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应力分析基础理论
疲劳失效的研究最早由A.R.C. Markl et. al.在上世纪 40至50年代进行;
疲劳失效
温度的变化导致结构可能在冷热两个状态下产生屈 服变形;
疲劳失效
与垮塌性荷载不同的是,当材料发生屈服时,如果 应力峰值满足一定条件下,并不会立即发生非自限 性的失效,而是系统停止运行后,产生自限性的残 余应力。
强度理论
我们如何来评价失效?——通过强度理论 第一强度理论:最大主应力理论(Rankine) 第二强度理论:最大伸长线应变 第三强度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Tresca) 第四强度理论:最大变形能理论(Von mises)
强度理论
第三强度理论: 第四强度理论:
S13
S 1 21 2 2 2 3 2 3 1 2
CAESAR II 管道应力分析理论
AECSOFT
前言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管道应力分析? 我们需要做什么? 我们如何模拟一个管道系统? 我们如何来分析计算的结果?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管道应力分析?
复杂管线中可能存在压力、重量、温度、风、海浪、土壤约 束以及地震、动设备的振动、阀门关闭、开启导致的水锤气 锤等外力载荷作用。载荷是管道产生应力问题的原因。
梁单元上纯弯曲的概念:
当梁发生纯弯曲时,各截面上的弯矩值唯一(整个 截面的弯矩由唯一值表示),且不存在剪力,截面 发生转动,梁轴线变为弧线,但转动后各截面仍为 平面。在这种假设下,应力S=M/Z.(胡克定律)
如果不使用纯弯曲假设,则上式不一定适用。
3D梁单元示例
这是一个简单的悬臂梁模型:当在自由端作用集中 载荷P之后,其挠度为:
应力计算式:
S 1 F A / X A m M / Z P / 4 t d S h
一次应力通常暗示了支架跨距是否满足要求;
疲劳失效
除了灾难性的垮塌性失效外,管道常常因为温度的 反复变化导致管壁发生局部疲劳失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温 度的变化而形成一次次循环加载,最终失效。
材料的失效
材料的失效由载荷引起。规范通常将重量、压力、 温度、风、地震、土壤等各种各样的载荷进行分类 ,根据失效形式的不同进行区分。
载荷种类 Load Type
持续性荷载Deadweight loads 热胀荷载Thermal loads 活荷载Live loads
持续性荷载Deadweight loads
热胀荷载属于非垮塌性荷载,主要由温差及管道-设 备连接管口的初始位移引发,其特征是自限性,伴 随着结构的热胀变形而消失,如果变形不能得到吸 收则转化为结构的局部屈服及二次应力。热胀荷载 与疲劳密切相关。
热胀荷载Thermal loads
该荷载伴随结构的变形而消失。
活荷载Live loads
类似于垮塌性荷载,不持续发生,偶尔会发生 作用,例如风、雪、地震等。
摩尔应力圆
将任意截面上的正应力,剪切应力数值反映在坐标 轴上就得到摩尔应力圆,如下图所示:
主应力及最大剪应力
主应力表示在某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而无剪切应力, 这种情况是确实存在的;
最大剪应力则是指在某个截面上的剪切应力最大;
主应力及最大剪应力
对于三向应力状态,存在三个主应力,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最大剪应力与主应力的关系为?
≤Sy/2 或者S1-S3≤Sy 管道规范将S1-S3定义为“Stress Intensity”,他必
须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 注:规范应力则是在S1-S3的基础上加入一些修正系
数
规范公式与理论的关联
主应力永远按照大小排序,即S1>S2 > S3; SH(环向应力)通常是正值,规范要求使用SH来评定最小壁厚 径向应力为0,假设这里是第三主应力S3; 轴向应力SL,假设是正值,则在拉伸情况下,第一主应力是外
应力状态的简化
当同时考虑轴向、径向、环向应力时,结构处于三 向应力状态,根据前面的叙述,我们略掉径向应力 分量,则应力状态从三维变为二维(即忽略下图中 的σR);
载荷的转化
应力乘以单位面积=载荷 静态下,任意截面上均应保持静力平衡; 任意截面上均存在法向应力及切向应力,我们将法
向应力称为正应力,将切向应力称为剪应力;
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做什么?
1.确认需要计算的管线; 2.选用正确的校核规范,确认校核工况(载荷); 3.确认计算管线的必须数据及边界条件(管线走向、管道直
径壁厚、长度、材料、操作压力&温度、支架位置及形式、管 口初始位移……等)。
应力的概念
取管道截面上一个无限小的微元,并对其进行研究 。每个微元上均有正应力和剪应力,所有微元上正 应力、剪应力的合成即为截面应力。
持续性荷载最大的特征是伴随结构的变形而不 消失。重量、压力等持续性荷载均为此类。垮 塌性荷载需要满足静力平衡条件,一旦平衡打 破,材料发生不可逆转的屈服变形,最终导致 垮塌性失效。其危害最为严重。
持续性荷载Deadweight loads
非自限性,持续作用,不随结构变形而消失。
热胀荷载Thermal loads
线弹性卸载:材料屈服后,当反向加载时,按照线 性路径进行;
安定性的概念
安定性的概念
当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时,应力-应变关系满足线性胡克定律; 当应力超过屈服极限,但小于2倍屈服极限反复加载时,材料
发生屈服变形,所产生的残余应力能够阻止材料反向屈服;
当应力超过2倍屈服极限反复加载时,所产生的残余应力不足 以阻止材料反向屈服,则材料内外表面均产生塑性变形,当下 一次加载循环开始后,塑性变形累积,结构开始形成疲劳失效 区域,并很快导致垮塌性失效;
管道应力分析的任务,实际上是在满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对 管道进行包括应力计算在内的力学分析,从而保证管道自身 和与其相连的机器、设备以及土建结构的安全。
什么情况下需要对管道进行力学分析?
1.管径大于75mm的管道 2.与转动、往复设备连接的管道(泵、压缩机 等) 3.与空冷器、汽轮机、换热器相连的管道 4.温度高于300°C的所有尺寸管线 5.管径大于150mm,设计温度高于175°C的焊接管线 6.高压管道(高于14MPa),10MPa以上压力的管线也会出现问题,多与支架的设置有关 7.大直径薄壁管(450mm以上),或直径与壁厚比超过90的管线 8.使用特殊补偿的管线(使用膨胀节) 9.埋地管线 10.夹套管线 11.位于关键区域的管线 12.超压保护管线(安全阀) 13.压力骤增管线(水锤、气锤) 14.等等…
力学模型——3D梁单元
管道模型最终能够简化为纯力学模型 主要的变形特征为弯曲
力学模型——3D梁单元
主要的变形特征为弯曲
每一个单元的力学行为均通过端点来描述,包括推 力、位移、应力
计算梁单元构造的管道分析模型所需要的材料基本 参数包括:刚度、直径、壁厚、长度、弹性模量、 泊松比、线胀系数、密度等等…
AECsoft
2020/5/3
强度理论
我们通常使用哪些强度理论? 最大变形能理论的计算结果最接近实际,但是最大
剪应力理论的形式更为简单,结果更为保守。
强度理论
管道应力分析程序通常计算应力强度(不同于规范 应力,以“Stress Intensity”表示)
CAESARII按照Tresca或Mises屈服条件来计算应力 强度,用户可以在配置菜单下选取;
P L3
3EI
如何评定管道的应力?
通过节点分析; 管道截面上存在3向主应力: 轴向 环向 径向
基本应力分类
轴向应力:F/A ,PD/4t ,M/Z(弯矩导致的最大轴向应 力通常出现在管壁外表面上);
环向应力: PD/2t; 径向应力:0(在外表面上不存在); 剪切应力:T/2Z(在主应力截面上,剪切应力为0)
载荷产生的轴向应力分量及内压在轴向上的应力分量之和; 如果SL是负值,那么SL为第三主应力而SH为第一主应力。这
将产生一个更大的应力强度(SH-SL)。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 埋地管道的受压段当中。
规范公式与理论的关联
因此,规范通常使用环向应力来校核壁厚,而将轴向应力用 于评定由持续性荷载引起的应力,我们称之为一次应力( Primary Stress)
3D梁单元的力学假设
梁单元的使用将把管道模拟为刚性杆,其力学特性 需要做以下假设:
➢ 忽略局部变形(不考虑大直径管道的失稳); ➢ 假设管道任意截面不出现翘曲(即认为管道遵循纯弯曲
变形); ➢ 假设不考虑管道之间的碰撞影响; ➢ 剪切力不是分析的重点; ➢ 支撑作用在单元中心线上;
3D梁单元的力学假设
管道应力分析的分类
一般来讲,管道应力分析可以分为静力分析和动力 分析两部分。
静态分析
静力分析是指在静力载荷的作用下对管道进行力学分析
压力、重力等荷载作用下的管道一次应力计算——防止塑性 变形破坏;
热胀冷缩以及端点附加位移等位移荷载作用下的管道二次应 力计算---防止疲劳破坏;
管道对机器、设备作用力的计算——防止作用力过大,保证 机器、设备正常运行;
规范默认使用Tresca——最大剪应力理论来进行计 算;
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如何从理论引申到实际工程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材料的特性。
材料的拉伸实验
我们对某种材料进行机械拉伸实验,如图所示。然 后我们可以得到这种材料的应力与应变关系即应力应变曲线。
材料特性
从拉伸实验得到的材料特性曲线中,我们能够获取 一种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极限和拉伸极限,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极限数值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 化的。
主应力及最大剪应力
任何复杂的应力形式都能够通过主应力或最大剪应 力来表示
那么,以上叙述和管道的失垮塌——由于过载导致 腐蚀破坏——材料的选择 疲劳破坏——加载次数
其他失效形式
碰撞——大变形导致; 泵或法兰的过载——管口连接破坏、法兰泄漏;
疲劳失效
残余应力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承载能力 ,它允许结构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屈服变形,从而提 高管线的运行寿命。但是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需 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我们将之称为安定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