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2012年04月自学考试00157《管理会计(一)》历年真题

全国2012年04月自学考试00157《管理会计(一)》历年真题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会计(一)试题课程代码:0015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与利润同方向变动的因素是( D )3-77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产品结构D.产品单价2.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B )2-56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开发费C.固定资产折旧费D.不动产税3.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C )3-78A.边际贡献/销售收入B.单位边际贡献/销售收入C.变动成本/销售收入D.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收入4.构成原材料成本差异的基本因素有原材料的消耗数量差异和( D )8-189A.效率差异B.耗费差异C.闲置能量差异D.价格差异5.对零部件或产品实际操作的生产时间是( A )10-231A.加工时间B.生产周期C.检验时间D.工艺时间6.某投资项目按12%计算的净现值为3万元,按14%计算的净现值为-7万元,则其内部报酬率为( B )6-158 A.10.6% B.12.6% C.13.6% D.14.6%7.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基础是( D )7-166A.销售预算B.总预算C.现金收支预算D.生产预算8.责任会计的主体是( A )9-207A.责任中心B.成本中心C.生产部门D.管理部门9.企业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以后,企业成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从而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向外的( B )1-52A.采购链B.作业链C.供应链D.产品链10.在生产经营决策中,应用本量利分析的关键是确定( C )3-92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成本无差别点D.销售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包括(ABCE )3-76A.销售价格固定B.销售组合固定C.成本是线性的D.销售税率固定E.产销平衡12.下列对决策特征描述正确的有(ACE )4-95A.决策总是面对未来B.决策的实施是固定的C.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D.决策的方案是唯一的E.决策要考虑人的因素13.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的基本因素包括(BCDE )6-140A.营业利润B.货币时间价值C.现金流量D.资本成本E.要求报酬率14.利润中心业绩评价可以选择的指标有(BCDE )9-212A.销售收入B.边际贡献C.分部经理边际贡献D.分部利润E.税前部门净利15.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可以划分为(AC )8-192A.效率差异B.成本差异C.支出差异D.生产能力利用差异E.费用差异16.决策按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特点分类,可分为(CDE )4-96A.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B.互斥方案决策C.不确定性决策D.确定性决策E.风险性决策17.管理会计信息的时间属性有(BC )1-47A.历史性B.现实性C.预测性D.随机性E.客观性18.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主要有(ABCDE)1-51A.信息技术应用B.代理人理论C.作业成本计算D.价值链分析E.适时生产系统19.为了提高作业效率,消除或减少非增值作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BCE )10-228 A.作业消除B.作业量减少C.作业选择D.作业合并E.作业共享20.综合记分卡财务方面的评价指标主要有(ABCDE)10-239A.营业利润B.营运资本投资报酬率C.经济增加值D.销售增长率E.现金流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1.简述集权管理的优缺点。

9-202答:集权管理的优点:(1)有利于集中领导,协调各部门活动,便于统一指挥。

(2)各职能部门目标明确,部门主管易于控制及规划,有利于实现目标一致性。

(3)减少下属单位在资源、人力储备上的不必要重复,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

集权管理的缺点:(1)下级职位处于被动地位,限制了下级管理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2)最高决策层虽可综观全局,但难于监督执行情况,对市场变化反应较慢,容易产生官僚主义。

(3)部门之间的协调困难。

22.简述标准成本系统的含义及其作用。

8-184答:标准成本系统是集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计算为一体的成本计算模式,它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差异分析和成本计算及账务处理三大部分。

具体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射成本,捏高成本管理水平。

(2)正确评价和考核工作成果,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3)为企业的预算编制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4)简化成本计算,为对外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资料。

23.简述适时生产系统的特点。

10-233答:(1)以制造单元组织生产活动。

(2)掌握多种技能的技术工人。

(3)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

(4)减少机器设备的调整和准备时间。

(5)防护性的设备维护。

(6)与供应商建立良好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4.试述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2-74答:变动成本法的优点有:(1)能够促使企业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利润,在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和产品销售结构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营业利润直接与产品销售量挂钩,与销售量呈同方向变动,即:当某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时,营业利润也比上期增加;当某期销售量比上期减少时,营业利润也比上期减少。

能够真正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从而促使企业重视销售环节,搞好销售预测,做到以销定产,减少或避免因盲目生产而带来的损失。

(2)能提供企业管理层预测和短期决策的有用信息。

变动成本法所提供的变动成本信息能帮助企业管理层实施本量利分析,有利于预测经营前景、规划未来,如预测盈亏平衡点,对目标利润、目标销售量进行规划,编制弹性预算等,都是建立在变动成本法基础之上的。

此外,在进行短期生产经营决策时,利用变动成信息对各种方案进行边际贡献分析,有利于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然而完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是做不到这些的。

(3)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和正确进行业绩评价。

采用变动成本法,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不受固定成本的影响,因而交动生产成本的升降最能反映供应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工作业绩。

通过对变动生产成本事前制订合理的标准成本及建立弹性预算进行日常控制,可以直接分析由成本控制工作的好坏而导致成本升降的原因,并能与由产量变动所引起的成本升降清楚地区别开,因而能够正确地评价各部门的工作业绩。

同时,将固定成本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单位,并通过制订费用预算进行控制,可以调动各责任单位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4)简化成本计算。

采用变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费用列为期间费用,从边际贡献中直接扣除,不需要在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这就大大简化了间接费用的分配过程,避免了间接费用分配中的主观随意性。

变动成本法的缺点:(1)不符合财务会计的产品成本概念及对外报告的要求。

按照各国会计准则的要求,产品成本是指生产过程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应当包括固定制造费用。

对外编制财务报表时,产品存货的计价和损益的计算都应当以完全成本为基础,而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产品存货成本不能被企业外部有关各方所承认。

(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变动成本法以相关范围假定为前提,即假定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

而在长期决策中,由于涉及的时间较长,要解决诸如增加或减少生产能力和扩大或缩小经营规模的问题,再加上通货膨胀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水平不可能长期保持不变,甚至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必然会突破相关范围的限制。

因此,变动成本法所提供的资料,对短期决策非常适用,但对长期决策来说就难以胜任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5.某公司2010年销售收入为200,000元,销售成本为180,000元,其中固定成本80,000元,若2011年计划增加广告费8000元,产品单价仍为40元/件。

要求:(1)计算2011年公司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3-79(2)若2011年计划实现目标利润100,000元,则目标销售额是多少?3-77答:(1)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18000-8000)/(200000/40)=20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2011年公司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80000+8000)/(40-20)=4400(2)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销售价格若2011年计划实现目标利润100,000元,则目标销售额=[(100000+80000+8000)/(40-20)]×40=376000 26.某企业每年需要用甲零件30,000件,如果向市场购买,每件零件的价格是60元,如果自己生产,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剩余生产能力,每件产品需要消耗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16元,变动制造费用12元。

但企业应放弃另外一种零件乙零件的生产,预计乙零件的边际贡献是80,000元。

要求:判断企业应该选择自制还是外购该零件。

4-111答:购买甲零件的价格=30000×60=1800000生产甲零件的成本=(20+16+12)×30000+80000=1520000购买甲零件的价格大于生产甲零件的成本,故选择生产。

六、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7小题13分,第28小题12分,共25分)27.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

两种产品共用设备工时总数为20,000小时,共用人工工时总数为18,000小时。

A 产品单位产品所需设备工时为3小时,人工工时为5小时,单位边际贡献为40元;B产品单位产品所需的设备工时为5小时,人工工时为4小时,单位边际贡献为50元。

根据市场预测,A产品最大市场销量为2,000件,B产品最大市场销量为3,000件。

4-115要求:A、B产品各应生产多少件,既能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能获取最大的边际贡献总额。

答:(1)先满足A产品的生产,剩余资源用来生产B产品,产生的边际贡献=2000*40+2000*50=180000元(2)先满足B产品的生产,剩余资源用来生产A产品,产生的边际贡献=1200*40+3000*50=198000元先生产B产品的边际贡献大于先生产A产品的边际贡献,所以应选择先满足B产品的生产。

A产品应生产1200件,B产品应生产3000件。

28.某企业拟建造一条生产线,需要投资120万元,全部投资在建设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中,流动资产投资20万元,将于第5年末收回;设备购置成本100万元,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使用期满报废清理时无残值,设备采用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