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
C1.能用底和高的知识解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底和高的问题
探究
问题
A.你知道什么是限高吗?
A1.你认为限高值得是哪一条线段的长度
B.你能找出底和高吗?
B1.怎样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B2.怎么画梯形的底和高
B1.怎样画三角形的底和高
C.你能说出什么是底和高吗?
C1说一说每个图像的底和高分别指的是哪一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C1.运用分割和移步对图形进行“等面积变换”
学习
目标
A.比较面积大小
A1.经历方格纸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初步体验数方格法在图形面积探究中的应用
B.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B1.经历剪拼法、组合法、重叠法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剪拼法、组合法、重叠法在图形面积比较中的应用
B2.经历图形面积的比较,体会“出入相补原理,建立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问题
A.猜如何求平行四边形面积
A1.你认识平行四边形吗,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A2.你能用自己的方式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B.借助方格纸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B1.你能用方格纸验证你的猜想吗?
B2.用自己的方式说说怎样验证?
C.运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C1.你知道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吗?
学习
目标
A.认识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和高
A1.认识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A2.认识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B.掌握画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底和高的方法
B1.理解图形的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B2.能用合适的方法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底对应的高。
C.能用底和高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4.能借助图形利用自己的语言或数字说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5.在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猜想、验证等方法,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乐趣。
整合课
2课时
知识整理1课时
练习5 1课时
单元课教学设计表
学科
数学
单元
第四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单元课
课题
多边形的面积
执教者及时间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理解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掌握运用公式)
探索三角形的面积(理解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掌握运用公式)
探索梯形的面积(理解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掌握运用公式)
学时课
8课时
1.会用数方格或计算的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2.会辨认、会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3.会根据给出图形的数据或自己测量的有关数据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并能分析生活中的实物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A.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A1.会用数方格、重叠法、组合法、剪拼法比较图形面积大小
B.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B1.通过实践活动,学会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感受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B2.经历图形面积的比较,体会“出入相补原理,建立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C.体验图形形状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①、③图形面积相等;
②、⑤、⑥图形面积相等;
⑧、⑨、⑩图形面积相等;
集体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用到了什么方法
活动二:想一想,拼一拼
小组交流:那两个图形的组合可以构成另一个图形?
⑤、⑥合起来与⑧面积相等
集体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用到了什么方法
活动三:探讨淘气的新发现
小组交流: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哪些方法可以比较图形面的的大小
A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A2.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B.了解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B1.了解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B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体会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C1.体会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探究
公顷—10,000平方米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
学习
重难点
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图形的等积变换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比较情境图一中图形的大小
1.比较图形的大小:剪下附页二
自主探索:这些都是些什么图形,观察这些图形的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么比较。
小组内交流讨论:找出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
D.你能够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吗?
D1。画出指点高和底的图形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完成教材练一练第二题
学习
重难点
判断、画出、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明白“高”的的含义
独立思考“限高4.5m”是什么意思,尝试在图中画一画高是指那条线段。
小组交流:什么是梯形的高,交流画出来的高是否正确。
集体汇报:限高的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二:与同伴说一说什么是梯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高,再认一认。
小组讨论:①:辨认梯形两条平行线分别叫什么,再来说说哪条是梯形的高
②: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多少条,能不能尝试画一画
③:辨认三角形的高,说说有几条
活动三:在图形的给定底边商作高。
自主完成:在制定图形上作高
3.通过看书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4.看看我们本单元的知识,那些事我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1.完成P50第一题,会比较方格纸图形的面积
2.完成P52第一题,会辨认简单图形的高,并尝试画一画
3.画图并与同伴说一说,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得到的?
量一量并计算下边图形的面积。
C1.你能展示一下重叠法吗?
C2.你能演示一下组合法吗?
C3.你是怎样利用剪拼法比较大小的?
(板书:出入相补)
D.你能够运用比较面积大小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吗?
D1教材课后练习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为24平方厘米的图形
文化
阅读
常识
图形面积是一个图形表面所占地方的大小
一般有以下几种:
平方米——国际标准单位公亩——100平方米
3.翻开书,小组交流,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板书:比较图形的面积
认识底和高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探索三角形的面积
探索梯形的面积
活动二: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联系
活动三:提炼知识重难点:
比较图形的面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认识底和高(高公式推导过程、掌握运用公式)
探索三角形的面积(理解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掌握运用公式)
探索梯形的面积(理解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掌握运用公式)
活动四:让学生谈谈收获以及困惑
板书
设计
多边形的面积
比较图形的面积认识底和高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探索三角形的面积探索梯形的面积
教学
后记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科
数学
单元
第四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比较图形的面积
学习
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板书
设计
比较图形的面积
数格子重叠法组合法割补法
教学
后记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科
数学
单元
第四单元
备课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认识底和高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A.底和高的意义
A1.识别图形的底和高
B.画底和高的方法
B1.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底和高
C.底和高的应用
C1.解决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底和高的问题
集体汇报
活动一:出示剪纸、平面图形,比较图形的大小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比较以上图形的大小
总结方法:数格子、重叠法
活动二:想一想,拼一拼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多用其他的方法来拼接组合,总结方法:组合法
活动三:探讨淘气的新发现
提问:⑨、⑩图形面积相等吗?
让学生用更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引出“割补法”,强调“出入相补“的原理。
C2.你能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吗?
D.探究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
D1.总结规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什么?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文化
阅读
A.故事
A1.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老财主,他家财万贯。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财主的身体越来越差,于是就把他的两块地分给两个儿子。大儿子分得的地是一块长方形的地,二儿子分得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可是两个儿子都认为分给自己的那块地比较小,都说老财主偏心。这可把老财主给气坏了,可他又说不明白。
小组讨论:订正小组作高方法,
集体汇报展示
活动一:明白“高”的的含义
展示情境图一,并在实物图中抽象出梯形的过程,引导学生辨认梯形的高(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
活动二:与同伴说一说什么是梯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高,再认一认。
出示梯形,引导学生分辨什么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变式练习;
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两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任意一条边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可补充变式图形;
探索梯形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