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212i i-=+( ) A .i B .i - C .4355i -- D .4355i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212251212125i i i ii i i i ---===++-,故选A . 考点:复数的运算.2.已知0,0x y >>,且21x y +=,则xy 的最大值是( ) A .14 B .18C .4D .8 【答案】B考点:基本不等式的应用.3.已知,a b R ∈,则a b >是11()()22ab<的( )条件A .充分不必要B .必要不充分C .必要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根据指数函数1()2xy =为单调递减函数,则当a b >时,11()()22ab<成立的;当11()()22a b <时,a b >是成立,所以a b >是11()()22a b <的充要条件,故选C . 考点:充要条件的判定及指数函数的性质.4.下列参数方程(t 为参数)中,与方程2y x =表示同一曲线的是( )A. 2x t y t =⎧⎨=⎩ B .2tan tan x t y t ⎧=⎨=⎩C. x ty =⎧⎪⎨⎪⎩2tan tan x t y t =⎧⎨=⎩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A ,C ,D 项中0y ≥,而题设中函数y 的值域为全体实数,故A 项中的方程与方程2y x =表示的不是同一曲线,均可排除,通过B 项中的方程组可求得y 和x 的关系式为2y x =符合题意,故选B . 考点:抛物线的参数方程.5.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1)2f -=,且对任意x R ∈,()2f x '>,则()24f x x >+的解集 为( )A .(1,1)-B .(1,)-+∞C .(,1)-∞-D .R 【答案】B考点:函数单调性的应用.6.已知函数32()422f x x ax bx =--+在1x =处有极大值-3,则ab 等于( ) A .2 B .3 C .6 D .9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2()1222f x x ax b '=--,因为()f x 在1x =处有极大值3-,所以(1)12220(1)4223f a b f a b '=--=⎧⎨=--+=-⎩,解得3,3a b ==,所以9ab =,故选D . 考点:用导数在函数的极值(点)的应用.7.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a b 、是自然数,若3a b +≥,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提出的假设应该是( )A .a b 、至少有二个不小于2B .a b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C .a b 、都小于2D . a b 、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和步骤,应先假设命题的否定成立,而命题“已知a b 、 是自然数,若3a b +≥,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的否定为“a b 、都小于2”,故选C . 考点:反证法.8.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324x t y t =+⎧⎨=-⎩(t 为参数),则直线l 倾斜角的余弦值为( )A .45-B .35-C .35D .45【答案】B考点:参数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9.不等式2313x x a a +--≤-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 B .(][),25,-∞+∞ C .[]1,2 D .(][),14,-∞-+∞【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因为31(3)(1)4x x x x +--≤+--=,不等式2313x x a a +--≤-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所以234a a -≥,解得4a ≥或1a ≤-,故选D . 考点: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成成立问题的求解,着重考查了绝对值三角不等式x a x b a b +-+≤-,同时考查了等价转化思想与恒成立问题的求解方法,属于中档试题,本题的解答中,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31(3)(1)4x x x x +--≤+--=,把不等式的恒成立,转化为234a a -≥,即可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10.设01x <<,,a b 为常数,则221a b x x+-的最小值是( ) A .2()a b - B .2()a b + C .22a b + D .22a b - 【答案】B考点:基本不等式的应用.11.已知抛物线244x t y t⎧=⎨=⎩(t 为参数)的焦点为F ,则点(3,)M m 到F 的距离MF 为( )A .1B .2C .3D .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抛物线的普通方程为24y x =,则其准线方程为1x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点M 到焦点F 的距离等于点M 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所以点(3,)M m 到F 的距离MF 33142p=+=+=,故选D . 考点:抛物线的参数方程;抛物线的定义.【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参数方程、抛物线的定义的应用,着重考查了学生对抛物线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以及等价转化的思想的应用,属于基础题,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把抛物线上点M 到焦点F 的距离等价转化为点M 到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利用02p MF x =+,即可求解.12.设直线2:a l x c =-与双曲线2222:1(0,0)x y E a b a b-=>>的两条渐近线交于,A B 两点,左焦点(,0)F c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内,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 【答案】B考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准线方程、渐近线方程的形式,同时考查了圆内的点满足的不等式关系和双曲线离心率本身的范围,着重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运算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本题的解答中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方程及准线方程,求得交点,A B 的坐标,再利用圆内的点到圆心距离小于半径,列出,,a b c 满足的不等式,得到b a <,即可求出离心率的取值范围.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满分20分.)13.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某校三位学生参加数学省举行的数学团体竞赛,对于其中一题,他们各自解出的概率分别是111,,534,由于发扬团队精神,此题能解出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35【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三维同学都未接触的概率为1112(1)(1)(1)5345---=,所以发扬团队精神,此题能解出的概率是23155-=. 考点:相互独立事件中概率的乘法公式.14.若关于x 的不等式12a x x ≥++-存在实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3,)+∞考点:绝对值不等式的意义;不等式的有解问题.15.在极坐标系(,)(0,02)ρθρθπ>≤<中,曲线2sin ρθ=与cos 1ρθ=-的交点的极坐标为________.【答案】3)4π【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将2sin ρθ=与cos 1ρθ=-消去ρ,得2sin cos 1θθ=-,所以sin 21θ=-,因为02θπ≤<,及sin 0,cos 0θθ≥≤,所以2πθπ<<,所以22πθπ<<,所以33224πθθπ=⇒=,将34θπ=代入2sin ρθ=,得32sin 4πρ=⨯=,所以曲线2sin ρθ=与cos 1ρθ=-的交点的极坐标为3)4π.考点:极坐标的应用.【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极坐标系中曲线与曲线的交点的极坐标分求解,属于基础题,此类问题的解答可直接代入计算,亦可先把曲线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联立方程组,求出其焦点的坐标,再化为极坐标,体现了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属于基础题,本题的解答中将2sin ρθ=与cos 1ρθ=-消去ρ,得2sin cos 1θθ=-,即可曲求解θ的值,再代入任意一个方程,即可求解出ρ的值,得到交点的极坐标.16.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命题“2,13x R x x ∃∈+>”的否定是“2,13x R x x ∀∈+>”;②在空间中,m n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如果,n αβαβ⊥=,m n ⊥,那么m β⊥;③将函数cos 2y x =的图象向右平移3π个单位,得到函数sin(2)6y x π=-的图象;④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且21(0)()(1)(0)x x f x f x x -⎧-≤=⎨->⎩,若方程()f x x a =+有两个不同实根,则a 的取值范围为(,1)-∞.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③④考点:命题的真假判定.【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定与应用,着重考查了分段函数的解析式的而求解和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关系的综合应用,训练了函数的零点的判定方法,属于中档试题,本题④的解答中,由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得到函数在0x >的部分是将(1,0]x ∈-的部分,周期性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确定方程()f x x a =+有两个不同实根,则a 的取值范围为(,1)-∞是解答的一个难点,充分体现了转化的思想方法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满分10分)设函数()f x(1)当5a =时,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2)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试求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23,-∞-+∞;(2)3a ≤.考点: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绝对值不等式的应用. 18.(满分12分)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3x y ⎧=⎪⎪⎨⎪=+⎪⎩(t 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C的方程为ρθ=.(1)求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圆C 与直线l 交于点A 、B ,若点P 的坐标为,求PA PB +.【答案】(1)22(5x y +=;(2)考点:极坐标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直线参数方程参数的几何意义. 19.(满分12分)命题:p 关于x 的不等式22(1)0x a x a +-+<的解集是空集,命题:q 已知二次函数2()2f x x mx =-+ 满足33()()22f x f x +=-,且当[]0,x a ∈时,最大值是2,若命题“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1(,1](0,)(3,)3a ∈-∞-⋃⋃+∞. 【解析】试题分析:先求出命题p 与命题q 分别为真命题时,实数a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p 或q ”为真,进行分类讨论求解实数a 的取值范围.考点:命题真假判定与应用.20.(满分12分)通过随机调查某校高三100名学生在高二文理分科是否与性别有关,得到如下的列联表:(单位:人)(1)从这50名女生中按文理采取分层抽样,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问样本中文科生与理科生各多少人?(2)从(1)中抽到的5名学生中随机选取两名访谈,求选到文科生、理科生各一名的概率;(3)根据以上列联表,问有多大把握认为“文理分科与性别”有关?【答案】(1)文科生3人,理科生2人;(2)35;(3)有99%的把握认为“文理分科与性别”有关.【解析】试题分析:(1)女生中按文理采取分层抽样,比值为3:2,可得样本中文科生与理科生的人数;(2)列出基本事件的总数,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即可求解概率;(3)计算统计量2K,然后与临界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考点:抽样方法;古典概型及其概率的计算;独立性检验.21.(满分12分)已知直线1y x =+被圆2232x y +=截得的弦长恰与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短轴长相等,椭圆C 的离心率e = (1)求椭圆C 的方程;(2)已知过点1(0,)3M -的动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试问:在y 轴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T ,使得 无论l 如何转动,以AB 为直径的圆恒过定点T ?若存在,求出点T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212x y +=;(2)存在一个定点(0,1)T 满足条件. 【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设可知1b =,利用e =,即可求得椭圆的标准方程;(2)先猜想T 的坐标,再进行验证,若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其方程代入椭圆的方程,消去y 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再结合根系数的关系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公式即可证得.试题解析:(1)则由题设可求得1b =,....................................2分又e =a =C 的方程是2212x y +=..................................4分解法二:若直线l 与y 轴重合,则以AB 为直径的圆为221x y +=,若直线l 垂直于y 轴,则以AB 为直径的圆为22116()39x y ++=,....................6分 由22221116()39x y x y ⎧+=⎪⎨++=⎪⎩,解得01x y =⎧⎨=⎩,由此可知所求点T 如果 存在,只能是(0,1).........7分 事实上点(0,1)T 就是所求的点,证明如下: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即直线l 与y 轴重合时,以AB 为直径的圆为221x y +=,过点(0,1)T ;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方程为13y kx =-,考点: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几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几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向量的坐标运算等知识的应用,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应用,属于中档试题,本题的解答中,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代入椭圆的方程,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再结合根系数的关系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公式即可证得.22.(满分12分) 已知函数()(0)b f x ax c a x=++>的图象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为1y x =-. (1)用a 表示出,b c ;(2)若()ln f x x ≥在[)1,+∞上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1)112b a c a=-⎧⎨=-⎩;(2)1,2⎡⎫+∞⎪⎢⎣⎭. 【解析】 试题分析:(1)通过函数的导数,利用导数数值就是切线的斜率,切点在切线上,求出,b c 即可;(2)利用()ln f x x ≥,构造函数()()ln g x f x x =-,问题可转化为()()ln 0g x f x x =-≥在[1,)+∞上恒成立,考点:函数的恒成立;利用导数在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领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与导数的关系、曲线切线方程的求解、函数恒成立问题等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思维量与运算大,属于难题,需要仔细审题、认真解答,同时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本题的解答中,利用()ln f x x ≥,构造函数()()ln g x f x x =-,问题可转化为()()ln 0g x f x x =-≥在[1,)+∞上恒成立,利用导数求出函数[1,)+∞上最小值大于0,即可求出a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