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基本交通特性与管理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基本交通特性与管理


白黑红灰绿 82.5 42.8 67.8 66.3 67.3 42.9 18.8 47.2 36.4 36.4 19.0 9.6 24.0 17.0 17.8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视力与亮度有关
(1)夜间视力随 着照度的增大而增 大, 注意夜间行人消 失现象。
10~12次组 13~17次组
平均制动反应时间(S) 0.57 0.70 0.72 0.86 0.86 0.89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驾驶员的疲劳和兴奋
疲劳影响因素:复杂环境、单调环境 疲劳后的表现:生理方面,反应迟钝、动作
不准确,动作灵敏度低;心理方面,注意力 不集中、思维迟缓、反应慢、情绪急噪等 (任何疲劳皆同) 兴奋的影响因素:酗酒、争吵、斗殴及外界 的强烈刺激等 兴奋后的表现:脉搏和呼吸加快,血压生高, 注意力不集中等
(2)黄昏时间对 驾驶员最为不利。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3)明(暗)适应:由暗(明 )处到明(暗)处, 眼睛习惯,视力恢复。
应用举例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4)眩目(耀眼):视野内有强光照射,颜色不 均匀,使人的眼睛产生不舒适感,形成视觉障 碍。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红色刺激性强,易见性高;黄色有最高的明 亮度;绿色温柔、平静,有安全感(标志、 信号设置的依据)
信号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标志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视野:眼球注意一点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也有动 视野与静视野之分,动视野比静视野越宽15度。 —与车速大小有关,静止时视野范围最大(设标 志牌等的依据),车速越高视野越小,但前方注意 点越远; —与颜色有关(绿色视野最小,红色较大,兰色更 大,白色最大); —视野与视力密切相关:最佳视力、清晰视力视锥 角10度范围内,标志、信号设在此范围内)
知觉是对整个物体的认识。 (3)信息处理
驾驶员通过感觉器官感知车内外的各种行车信 息,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加工,做出相应的判 断和决策,最后通过“反应器”操纵车辆。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1)视力:眼睛分辨两物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 力。 分为:静视力;动视力;夜间视力。
《交通工程学》
—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2.1人的交通特性
§2.1.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2.1.2行人的交通特性 §2.1.3乘客的交通特性
§2.1.4 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及运营者特性
§2.2汽车的交通特性 §2.3道路的交通特性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防治方法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色视觉: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不同波长的 感觉不同。
不同的颜色对驾驶员产生不同的生理心理作用,如红色显近,青 色显远;明亮度高的物体视之似大,显轻;明亮度低者,视之似 小,显重等等。
我国交通标志使用六种颜色:红、黄、蓝、绿、黑、白。红色波 长最长,传播最远,使人产生“火”和“血”的联想。对人的视觉和心 理有一种危险感和强烈刺激,多用于禁令标志。黄色具有明亮和 警戒感觉,用于注意危险的警告类标志。蓝色和绿色使人产生宁 静和平与舒适的感觉,多用于指示、指路标志。夜间人眼的识别 能力降低,白色最好,黑色最差。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饮酒与驾驶
捷克斯洛伐克的莫斯试验表明: 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为0.03%-0.09%时,
其事故的发生率比不饮酒者增加7倍,当酒精 浓度为0.1%-0.14%是,事故率为不饮酒的 32倍,当酒精浓度为0.15%时,事故率竟增 加128倍。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错觉:错觉是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车道上画V形线 错觉的用处:
道路变窄,视觉减速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3、驾驶员的反应特性
即驾驶员对于一个特定的刺激产生感知并对 它作出反应,是驾驶员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概述
驾驶员是交通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是影响交通安全与效率的关键要素,主要通 过视觉特性、反映特性与选择特性加以表现。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1、感觉、知觉与信息处理
(1)感觉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和平衡觉。 (2)知觉
静视力是站在视力表前5m处,依次辨认视标 测定的视力,视力共分12级,我国驾驶员的体检 视力标准为两眼的视力各应在0.7以上;或裸眼视 力0.4以上矫正视力达到0.7以上,无红、绿色盲。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动视力: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视力。 与驾驶员的年龄等生理条件有关,年龄越大动
包括4个性质不同的心理活动: (1)感知:对刺激的认识和了解; (2)识别:对刺激的辨别和解释; (3)判断:对刺激作出的反应的决策; (4)反应:由决策引起的肢体反应。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事故次数与反应时间长短的关系
某一月的事故次数 0~1次组 2~3次组 4~7次组 8~9次组
§2.1人的交通特性
道路交通三要素:人、车、路。 道路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行人和乘客。 人的因素不仅涉及到交通安全,而且贯穿交
通工程学的各方面。 其中驾驶员的特性是本节讨论的重点。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2.1.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迈克尔·舒马赫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视力越差(驾驶员学驾驶年龄限制的依据); 动视力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明显下降。
车速(km/h): 60 80
看清标志的距离(m) 240 160
《交通工程学》—人、车、路的基本交 通特性和管理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夜间视力:
夜间驾驶员的辨认距离
物体颜色 发现颜色距离 确认某物体距离 断定其移动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