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案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案

§1.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体验,了解防治噪声的方法;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难点:1、噪声的危害;2、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小段轻音乐,感受一下音乐的美妙吧。

(手机播放一段轻音乐)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此刻的你正悠闲的躺在家里温馨的小床上,听着这样的轻音乐,很轻很轻……你就要睡着了……突然,你家隔壁传来这样的声音(播放一段嘈杂的声音)此时的你有什么感觉?【生】很不舒服。

【师】是的。

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心情舒畅,而吵闹繁杂的声音使得我们心情烦躁。

生活中,我们会听到许多不悦耳或者说是影响了我们正常工作学习的声音。

通常我们会将这些令人不愉快的声音叫做——噪声。

这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定义的,既是: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同学们翻开书25页,把噪声的概念勾一下。

(板书: 噪声的概念:1、从环境保护角度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师】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物理学角度去定义噪声。

第一节的时候我们学习过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噪声也是声音,只不过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

(板书:2、从物理学角度定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师】由噪声的定义看来,噪声的来源是非常之广泛的,对吧?那么这些噪声是从哪来的呢?同学们了解的有哪些地方会产生噪声?【生甲】街道上车的声音。

【生已】建筑工地机器运作声,还有工厂里的机械运作声。

【生丙】隔壁邻居开的过大的电视音量声。

【生丁】图书馆里人的说话声。

…………【师】对,同学举了很多很多的例子,都是正确的。

老师将你们说的这些噪声来源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板书:噪声来源: 1、交通运输噪音 2、施工噪音 3、工业噪音 4、社会生活噪音)【师】同学们知道当今社会有几大污染吗?这几大污染指的是什么?【生】有水污染、大气污染。

【师】除了水污染、大气污染,还有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噪音污染。

既然是污染,不言而喻,对我们,对社会环境,肯定就存在一定的危害。

那么具体的噪音污染有哪些危害呢?它的危害程度到底有多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教科书25页至26页的“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师】噪声有强有弱,为了方便,人们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人们规定0dB为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而较为安静比较适合人们工作学习和休息的环境呢就是30dB~40dB左右,比如图书馆、卧室这些地方。

如果当某个人说话的声音到达70dB的时候,就会影响干扰其他人的谈话,甚至影响别人的工作效率了。

因此呢同学们要注意,当有人在学习或工作时,不要太大声的说话,这样会影响到别人的,好吗?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留意,一些长期生活在很吵闹的环境中的人,比如长期开拖拉机的人,或是长期在机械厂车间工作的人,他们的听力会比一般人的听力要弱一些,就是我们说的耳朵比较背。

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知道吗?【生】不知道。

【师】这是因为拖拉机在工作时的声音很大,机械厂车间里的声音也很大,达到了100dB左右,人要是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环境中,听力会受严重影响,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师】如果声音达到150dB的环境,人的鼓膜会破裂出血,导致人失去听力。

同学们看,噪声的危害是不是很大呢?【生】是。

【师】刚才我们说的不同等级的噪声存在这许多的危害,现在我将在这些危害总结为两个方面——心理影响和生理影响。

哪些属于心理影响,哪些属于生理影响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板书: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等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的情况。

)【师】既然噪声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是不是应该想办法防治和控制它,减小它对我们生活和生理的影响呢?对此,同学们都有哪些办法呢?【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你们先思考两个问题。

声音从产生到我们人耳听到它,共有几个阶段?分别是那几个?【生】三个。

声源振动发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鼓膜振动听到声音。

【师】很好。

完全正确。

(板书:控制噪声声音从产生到人耳听到: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师】声音从产生到人耳听到,共经历三个阶段,那么同学们想想,为了使我们听到的声音尽可能的小,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采取哪些措施?【生甲】捂住耳朵。

【生乙】用东西把发声体罩住。

【生丙】可以把门关上。

【师】嗯,同学们的办法还是挺多的啊。

甲同学说的捂住耳朵,其实就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对吧?那么乙同学说的是在什么地方减弱噪声呢?还有丙同学说的呢,又是在什么地方做处理了?【生】乙同学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丙说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师】对,很好。

除了这三位同学说的方法外,其他同学还有别的办法吗?【生甲】可以戴上耳罩或者耳机。

【师】戴上耳罩或耳机是属于在哪个阶段减弱噪声?【生】在人耳处。

【师】嗯,在人耳处减弱。

还有其他的吗?【生】可以给声源装上消声器。

【师】不错。

装消声器。

同学们所说的这些方法,其实归结下来还是三个方面来减弱噪声的,对不对?就是刚才说的三个阶段——声源处、传播过程中还有人耳处。

在声源处控制其实就是防止噪声产生,传播过程中控制相当于阻断噪声的传播,而在人耳处控制就是防止噪声进入我们的耳朵。

(板书:控制噪声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师】好了,想必大家对噪声、及其危害和如何控制它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了。

现在我们来看书上27页图1.4-4看看这几种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类?【生】摩托车的消声器属于防止噪声产生,隔音板属于阻断噪声的传播,戴耳罩属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师】好的。

回答正确。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首先了解的是噪声的定义,从环境保护以及物理学两个角度来定义的。

环境保护: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物理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接着我们说了噪声的四个来源地——交通运输、施工、工业、社会生活。

再接着我们说了噪声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的两个方面危害——生理和心理危害。

为了尽可能减小噪声对我们的危害,我们根据声音产生到传入耳朵的三个阶段找到了相应的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师】由于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人们把噪声叫做“隐形杀手”。

现代的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

因此,同学们也应该为我们的生存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

比如说,树木就可以很好的阻挡噪声的传播,因此我们可以在我们居住的周围栽种更多的花草树木。

又比如,为了不影响别人正常的作息,我们尽量不要大吵大闹等等。

从现在开始,为了早日消灭噪声这个“隐形杀手”努力吧同学们!!另外,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能不能用什么可行的方法将这些声音加以利用,使其成为有用的东西呢?这是你们回去以后的任务哦,回去搜集关于声音的利用的资料。

下节课,老师要提问的哦。

【师】好了,现在还有一点时间,我们来看看这节课的课后练习。

大家翻开书28页。

(给学生讲解课后练习)课后练习:1、调查一下校园里或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

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与班里的同学交流,看看谁调查的更仔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2、在工厂里,噪声主要来源于;在你公路上,噪声主要来源于。

3、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面是有效合理的?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你教室周围植树;D、早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4、在你安静环境里,测量你的脉搏在1min里的跳动次数。

在你声音过大的环境里,你的脉搏有变化吗?测量一下!板书:§1.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噪声的概念:1、从环境保护角度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从物理学角度定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声来源:1、交通运输噪音2、施工噪音3、工业噪音4、社会生活噪音噪声的危害: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等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等控制噪声声音从产生到人耳听到: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