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1.5分, 共30分)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情境中 A 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A.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B.学生的学C.教师的教D.学生身心发展2.赢得“教育心理学之父”美誉的心理学家是 D 。
A.班杜拉B.皮亚杰C.马斯洛D.桑代克3、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D 。
A.杀鸡骇猴?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表现好才给吃的4.着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 。
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5.在慌慌已经形成的某些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这种学习属于 A 。
A.上位学习B.并列学习C.派生类属的下位学习D.相关类属的下位学习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的规律是 C 。
A.均衡的,先快后慢B.均衡的,先慢后快C.不均衡的,先快后慢D.不均衡的,先慢后快7.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心智技能的形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C 。
A.原型定向,原型内化,原型操作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C.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D.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8.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B 。
A.思维B.练习C.反思D.想象9.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C 。
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C.正迁移和负迁移D.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10.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 。
A.精加工策略B.计划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11.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 B 。
A.数学应用题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背影》的作者是谁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12.以下不涉及问题解决过程的学说有 C 。
A.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B.苛勒的顿悟说C.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D.杜威的分阶段说13.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是 C 。
A.大学一年级B.大学二年级C.大学三年级D.大学四年级14.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 D 。
A.他人意识B.言观意识C.主观意识D.自我意识15.某人能了解现实,正视现实,有责任心,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这说明该人A 。
A.人格统一完整B.自我意识正确C.人际关系和谐D.行为反应适度16.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具有这些特征的人甩患疾病为 C 。
A.精神病B.性变态C.神经病D.强迫症17.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 B 。
A.教育手段B.教育机智C.教育反响D.教育灵感18.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称为 A 。
A.教学设计B.教学计划C.教学安抚D.教学评估19.一个测量式具对测量对象施行多次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称为测验的B 。
A.效应B.信度C.难度D.区分度20.以下西方学习理论中,属于认知理论的是 A 。
A.格式塔的学习观B.桑代克的试误观C.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说D.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二、多选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题2分, 共20分)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BC 。
A.介于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B.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C.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2.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一般喜欢 AD 的工作。
A.极其容易?B.有风险C.成功概率为50%D.极其难3.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ABC 。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同化学习4.心智技能的特点是 BCD 。
A.动作对象的物质性B.动作对象的观念性C.动作进行的内隐性D.动作结构的简缩性5.关于学习策略,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BCD 。
A.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B.学习策略是学习结果C.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积极主动使用的D.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必需的6.专家具有哪些特征 ABCDE 。
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且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7.自我意识的理解主要有 ABCD 。
A.提高认识水平B.丰富感情世界C.发展意能力D.促进道德形成E.激发创造潜能8.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 ABCDA.人格障碍B.神经症C.性变态D.精神病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否实现预期效应,取决于 ABCDE 。
A.教师自身的因素B.学生的人格特征C.学生原有认知水平D.学生的归因风格E.学生的自我意识10.布鲁姆认为教学设计的目标包括 ABC 。
A.认知目标B.情感目标C.动作技能目标D.能力目标三、判断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1.5分, 共30分)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 B )A.对B.错2.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 B)A.对B.错3.价值中立原则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则。
( B )B.错4.通过心理测验来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称调查法。
( B )A.对B.错5.个体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受学习动机支配的。
(A )A.对B.错6.自我提高内驱是是一种内部动机。
( B )A.对B.错7.学习期待是动态的,而诱因是静态的。
( B)A.对B.错8.指向于学习活动结果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性动机。
( B )A.对B.错9.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直线关系,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 B )A.对B.错10.作业难度高,最佳动机水平就高。
( B )A.对11.倾向于追求成功动机的个体,喜欢回避有50%把握、有一定风险的任务;倾向于避免失败动机的个体,喜欢选择有50%把握的任务。
( B)A.对B.错12.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称为程序性知识,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称描述性知识。
( B )A.对B.错13.图式组合了概念、命题和表象。
( A )A.对B.错14.命题学习必须以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为基础。
( A )A.对B.错15.技能是符合法则的活动方式,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A )A.对B.错16.心智技能是一种认知操作方式。
( A)A.对B.错17.练习中的高原现象具有普遍性。
( B)A.对18.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的迁移称顺应性迁移。
( B )A.对B.错19.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称组织策略。
( B )A.对B.错20.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功能良好的绝对状态。
( B)A.对B.错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8个问题,每问2.5分,共20分,答案为不定项选择。
)1.有一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学习,认识到学会学习是未来社会生存的第一需要,于是,他在自己的管辖班级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与实践,在班级大力倡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要比其单纯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更受用”的理念,开设了专题讲座,从力量上反复全面的讲述各种方法,并对学习方法讲座的学习进行力量考试。
一个学期结束了,这个班的同学对于各种学习的方法,能够倒背如流,但整个班级的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不仅没有提高,而且部分学生的在一些事实性知识多的课程比如历史课的学习方面还出现了倒退现象。
(1)该班主任倡导“学会学习的重要性”是否正确 B D 。
A.不正确B.正确C.不好判断D.倡导“学会学习的重要性”是正确,但是王老师在学习方法的教学上存在问题。
(2)该班产生的问题是ABC 。
A.对于各种学习的方法,能够倒背如流B.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没有提高C.部分学生的在一些事实性知识多的课程上还出现了倒退现象D.与以前一样(3)该班主任在学习方法的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是ABCD。
A.光从“理论”上教B.在学习方法的教学上存在机械死板C.通过“考试”教D.学习方法属于策略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不是光从“理论”上教或通过“考试”就能够教会的(4)对于学习方法这种策略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应采用哪些方式效果更佳CD 。
A.死记硬背B.考试C.学科渗透式教学D.专门训练2、李小辉不爱学习,他讨厌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
他为何如此讨厌上学? 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
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考试他也不及格。
而且,数学老师还甩着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因为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争到第一。
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绩:小学连续三年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
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此,李小辉便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1)李小辉的问题是属于BD 。
A.心理问题B.学习问题C.行为问题D.习得性无助感(2)该生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ABCD 。
A.讨厌学习与上学B.作业马马虎虎C.考试总是不及格D.丧失了自信心(3)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ABCD 。
A.自身的因素B.社会原因C.学校原因D.家庭原因(4)对待该生出现的问题,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BCD 。
A.培养他的内在动机B.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C.提高学业成绩D.增强他的自我效能感。