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作者:刘晨付秋峰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8期
洛阳是一座具有浓重历史文化色彩的古城。
历史上曾经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洛阳同时也是一座风光秀美、独具魅力的优秀旅游名城。
近年来,洛阳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强力推进旅游业发展。
但总的来说,洛阳旅游业的发展并不很理想,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通过对洛阳旅游业的实际考察,对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其出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案,希望对洛阳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做出贡献。
一、洛阳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一)洛阳旅游产业体系日渐完善
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
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洛阳旅游业也步入发展快车道,截止至2014年底,全市国内国际旅行社88家,其中四星级旅行社6家,三星级旅行社30家,二星级旅行社41家。
星级饭店66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38家;开放性旅游景区(点)74家,其中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15家、3A级景区16家。
(二)洛阳旅游资源遍布全市
洛阳悠久的建都史使其披上了一层浓浓的古文化外衣,十三朝古都的美誉更是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除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外,洛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同时拥有国内罕见的自然旅游资源。
其部分代表性景区列表如下:
(三)洛阳旅游经济较快发展
近年来,洛阳市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在旅游经济效益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4年洛阳接待游客总人数9469.81万人次,同比增长10.01%;旅游总收入600.96亿元,同比增长23.9%。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2%;旅游创汇23816.28万美元,同比增长
17.34%;接待国内游客9385.61万人次,同比增长9.93%。
国内旅游收入586.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07%。
二、洛阳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特色单一
洛阳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但是在游客印象里最深的估计也只有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和“甲天下”的牡丹花了。
提起洛阳,人们心中除了出现洛阳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外再无其他。
而造成这种局面就是因为洛阳旅游特色单一,在大力宣传洛阳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外,忽略了其他旅游景点的宣传与营销,从而使洛阳的众多旅游资源埋没在这三样盛名之下,发挥不出自身的优势。
(二)旅游产业规模小,链条偏短
洛阳众多的旅游资源与洛阳现有的旅游产业规模并不相称,在硬件方面,洛阳现有的星级饭店、旅行社数量等与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相比较少。
在软件方面,高素质旅游人才、高质量旅游服务也显得捉襟见肘。
旅游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带动效应不强。
除了旅游产业规模不大以外,洛阳旅游产业链条偏短也制约了其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目前,洛阳的旅游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层面上,新型的旅游产品偏少,旅游业链条短小,旅游项目局限,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不高,带动性不强。
(三)基础设施薄弱
面对飞速发展的旅游业,滞后的基础设施又成为阻碍洛阳旅游业发展的新瓶颈。
每年牡丹花会期间,由于宾馆、酒店价格飙升,房源严重紧张,很多游客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住宿的地方,除了星级酒店、宾馆外,游客集散中心、旅游交通停车场、旅游公厕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多个旅游景点一到旺季就会出现人群拥堵、车辆堵塞的局面,导致我出不去,你进不来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景区景点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四)旅游高素质人才缺乏
目前洛阳旅游业人才状况是旅游专业高素质人才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服务质量不高。
具体表现在:首先,熟悉景区规划、线路策划、营销推广等方面的专门技能人才非常缺乏。
其次,由于旅游产业的门槛对文化素养要求不高,造成了旅游从业者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多为高中、中专,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的人才非常稀少。
再次,由于旅游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基层的旅游从业者普遍专业知识匮乏,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造成坑蒙拐骗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三、洛阳旅游业发展对策
(一)加强旅游特色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
针对洛阳来说,除了宣传龙门石窟、白马寺和牡丹花外,也要打造其他知名资源品牌。
一、对其他的重点景区,白云山、老君山、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龙潭峡等,要深入到景区内部,因地制宜,突出每个景区的特色,从而打造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
二、针对洛阳悠久厚重
的历史文化,要将旅游与文化充分融合,以文化为载体,旅游为形式,推进二者的互动和融合,突出文化旅游特色,从而增强旅游吸引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二)加快旅游产业规模建设,促进产业融合
洛阳旅游业要想飞速发展,必须要加快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以强带弱,引起连锁效应,从而促进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加快旅游产业规模建设的过程中,要合理开发、和谐发展,保证洛阳旅游产业在“科学、和谐、高速”的轨道上发展。
在加快旅游产业规模建设的基础上,也要使旅游产业链条增长以及促进各产业间的相互融合,使传统的观光旅游朝着更加多面、多类型的旅游项目发展,同时可以使旅游产业与现代农业、环保型特色工业等想融合,促使洛阳形成旅游产业规模宏大、链条齐全、各产业相融合发展的健康局面。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针对洛阳所出现的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一、加快旅游住宿设施建设,加大规模建设一批中低档的经济型酒店、家庭旅馆等,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住宿需求。
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加快改造和建设一批停车场、超市、公厕等,增设城区到各旅游景区以及旅游景区之间的旅游专线车。
(四)提高旅游产业员工素质,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
高素质的人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随着国际环境的大发展,旅游产业的全方位人才显得更为紧俏,因此,要想旅游产业发展的好,人才要留的好。
一、加大投资,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学历、高水平的旅游人才。
二、加强对各旅游产业员工的培训,可以聘请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培训讲师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也可以定时参加各项相关的培训班,从而提高员工的素质。
三、加强旅游产业人才的监督与考核,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行为。
四、结论
洛阳市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很多问题,以至于阻碍其前途的发展,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以此提高洛阳旅游业发展的免疫能力,使其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