计税基础

专题10:所得税费用基础
考点2:资产的计税基础
(一)固定资产
【例题】
【答案】
【例题】
【答案】
1.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1)会计准则规定账面价值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应当计入所形成无形资产的成本(费用化部
【答案】
【举例】
(1)甲公司2×15年发生研发支出1 000万元,其中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费用化的部分为400万元,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为600万元,假定2×16年未发生相关研发费用,该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于2×16年7月1日(当月增加,当月就摊销,半年)达到预定用途,预计可使用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

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资产的,未来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摊销金额的175%予以税前扣除,该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及净残值的税法规定与会计相同。

(2)甲公司2×16年利润总额为5 030万元。

(3)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4)2×16年年末无形资产出现减值迹象(无已提减值),经减值测试,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减值后摊销年限和摊销方法不需要变更。

【答案】
①会计:减值测试前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值600-累计摊销600/5×6/12=540(万元)
②应计提的减值准备=账面价值540-可收回金额400=140(万元)
③会计:减值测试后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540-140=400(万元)
④税法: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原值600-已提摊销600/5×6/12)×175%=945(万元)>账面价值400万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1)会计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税法计税基础:取得时的成本。

【例题】
甲公司2×16年7月以520 000元取得乙公司股票50 000股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

2×16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出售所持有乙公司股票,乙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12.4元。

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答案】
作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乙公司股票在2×16年12月31日的(会计认可的)账面价值为620 000元(12.4×50 000),其计税基础为原取得成本不变,即520 000元,两者之间产生100 000元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四)其他资产
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法规规定不同,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可能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差异。

投资性房地产
项目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
账面价值=初始成本-会计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期末公允价值
计税基础=初始成本-税法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税法不承认减值准备和公允价值变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