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C.乙在甲前面0.6米处D.乙在甲前面1.2米处3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4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 、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 B、2.57cm C、2.576cm D、2.577crn5、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6、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2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正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正7、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上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b)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 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D.以上说法都不对8、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路灯,他看到的灯跟灯的实际位置相比较()A.高一些B.低一些C.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如图3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后静止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10.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样做是为了 ( )A.减弱声音的反射B.增强声音的反射C.提高声音的音调D.为了美观好看11.潜水运动员在200m的水下,听到岸上教练发出的声音,需要的时间是(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m/s) ( )A.0.14s B.0.59s C.0.125 D.0.18s12、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 )A.光的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C.平面镜成像特点D.光的色散现象1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14.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高于26℃B. 先下降,后上升到26℃C. 低于26℃D. 等于26℃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固体吸收热量由固体变成液体时温度保持不变B.所有的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都要降低C.用手摸冰感到比用手摸水凉,是因为水的温度一定比冰的温度高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二.填空题(每空1分,24分)空气 水空气 玻璃空气 水空气 玻璃M NN O 34′′1、当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时,入射角是 ;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了 的缘故。
2、身高为168cm 的同学距平面镜2m ,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 m ,像的高度为 cm ;当他以0.5m/s 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2s 钟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 m 。
3._________ 分为晶体 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_____的. 4.声音能靠一切、和作为介质传播出去。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
那么,第一下响声是从 传过来,第二下响声是从 传过来的,说明声音在 中比在中 传播得得快。
5、如图5所示,B ’是人眼在A 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
若在A 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 ’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或“不 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第二题图(2分) 6、舞台上绿色追光灯照到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 色,裙子 呈 色.7、如图6所示,是表示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情况,图中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法线,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是反射角。
三.作图题(24分)1. 画出图中对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8分)2.图中给出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某种介质时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
第三题图(3分) 第四题图(4分) 第五题图(4分) 第六题图(3分)3. 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画出这束光经过玻璃砖两个面折射的光路。
4、如下图所示,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 和它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作出S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并作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5、如图所示,s 是一个发光点,s ′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 是S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下图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 ′B ′ 四.实验题(12分)1.(10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⑴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选择蜡烛A 和B 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如果在图a 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把蜡烛B 放到A 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 所示的现象。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5A BO12 34N 图62.(2分)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 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 四计算(第1题6分、第2题4分)1.某人在一山谷时,用力拍了一下手,经过0.5s 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1.5s,又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则这个山谷宽度大约是多少m ?2、从地面发出的光射到月球反射回地面,所用时间为2.56S ,则月球离地球多少千米?此题为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A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
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B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C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D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3.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 .潜望镜B .平面镜C .凸透镜D .凹透镜 4.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B.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 C.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 5.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 )A .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B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6.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
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A .成倒立缩小的像B .成倒立放大的像C .成正立放大的像D .不能成像 二.填空题:(每空格3分,共30分) 7. 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处。
8.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太阳与白纸之间,调整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使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时测得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为6cm 。
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1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机。
10.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
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1.我们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__处,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位于____________处。
12.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
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
(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13.小敏同学在课外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替她把实验结果填写完整。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得到清晰的像。
这个像应当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三.作图题:(第14题2分,第15题3分,第16题6分,共11分)14.如图2,是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一条出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15.请你在图3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
16.请你在图4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出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能够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四.实验和探究题:(第17题6分,第18题3分,第19题12分,共21分)• • F F 图117.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把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置在透镜的两侧,但他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