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间质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考试重点总结

间质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考试重点总结

病因
1.药物
(1)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及中成药:如关木通、广防己等。
(2)抗生素:利福平、美洛林、头孢呋辛、先锋罗欣等。
(3)镇痛药:扑热息痛、阿司匹林、非那宗等。
(4)非留体抗炎药:双氯芬酸、吲哚美辛、羟基保泰松、吡罗昔康、布洛芬等。
(5)利尿剂:氢氯噻嗪、氨苯蝶啶、呋塞米。
(6)造影剂:泛影葡胺、胆影葡胺等。
3.替代治疗 尿毒症时行替代治疗。
1、2条,再加上第3、4条中任何一条即可临床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
1.感染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2.马兜铃酸肾病:肾间质寡细胞性纤维化,无炎细胞浸润
治疗
1.停用致敏药物
2.激素泼尼松口服每日30~40mg,好转即逐渐减量,共2~3个月
3.ARF时透析治疗
慢性间质性肾炎
病理表现
肾间质(纤维化) 及肾小管(萎缩)慢性病变
间质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考试重点总结
病理表现
肾间质(弥漫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肾小管(退行性变)急性病变
临床表现及诊断
1.近期用药史。
2.药物过敏表现,常有药疹、药物热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尿检异常,常表现为无菌性白细胞尿、血尿、而尿蛋白较轻。
4.肾功能急剧坏转,常呈ARF,并常伴严重肾小管功能损伤出现肾性糖尿及低渗透压尿等,B超双肾增大。
(7)重金属:镉、铅、锂。
(8)化疗及免疫抑制药:如顺铂、甲氨蝶呤、丝裂霉素、阿霉素、白介素-2、环孢素A等。
2.慢性尿路感染
3.代谢紊乱 高钙血症、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胱氨酸尿症。
4.免疫性疾病
5.遗传性疾病
临床表现与诊功能明显受损,重吸收、浓缩功能降低出现口渴、多饮、多尿,低比重尿、低渗透压尿、肾性糖尿、肾小管酸中毒、低钾肌无力。
3.后期可出现肾小球功能损害(血肌酐增高)、高血压、贫血。
4.尿液检查蛋白尿不多、血尿不多见、水肿不明显,镜检可见少量红、白细胞及管型。
5.肾萎缩。
鉴别诊断
慢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受损明显。
治疗
1.祛除致病因子及时停用致病药物,治疗原发病。
2.对症处理 如治疗肾小管酸中毒、贫血、高血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