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中华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中华名师大讲堂》心得体会
邯郸市邯山区美的小学刘子娟2016年9月24日,“中华名师大讲堂”活动在邯郸市实验小学展开。

我有幸参加,向各位专家教师们学习。

其中,名师林春曹老师和吉春亚老师的课堂深深启发了我。

走近名师,方知自己渺小;品悟专家的课堂,倍感自身的不足。

林老师作课的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画龙点睛》,在这一堂课中,教学环节紧凑,在理解“画龙点睛”的引申义后,林老师出示了多篇文章,让孩子去找画龙点睛句,拓展了孩子们的阅读量。

而且短短的四十分钟,孩子有两次的练笔机会,真正做到了读写结合。

无论是阅读技巧还是写作能力,都在这四十分钟内得到提高。

这一节课,收获的不只是学生,还有坐在底下的老师们。

林老师的课堂实在是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但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他读书环节的设置。

从初读体会到默读思考,林老师带着学生反复读、多种方式读、边读边说,层层递进,理解文章内容。

是啊,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攻读。

反复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尽管新课程对读提得比较响亮,但是在真正教学时,我时常还是认为指导学生读,少趣乏味,也有碍老师的课堂表演发挥,使诵读难以落实。

以令学生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诵读到位,自然使学生其乐融融。

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吉春亚老师为我们作课的题目是《秋天的雨》,吉老师的课堂给人感觉如沐春风。

在开课之前,先介绍了什么是“本真”?“本、真、实、活”注重学科本体,真正在学,切实学生的发展,采取丰富的形式。

“扎实、灵动,充满语文味”,是本真语文的代表,被老师们称为“接地气”。

吉老师始终在一线课堂,执教人教版1——6年级多轮。

听完介绍,我对本真语文也有一点理解,多一点实在,少一点形式,多一些实效,少一些花里胡哨,多一点个性化思考,少一点盲目随从。

让语文回归本质,回归自然。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小收获。

一、本真、突出语文学科的本体
学好语文就是学好“听”“说”“读”“写”的四项本领,这四项本领有连带关系,听和读是一路,都是为了了解别人的思想。

说和写是一路,都为了表达思想叫别人了解。

了解和表达又是相互影响的,提高了解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就能加强。

二、本真、精选教材中的例子
1、从单元组合中选例子
2、从单篇课文中选例子
选的文章有顺序,是总分,还是倒叙插叙等等,如果选择游记那么可以按照游览顺序,如果是具体事物描写,那么可以引导学生是从上至下,远到近,还是内到外等等。

选的课文有具体描写,哪些词提示给学生要开始具体描写了,具体描写是怎么写的,先写的哪里后写的哪里,可以引导学生。

三、本真、利用例子促学生真发展
1.选的例子还可以是有助于学生积累运用的,如成语典故、哲理故事等,还可以是具体的景物描写,积累语言表达,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写作。

2.选的例子有规律认、记、写的汉字。

3.选的例子有特有的表达方式,如在上学期的教学中,许多文章都出现了较多叠词,可以选择叠词的段落。

4.有助于后续学习的方法,如最近刚学的“搭船的鸟”,文章的最后才揭示了这种鸟叫做翠鸟。

当学生在文章开头找不到文眼的时候,可以尝试在文章的结尾找一找。

等等。

吉老师以潺潺溪流般的语言,叙述着她对语文教学中种种问题的见解,思考与探索的结晶,就在她浅浅的微笑中娓娓道来,毫无保留。

总之,这次学习,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一些,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今后如何把握教材,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都有了提高,我会积极把新的思想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并积极指导其他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