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河南省基础教研室编《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教案1
河南省基础教研室编《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教案1
50
60
003
铜块
78.7
50
58.8
004
铝块
38
50
63.9
005
铅块
89.3
50
57.9
本节强调:1、相同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
2、表格可以简单明了地表达规范化的信息。
3、Excel中的单元格以列标和行号表示其所在的位置。
学生练习退出Excel
观看教学光盘内容
让学生观看教师设计的表格过程和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制作此表格。
改变行高的方法同上。
3、分行显示:方法一:行调整单元格的宽度,然后双击要分行显示的单元格进入编辑状态,在需要分行的位置按“Alt+Enter”组合键。再点居中即可。
方法二:选中单元格,右击找到“设置单元格格式项→单击(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找到“对齐”→选中“自动换行”命令→点击“确定”即可。
4、编辑单元格内容:选定单元格,利用格式命令进行“字体、字号、颜色”等设置。
4、一张工作表共有65553行、256列组成。
让学生练习打开Excel
学生讨论认识表格的窗口内容
让学生再打开一个Word,然后与Excel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窗口结构的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5、退出Excel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点击表格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即可。也可以在菜单栏中打开“文件”然后选择点击“关闭”即可。
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练习
学生自己进行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方法二、在放置结果的单元格中输入“=”单击常用工具忍受痛苦中的“粘贴函数fx”按钮,或选择“插入”菜单下的“函数”命令,出现对话框。在“函数分类”下选择“常用函数”然后寻找到“AVERAGE”(求平均值)单击“确定”即可。
(说明:函数“AVERAGE”将相邻单元格的数据区域作为平均值的默认区域进行计算)
三、添加标题
1、插入一行:选中一行,依次单击“插入”→“行”命令即可。
2、插入一列的方法同上。
3、删除行或列:选中一行或列,依次单击“删除”→“行”或“列”命令即可。
4、如果上一步操作因不小心出现了错误操作可用“撤消”命令即可恢复到前一步正确操作上。
四、保存实验表格
1方法同保存Word的方法相同。但保存时一定要注意保存的位置,修改保存文件的名称。(强调不能更改文件的扩展名)
1、打开“成绩”表格,用函数求出自己上学期期末成绩总分和平均值。
2、制作下表,并完成下列几项操作:
(1)试着在Excel提供的帮助信息或Office助手帮助下,利用常用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求出每个学生一月的消费总计。
(2)求出几个学生的各项消费总计和平均值。
(3)将文件保存为“学生消费表。xls”
三、设计实验表格:
1、设计表格的重点在表头的设计。
2、根据本次实验测得的数据,设计《测量固体密度的表格》如下:
表1-1-1测量固体密度
编号
物质名称
物质质量(g)
放入前水的体积(cm3)
放入后的总体积(cm3)
物质体积(cm3)
物质密度(g/cm3)
001
石块
28.62
50
60.8
002
铁块
78.69
条件计数函数
YEAR
日期年份函数
DAYS360
起止天数函数
本节强调:1、在单元格输入公式,一定要记住先输入“=”
2、利用Excel的自动填充功能可以对公式进行复制。
3、利用公式与函数进行数据运算,当我们改动Excel中的一个数据时,与它相关的公式和数据都会自动进行相应的改变。
学生操作练习
学生记忆
三.思考与作业
3、用鼠标单击D9单元格,观察其变化(活动单元格)然后让学生操作,用↑↓←→及Enter键和Tab键,观察当前单元格和名称框的变化情况
学生按教师的引导进行操作并回答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制作表头:
1、单击A1,选择合适的输入法,输入“编号”等内容。
提示:输入的内容是否都能看到,为什么?如何改变?
2、改变列宽和行高:将鼠标放到列标的右边列线上,当指针变成“”时,水平向右拖动鼠标,当列宽改变至输入内容全部显现时释放鼠标。
二、测量固体密度:
1、测量密度的方法是: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出物体的体积→常用量筒和水,
2、测量出石块、铁块、铜块、铝块和铅块的质量分别是:28.62g、78.69g、78.7g、38g、89.3g。
3、量筒中放入物体前水的体积为50cm3,放入石块、铁块、铜块、铝块和铅块后的体积为:60.8cm3、60 cm3、58.8 cm3、63.9 cm3、57.9 cm3。
四板书
第一章第3节数据处理
一、1、在单元格中运用公式时,一定要先输入“=”
2、在Excel的运算中,运算符为:加“+”、减“-”、乘“*”、除“/”。另外仍然遵循先括号内后括号外的运算规律。
二、利用Excel的自动填充功能对公式进行复制使用
三、记忆常用公式的符号及运算规律。如求和、记数、平均值、日期、最大值及最小值等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一章第1节设计表格
执教
教学
目标
1.了解电子表格软件处理信息的优势。
2.养成用电子表格软件处理信息的习惯。
重点
了解常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中Excel是电子表格软件
难点
使用电子表格处理信息的优越性
教具
演示
教学光盘、计算机
学生
上机操作练习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表格化的信息,如班级的课程表、成绩册、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工作中的工资表、各种统计表等,当我们人工处理这些表格中的数据时,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容易出现计算的错误。而计算机在对大量数据的处理方面有极大的优势。电子表格软件就是计算机处理表格数据的应用软件。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Excel:
电子表格软件常用的有Microsoft Excel、金山表格、Lotus等。而Excel是我们最常用的表格处理软件。本节我们利用Excel表格来制作一个《测量固体密度》的表格,以次来学习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
1、启动Excel的方法一:开始→程序→Microsoft Excel→单击。
二、填充数据
1、单元格中可以输入“字符型数据”也可输入“数字型数据”。
“字符型数据”在单元格中靠左显示
“数字型数据”在单元格中靠右显示
如果输入“001”观察显示情况。结果只显示“1”。改变的方法有二种。方法一:先在英语输入法状态下输入“’”然后再输入001即可。
方法二:右击找到“设置单元格格式项→单击“常规”中的“文本”→“确定”即可。
五、移动和复制表格
1、移动表格或表格中的行或列。首先要选定需要移动的单元格或行或列或表格。然后将鼠标移动到边框边缘,这时鼠标形状会变成“”。这时按下鼠标左键进行拖动,当到你需要的位置后释放鼠标左键即可。
2、复制表格或行或列操作同上,但不同的是,在拖动时要先按下“Ctrl”键后再拖动就是复制了。
本节强调:1、要对某个单元格进行编辑,就要先选中此单元格。
四板书
第一章第1节设计表格
一、数据处理软件有:Microsoft Excel金山、Lotus常用的是Microsoft Excel
二、认识Excel 1、启动方法窗口结构关闭方法
三、测量固体密度:质量→天平测量体积→量筒和水
四、设计测量实验表格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一章第2节制作表格
执教
教学
目标
3.制作Excel表头。
保存表格
三、思考与作业
1、木块放入水中会漂在水面上,想一想怎样测量木块的密度?
2、举几个自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表格例子。
3、讨论Word和Excel窗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设计表格,制作你们小组的成员档案。档案中要求显示每个同学的姓名、性别、年龄、个人爱好、特长、家庭电话、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
4.填充数据。
5.添加标题
6.保存实验表格
7.移动、复制不合格
重点
学会制作表格的表头、会在表格中添加数据和保存表格,学会移动和复制表格
难点
表头的制作
教具
演示
教学光盘、计算机
学生
上机操作练习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1、复习:启动Excel,说明Excel与Word窗口的异同
2、学生回答:电子表格中的列、行的表示方法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打开实验表格,当实验数据输入完成后,剩余的两项就需要根据运算规律,通过Excel强大的运算功能进行数据的处理。
1、固体的体积=放入后的体积-放入前的体积
2、固体的密度=固体质量/固体体积
二、运算公式的使用
1、在结果单元格中输入“=”(说明: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首先要输入“=”表示运用公式)
2、用Excel将自己上学期期末的成绩制成表格,并保存为“成绩.xls”。
3、列表输入20以内(包括20)所有的奇数和偶数。
4、将上节课自己制作的小组成员档案表格输入Excel中,保存为“第×小组成员档案”,利用复制、粘贴功能进行练习。
四板书
一、制作表头1、改变列宽和行高2、分行显示:方法一方法二
二、填充数据
2、其它单元格的函数计算仍然用复制公式的方法进行。
3、求和的公式运用同上,只是运用的公式是“∑”或“SUM”。
三、常用函数表
函数名称
中文名称
SUM
求和函数
COUNT
计数函数
ABS
求绝对值函数
INT
取整函数
SQRT
求平方根函数
RANK
排序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