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自测题

第七章自测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C)。

A.对外开放B.阶级斗争C.改革D.发展社会生产力2、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D)。

A.姓“资”还是姓“社”B.独立自主还是自力更生C.友好往来还是闭关自守D.“三个有利于”3、我国改革的性质是(C)。

A.要改革社会主义制度B.一个阶级改变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地位的阶级斗争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是改良主义4、下列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是(D)。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B.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D.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5、下列不属于近代中国发生的伟大革命是(A)。

A.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B.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C)。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矛盾是(C)。

A.如何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矛盾B.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8、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A)。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9、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D)。

A.改革B.开放C.现代化D.改革开放10、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A)。

A.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乡镇企业的诞生C.城市企业承包制D.设立经济特区11、下列不属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是(D)A.人民生活标准B.综合国力标准C.生产力标准D.实践标准12、“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C)。

A.人民生活标准B.综合国力标准C.生产力标准D.实践标准1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B)。

A.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B.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C.判断一切改革政策的标准D.判断经济成就的标准1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A)。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物质基础C.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又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权益以及公平正义的实现1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D)。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6、下列关于我国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B、是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革命C、是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7、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在党的(C)会议上作出。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18、(A)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改革开放B.科学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大力发展生产力D.建设创新型国家19、《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

老人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指(C)。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B.建立长江三角区经济特区C.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D.开辟香港、澳门为经济特区20、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D)。

A.经济发展战略目标B.经济发展战略重点C.经济发展目的D.基本国策21、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的是(B)。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届三中全会C.十三届三中全会D.十四届三中全会2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C)。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23、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的关系(D)。

A.对外开放就不讲自力更生B.自力更生就不必要对外开放C.对外开放是自力更生的基础D.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24、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D)。

A.在改革的过程中是否坚持解放思想B.经济是否优先发展C.坚持科教兴国战略D.“三个有利于”标准25、毛泽东在对外开放方面的主要问题是(A)。

A.有开放思想,但是条件不具备B.条件具备,没有开放思想C.条件不具备,也没有开放思想D.条件也具备,也有开放思想26、新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C)。

A.对内改革、对外开放B.“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D.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结合2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D)。

A.以我为主B.以外向经济为主C.保证国家安全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28、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是(D)。

A.加入八国集团对话B.加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C.加入金砖四国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9、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C)。

A.“引进来”B.“走出去”C.“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D.创新利用外资方式30、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的最重要的依据是(D)。

A.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B.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C.经济格局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D.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二、多项选择题1、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是(ABC)。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B.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D.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E.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2、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主要是指改革(ABCD)。

A.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B.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C.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D.改革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标E.改革是否定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近代中国发生的三次伟大革命是(CDE)。

A.洋务运动B.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C.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E.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4、改革开放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在于(ABCDE)。

A.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B.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C.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D.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社会主义E.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5、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得什么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CDE)A.世界人民的面貌B.世界各个国家的面貌C.中国人民的面貌D.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E.中国共产党的面貌6、新时期改革开放实现了一系列历史性转变,主要有(CB)。

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C.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从僵化教条到解放思想E.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到对外开放7、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主要内容有(ABCDE)。

A.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B.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C.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具有内在统一性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E.改革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BCDE)。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D.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E.通过改革发展来促进社会稳定9、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相互关系是(ABCD)。

A.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一致的B.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是对外开放的目的C.自力更生发展本国经济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D.两者都是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E.两者存在矛盾,是根本对立的10、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BCD)。

A.多合作B.全方位C.多层次D.宽领域E.双赢11、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AD)。

A.废除人民公社B.改革人民公社C.发展乡镇企业D.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E.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2、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内容有(ABD)。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E.是否有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3、我们党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原则是(ABCDE)。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动态协调和相互促进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D.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E.通过改革发展来促进社会稳定1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对象包括(ABCDE)。

A.社会主义国家B.资本主义国家C.发达国家D.发展中国家E.欠发达国家15、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哪些安全受到挑战?(ABCDE)A.经济安全B.政治安全C.文化安全D.环境安全E.生态安全三、辨析题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2、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四、材料分析题材料:30年来,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我们的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