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仿用句式和修辞手法

仿用句式和修辞手法


考点备考指津
感体验,进行联想和想象,选择恰当的词语,拟写出符合句式和修辞要求的语句。如可 仿写“游鱼展现优美的舞姿,向你诉说水域的惬意”。
第三步:通读验证,检验仿写效果。审视所写的句子,看它是否有语病,是否和例 句内容协调一致,句式、修辞是否与例句一致。要尽可能推敲措辞,力求使仿句意境 优美,富有新意,内涵丰富,有思想,有深度。 [我来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仿用用句句式式和和修修辞辞手手法法
高考真题导航
【考情导航】明方向
2018年全国卷Ⅱ再次考查“仿用句式”,此考点曾受到全国卷的青睐,2010— 2012年连续设题考查。综观高考各套卷,仿句题具有如下特点:①考查重点突出。“ 仿用句式”都无一例外地和修辞结合。涉及的修辞主要是排比、比喻、比拟等。如 2014年仿句主要考查了比喻(重庆卷)、拟人(浙江卷),2015年仿句主要考查了对偶( 湖北卷),2017年浙江卷还与逻辑考查相结合。②开放性、综合性强。通常答案不唯 一,常与修辞及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结合起来进行综 合考查,如2014年重庆卷、浙江卷;还与图文转换结合起来考查,如2014年广东卷。 ③灵活性。2018年全国卷Ⅱ将此考点与变换句
[我来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备考指津
[答案] 示例:长歌当哭,控诉卑劣之徒
考点备考指津
(二)仿用句式的原则和要求 “仿用句式”要看透所给例句(包括句式特点、修辞手法、
表达角度、表述语气等)的特点,搞清仿句与例句间的内在关系及 衔接点。难点是弄清所给例句的隐含信息,把握例句的内涵,保持 仿句与例句之间的一致性及意蕴的吻合。应遵循多个方面与原句 的一致性,除了要话题合规、结构相同、逻辑合理外,主要还应该 有:
[答案] 示例:①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②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
考点备考指津
4.情调相通 在感情基调、情趣等方面,所仿写的句子也应与例句相协调。
如果例句的情感表达很含蓄,仿句也就不能太直白;如果例句中包 含了讽刺的语气,那么仿句也应该带有讽刺意味。仿写的句子同 例句在感情色彩方面也要一致。这就要求考生在仿写的时候,要 注意话题和内容的选择。
考点备考指津
[步骤演练] 基本与前面“开放式仿写”的步骤相同。第一步审题,关键要注意把
握对联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如:在内容上,上下句语意相承或相关;在形式上, 上下句应对仗工整,字数应完全相等、词性应相同、结构应一致等;在韵律 上,对联上联最后一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应为平声。第二步仿写,要 明确鲁迅先生写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目的,除了怀念、赞扬死者和 鼓励人们勇敢地面对敌人的暴行,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奋斗外,还要指责流 言家的卑劣。
[我来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备考指津
[答案] 示例:“水”字形如起伏的波纹,“水”加“白”是“泉水”的“泉”。“ 水”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凉、洁净、舒爽相联系,“水波涟涟”让人心清目明 ,“山清水秀”则引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
旨明确,内容协调完整,题中“小草”“树叶”“溪流”共同装扮了大自然。二要 明确例句的句式特点,理清句间的关系和层次,题中描绘了每种植物在美化大自然 中所起的作用。三要准确把握题干中明示或者例句中暗示的修辞手法,每句使用 拟人手法,三个句子构成排比。
第二步:理清思路,明确仿写步骤。一是确定对象。明确仿句的具体表述对 象(主语或本体等),根据例句中的对象的特点,可确定对象为大自然中的“鲜 花”“蝴蝶”“细雨”“游鱼”等。二是遣词造句。调动平时பைடு நூலகம்知识积累和情
[答案] 示例:鲜花绽放灿烂的笑脸,向你渲染春天的瑰丽;蝴蝶跳出轻盈的舞步,向 你展示生命的旋律;丝雨敞开紧闭的心扉,向你清唱万物的欣喜。
考点备考指津
2. 填空式仿写 就是在所给位置填入恰当的句子的仿写,这类题一般是在材
料的中间(嵌入式仿写)或末尾(续写式仿写)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 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及修辞,补写一句或几句与 原句在内容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
考点备考指津
【考点透析】固根基 一、仿用句式 (一)仿用句式常考题型的答题规范 1. 开放式仿写
这类题一般是仿照例句句式,围绕另一话题写句子,或仿照对 联的上句拟写下句。即仿句与原句在内容上不重复,只是要求在 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与原句保持一致。有些时候话题选择比较 自由,只提供要求和例句,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话题,仿照例句的句式 及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 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 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考点备考指津
[步骤演练] 基本与前面“开放式仿写”的步骤相同。第一步审题。首先要清楚,
这是以汉字为依托进行联想和想象式的拓展。其次要明确例句共两句话, 前一句由两个单句构成,第一个单句进行字形上的联想;第二个单句从组字 的角度拓展;后一句由三个单句构成,第一个单句从文化的高度挖掘其内涵, 后两个单句以具体的熟语加以佐证。第二步仿写。选择对象要易于联想, 如“水”“土”“火”等。
某种修辞手法,那么所仿写出来的句子也应该使用和例句相同的修辞手法。 在仿写题命题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对偶 等。 例6 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 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 媚的阳光里。
考点备考指津
例8 仿照下面的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 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错误答案] 卡车,是一匹骏马, 货物是人们的期望。 油门,轻轻一踩,它就到了。
[我来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宽宏犹如大海,平静容军舰小船却无愠色,翻腾包鱼虾龟蟹而不拒绝 。
考点备考指津
2. 修辞相符 仿用句式题大都有修辞方面的要求。如果所给出的例句本身运用了
考点备考指津
1.句式一致 仿用句式通常也称“句式仿写”,它的基本要求是做到仿写出来的句
子与示例句的句式一致。形式上的规定对句子的内容表达具有很强的约 束性,所以人们又把“仿用句式”称为“戴着镣铐跳舞”。句式一致是仿 用句式题的最低要求。 例5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 式与示例相同。
或相同。 例7 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分的 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 ① 。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 ② 。
考点备考指津
考点备考指津
例2 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 风格统一。
做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 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 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 都一一留下足迹。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考点备考指津
[错误答案] 热情如同火炬,寒冷中给予温暖尤显高尚,黑暗中给予光明更见无私。 [错因分析] 示例中,第一个单句是一个比喻句,亮出话题和观点;而后两个单句形成 对偶,是对前面话题的进一步展开和铺陈,也是对前面的观点的阐释和论证。特别 需要注意的是,后面两个单句内部都有一层转折,而“错误答案”的错误恰恰出在 这里。“错误答案”中后面的两个单句内部(“……尤显高尚”“……更见无 私”)不是转折关系。这与示例的句式不一致。
考点备考指津
例1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 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考点备考指津
[步骤演练] 第一步:准确审题,明确仿写要求。一要明确题干要求,确定表述对象,做到主
考点备考指津
[步骤演练] 基本与前面“开放式仿写”的步骤相同。第一步审题,关键点在“无
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隐含着所要仿写的地理位置。第二步仿写, 首先要做到跟原句中的“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的句式相 符,其次要做到与后文中的“漠北黄沙”和“江南水乡”呼应。最后,语言 要简洁。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备考指津
[错误答案] 前面的那群小孩,仿佛得到了老师的表扬,高兴得眉飞色舞,谈 笑在放学的路上。 [错因分析] 例句的陈述对象(主语)是鲜花,“鲜花……听了小草讲的笑话” 运用了拟人手法,“乐”“咧开了嘴”和“嬉闹”用来描写鲜花,赋予了鲜 花人的特征,显然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错误答案”中的主语是 “小孩”,“小孩……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以及“高兴”“眉飞色 舞”“谈笑”等词语,都是人的正常表情神态,并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所以仿写有误。
[答案] 示例:与岑参同赏“梨花” 与柳永泛舟钱塘
考点备考指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